劳动合同没有工资怎么办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8 12:4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08:11
劳动合同没有工资劳动者是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疑问并进行协商处理的。如果说签署的劳动合同里面是没有规定工资的话,那么这个劳动合同就是不合法的,这个时候双方应该对工资进行商议并填写。
一、劳动合同没有工资怎么办 可以和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处理。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对劳动报酬约定不明,《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也有明确的规定:
"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重新协商;协商不成的,适用集体合同规定;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报酬的,实行同工同酬;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劳动条件等标准的,适用国家有关规定。"
二、工资约定不明劳动者怎么办 劳动报酬是劳动者提供劳动的回报,是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也是劳动者主要的合同权利。在订立劳动合同时,约定劳动报酬一定要明确、具体,包括明确劳动报酬的法律后果等相关内容。实践中一些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对劳动报酬处理模糊,或者口头约定,因此常常引发劳动争议。
工资应在劳动合同中明确,但并不一定表现为具体的金额,也可以表现为明确的计算方式,如计件工资时写明计件定额和计件单价。提成工资应写明提成基数与比例等。
《劳动合同法》第17条将劳动报酬规定为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同时该法第18条进一步规定了工资约定不明时的处理程序。劳动合同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等标准约定不明确,引发争议的,可按照以下程序进行:首先双方重新协商工资标准,适用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如果,前两步无法解决问题,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应当同工同酬。用人单位如果认为同工不同酬,应当负举证责任。
但是劳动者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所主张的事实进行举证。也就是说要注意收集相应的证据,如工资条和相关的手续。以免因举证不力而承担法律后果。
三、哪些属于工资的范围 工资是指雇主或者用人单位依据法律规定、或行业规定、或根据与员工之间的约定,以货币形式对员工的劳动所支付的报酬。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一般包括:各种形式的工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岗位工资、职务工资、技能工资等)、奖金、津贴、补贴、延长工作时间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属于劳动报酬性的工资收入等。
由用人单位承担或者支付给员工的下列费用不属于工资:
(1)社会保险费;
(2)劳动保护费;
(3)福利费;
(4)解除劳动关系时支付的一次性补偿费;
(5)计划生育费用;
(6)其他不属于工资的费用。
在日常生活中,员工在入职新公司后,都会与对方签订劳动合同,那么也会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工作的具体内容、工作岗位以及工作薪酬等方面,如果在劳动合同中没有写明以上的信息,也很容易在实施上产生分歧和争议,如果经过协商无法解决可以通过劳动仲裁来解决。
如果说劳动合同里面没有写明工资的话是很容易发生争议的,这个时候就是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这个工资的填写,在这个时候就需要及时的提出这个疑问,然后再进行处理,因为劳动合同里面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这个工资部分,一定要落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