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和静怡真【茶道:清、敬、怡、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8 14:1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20:37
所谓茶道,简言之即品茗的方法与意境。也就是说,通过饮茶使人能够得到精神的享受和愉悦,从而完成个性品德修养,在刹那间体会到清、敬、怡、真之内含,正所渭“道由心悟”。 当然意境很重要,有一个很好的意境,再加上人们用心灵去体悟茶道的玄妙感受,正好比是:“月印干江水,千江月不同。”有的“浮光跃金”,有的“静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浅鱼读月”;有的“月穿江底水无痕”;有的“江云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无声蛙自语”;有的“清江明月露禅心”;有的“疏枝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的则“雨暗苍江晚来晴,白云明月露全真”。月只一轮,映像各异。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各个茶人由于个人的经历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从而在心中对茶道自有不同的感悟,但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返璞归真,和诚处世,敬爱为人,珍爱人生。
清:即清洁、清廉、清静及清寂之清。“茶艺”的真谛,不仅求事物外表之清洁,更需求心境之清寂、宁静、明廉、知耻,在静寂的境界中,饮水清见底之茶汤,方能体味“饮茶”之奥妙。
敬:敬者万物之本,无敌之道也。敬乃对人尊敬,对己谨慎。朱子说:“主一无适”,即言敬之态度应专诚一意,其显现于形表者为诚恳之仪态,无轻藐虚伪之意,敬与和相辅,勿论宾主,一举一动,均有“能敬能和”之心情,不流凡俗,一切烦思杂虑,由之尽涤,茶味所生,宾主之心归于一体。
怡:据《说文解字》注,“怡者,和也、悦也、桨也。”可见“怡”字含义广博。调和之意味,在于形式与方法,悦桨之意味,在于精神与情感,饮茶啜苦咽甘,启发生活情趣,培养宽阔胸襟与远大眼光,使人我之间的纷争,消弭于形。怡悦的精神,在于不矫饰自负,处身于温和之中,养成谦恭之行为。
真:真理之真,真知之真,至善即是真理与真知结合的总体。至善的境界,是存天性,去物欲,不为利害所诱,格物致知,精益求精,换言之,用科学方法,求得一切事物的至诚。饮茶的真谛,在于启发智能与良知,使人人在日常生活中淡泊明志,俭德行事,臻于真、善、美的境界。
浮生若茶
一位年轻人在生活中屡屡失意,他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说:“像我这样的人,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用呢?”
释圆听后什么也不说,只是吩咐小和尚:“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稍倾,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拈了把茶叶放在杯子里,然后用温水沏,放在年轻人面前说:“施主,请用茶。”
年轻人呷了两口,摇摇头说:“这是什么茶?一点儿茶香也没有呀?”
释圆笑着说:“这是名茶铁观音啊,怎么会没有茶香?”
然后,释圆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
沸水送来后,释圆起身,又取过一个杯子,撮了把茶叶放进杯子里,稍稍朝杯子里注了些沸水。年轻人俯首去看,只见那些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浮沉,一丝细微的清香袅袅溢出。
年轻人禁不住去端那杯子。
释圆微微一笑说:“施主少候。”
说着,便朝杯子里又注了一缕沸水。
年轻人再俯首看杯子,只见那些茶叶沉沉浮浮更杂乱了,同时,一缕更醉人的茶香在禅房里轻轻弥漫。
释圆如是注了五次沸水,那一杯茶水沁得满屋生香。
此时,释圆才笑问:“施主可知同是铁观音,却为何茶香迥异呢?”
年轻人思忖了一会,答道:“一杯用温水冲沏,一杯用沸水冲沏。”
释圆笑笑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同。用温水沏的茶,茶叶轻轻地浮在水之上,没有沉浮,怎么会散逸它的香气呢?而用沸水沏的茶,沏了一次又一次,茶叶沉沉浮浮,就释出了它春雨的清幽,夏阳的炽热,秋风的醇厚,冬霜的清冽。”
年轻人顿悟。
人生和人的命运,何尝不是如此呢?
茶逢知己
拥茶独坐,桌前,只有我的冥想以及呼吸。电话与门铃从来不在意料之外响起,我只在文字的间隙和音符的阶梯中去来。假如想要张望这个世界,那就把手臂打开好了,臂弯里总会拥有什么东西的。我含了口茶,回甘有加,那山岚雾气烟雨斜阳,似也可在眼前酝酿的。
都说酒逢知己,狂放、热闹、纵兴,昏昏然你来我往的,一杯酒,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人拉拽到一起,哥们儿姐们儿地攀起了亲密,也不管是否情性相契。总觉得这样子的相识有点可疑,酒精的虚饰之下,能踏实吗?酒喝多了,舌头重了,此刻的话能有分量吗?偏要到酬酢之乡里觅真情,只能是乱性迷情的自伤罢了。何况,酒色相随,把人之欲火点燃了,往迷途邪径逛去,那份厚颜竟也是肆无忌惮的。
然而茶呢,是截然不同的。茶要淡对,君子之交一般,无须纠缠,只要相识相契就行了。淡然默对,那真是到了另一种境界――茶逢知己,知会、心照、默契、喜不狂喜、悲不伤悲,内敛而又深邃,茶浓几许,说与不说都是无要紧的,好好澄清自己的混杂就行了,涤肠荡肚,去浊扬清,无挂无碍又可以赶路了。
恍如此刻,恍如臆想中的某个日子,某个雨霰纷飞的下午,某家圃舍茶居,茶气氲氤,抚拍着你我的面容,尘世在数隔之外,在茶之外,在心之外,在飘然转身之外。真是静啊,连茶具的磕碰都有着异样的清脆,像平日里板结了的内心,因为解冻而止遏不住颤栗那样,我的心思在你的善待里,你的性情在我的宽容里,这就是彼此,没有间隙,没有距离,彼此的面相神情,彼此的眼神,不多的话语,就成了一涓细流,慢慢地把眼前的杯子斟满,慢慢地把盏细酌着。
话是零散的,有时急切,有时迟缓,然而,都似珠落玉盘,真切,且有回声,有茶在其中浸润,心境竟也是湿漉漉的。你的追忆也许是我曾经的故事,我的遥想也许将装点你的憧憬。你说,幸亏有了茶,不然,纯粹的古典情怀中国情绪都不知向哪寄存了,公园建得再多,也还是老人寻旧路般地喜欢来兰圃,满目葱茏,满眼翠绿,天作之合,便是雨打芭蕉,更一番绿肥红瘦。仍是听雨轩,酸枝竹器,骨爽清寒,茶续了好几遍,那肥厚莲蓬上的露珠仍是汪汪莹莹,云影天光,你就是在这里幡然了悟,士大夫情怀原来是这么飘然遁世、清风满怀。我说这就是意境中人,美学的极致呢。
心本该是有家的,家毕竟是给人以呵护的一个庐,用一生的经纬织造起来的躲风避雨的地方。如果说无爱的人生是一种缺陷,那么无家的心就是一种残损了。流浪的情感是没有错的,找到回家的路时,那就停下来好了。什么都不必着忙,要紧的是泡上一壶好茶,让心情气闲耳聪目明起来。任何时候的开始也是一段人生,五官多好,目迷五色,耳听八方,像纯正高品的茶色,舒展透彻,决不含混,春聆细雨,夏捕虫吟,秋追蝉唱,冬候祈雪,全因为有了茶,就有了此等心境。
冥想须与茶在一起,茶也只能与知己在一起,空灵、神秘、遥远、自由――这些妙不言传的复合元素,总能激起我无边的遐想,今生是这样,来世肯定也是这样。我的姐妹他乡吾乡,我的兄弟咫尺天涯,不管她在哪里,他在哪里,都在我的心里装着,感念的时候,就满满地溢出来,像溢出来的茶汁的香气,一刻是醉,一生也是醉。就让我向你倒上一杯茶吧,屈膝敬了。敬人生馈我如此。
茶的故事
剧场原是大茶馆
清代时,贵族子弟经常泡在北京大街小巷常见的茶馆里消磨时光,而北洋*和*时期,各式茶馆又成了官僚政客、有闲阶层经常出没的场所。
北京的茶馆中大多数供应香片花茶,兼售红绿茶。茶具则多为盖碗茶碗。茶馆中有大茶馆、清茶馆、野茶馆和戏茶馆等。
大茶馆:旧北京的大茶馆门面开阔,前堂后院,内部陈设考究,有的茶馆前有空地,在空地上也置茶桌供茶客品茗、下棋、聊天。
清茶馆:清茶馆以卖茶为主,专供生意人、手艺人集会谈生意,了解行情,互通信息及市民百姓进行民间“抓会”、“摇会”的场所。作家老舍笔下的《茶馆》,即是描写此等茶馆。
书茶馆:书茶馆一般文化气息较浓厚。每日两场评书开讲,书前卖茶,并兼售茶点、瓜子等,开书后不卖茶。
野茶馆:乡村野外,泥坯土房,芦苇屋顶,上砌桌凳,砂包茶壶,黄沙茶碗。所砌茶色黑味苦,而饮茶环境则清雅幽静,富田园野趣,空气也清新自然。去野茶馆品茗,当然独具一份自然天成的情趣。
戏茶馆:戏茶馆是设有专门的戏台,让茶客喝茶、看戏带小吃的茶馆。过去弹唱、相声、大鼓、评话等等曲艺大多在茶馆演出,戏剧演出,最初也在茶馆。戏茶馆也是各种戏剧演出的剧场,又都兼营卖茶。在明、清时,凡是营业性的戏剧演出场所,一般都称之为“茶园”或“茶楼”。因为戏曲演员演出的收入,早先是由茶馆支付的。换句话说,早期的戏院或剧场,其收入是以卖茶为主:只收茶钱,不卖戏票,演戏是为娱乐茶客和吸引茶客服务的。
现在的专业剧场,是辛亥*后才出现的,当时还特地称之为“戏园”、“戏馆”。这“园”字和“馆”字,就出自茶园和茶馆。
(中国移动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