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6 12:4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21:11
翻译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
原文: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译文: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大功告成之后国君的品德就开始衰微了。国君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不多,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过去夺取天下时力量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力量不足,这是为什么呢?
通常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成功,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虽然一在北方,一在南方,也能结成一家,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之人。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臣民)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而在内心里却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船只,这是应当深切谨慎的。疾驰的马车却用腐烂的绳索驾驭,怎么可以疏忽大意呢?
出自《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徵于贞观十一年(637)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
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
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
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十个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风之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21:12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心不服。这句话来源于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
这句话的翻译是:“虽然董事者用严酷的刑法来威慑,施以强烈的怒气,但终究仅仅使人苟且地逃脱罪责,而没有真正怀抱仁爱;虽然表面上恭顺,但内心并不服从。”
这句话详细解析如下:
- “虽然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董事者采取了严刑峻法、施加强烈的威慑手段。
- “终苟免而不怀仁”:尽管被惩罚的人最终逃脱了刑罚,但内心没有真正怀抱仁爱。
- “貌恭而心不服”:表面上看起来恭顺顺从,但内心并不服从。
这句话暗指了一种执政者用强力手段来维护秩序和威慑违法行为,但仅仅依靠刑法惩罚并不能真正达到教化作用。首先,只靠严刑峻法和威慑无法改变人们内心的恶习和道德观念,只是使人们苟且地逃脱罪责。其次,即使外表看起来恭顺顺从,但内心并没有真正服从,只是表象而已。
这句话的意义是指出,对待人民和下属,不能仅凭借强力和威慑,而应该从根本上引导他们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21:12
虽然很谨慎使用严刑来监督他们,用声威吓唬他们,结果大家只图苟且免除罪罚,却不怀念仁德,表面上恭顺而不是内心里悦服。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21:13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民,用威势和怒责威吓人民,(人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皇上的)仁慈,在表面上恭敬在心中却不服。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21:14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恫吓人们,结果只能使人们图求苟且以免于刑罚,却不会怀念国君的恩德,表面上态度恭敬,可是心里并不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