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信仰:孔子名言100句与解释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7 07:0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8:19
一、孔子教育信仰的内涵 孔子的教育信仰就是孔子对教育的崇尚和追求。孔子自述“学不厌,教不倦”,一生志学致道,从教四十余载,只为培养君子仁人,实现教育救世。他把教育提升到了拯救世道沧桑的高度,还赋予自己“拯救者”的使命和责任,勇于担当、乐于担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无?”(《论语·子张》)为了传道救世,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性相近,习相远”之人性观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的基点,他正是看到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意义,才做到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创了平民教育之先河,取得了教育上的伟大成就;“大同”“小康”之社会理想是孔子对教育价值认识从人到社会的延伸,“讲信修睦”“修道致和”,教育不仅可以育人为善,也可以协和社会,谋天下大同。这是孔子对教育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他对教育意义高度认同的体现,更是他对教育事业积极追求的一种目标和驱动;“君子”“仁人”是孔子的教育目标。孔子要培养的是具有完整人格、并能行仁致道、实现“大同”的君子。“仁”是君子人格的核心,礼是君子的道德规范,义是君子的价值取向,知是君子的智慧能力,中庸是君子的处事原则;“修己”“立人”体现了孔子的师德修养。为了培养君子,实现教育价值,孔子先从自身的完善做起,修己之德,具备为师学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安贫乐道,献身教育。同时他积极钻研立人之法,确立科学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
二、孔子教育信仰的形成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通过孔子的一生年谱,我们能够发现,教育信仰在他心中的位置,随着他的人生境界是逐步提升的。
1.幼年习礼,好古敏求——孔子教育信仰萌芽阶段
孔子出生鲁国,西周文物典籍保存比较完好,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为他“志于学”和树立人生榜样提供了好条件;孔子幼年时就对“礼”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孔子母亲也注重家庭教育;孔子的先世原是商代王室,家族中多有救国名士,这对孔子志学、致道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孔子三岁丧父,幼年时的艰苦磨炼对他立志求学问道也有很大影响。
2.十五志学,学而不厌——孔子教育信仰初步形成阶段
孔子自述说十五志于学,这一志向的稳定建立,是他对教育认同的首要体现。十六岁时,同时代人物子产在郑国铸刑书,以“礼”“法”救世,是孔子学习的一个榜样;十七岁时发生的阳虎事件对他也有很大打击;二十岁左右他曾两次出仕,但只是“会计当而已矣”,“牛羊茁壮而已矣”(《孟子·万章下》),他仍然以学习为主,可见孔子是志于学而非志于仕。孔子一旦确立了志学之向,便学而不厌。他学习首先是为完善自己,修己而后安人。生命与学养并进,同时以学会友,共同长进,乐在其中。
3.三十而立,诲人不倦——孔子教育信仰确立阶段
孔子自十五志学以来,学无常师,有闻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到三十岁时卓然有立,即三十已能达到知“礼”知“道”的程度,能依“礼”而行以致其“道”。[1]同时据记载他三十设教,有教无类,诲人不倦,这是立人。三十立教,投身教育,未尝无诲,这是他对教育高度认同的体现。他曾这样自谦:“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所以说,这一阶段孔子教育信仰确立。
4.五十知命,教育救世——孔子教育信仰淬炼阶段
三十五岁时,孔子为避鲁国内乱而去齐国两年,此后回来的十四年里就一直从事教育,他对自己志学致道的价值观、教育救世的人生选择不再感到疑惑,这十几年中,孔子弟子弥众;到五十一岁时,由于鲁国内乱四起,孔子行仁致道,见危授命,在鲁出仕。然而孔子的礼乐之道在鲁国终究无法施行,但他深信自己就是周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于是他开始了在其他国家的游学活动,坚持传道,一路上遇有艰险也能以苦为乐,被追杀*也能诲人不倦。用钱穆先生的话讲,人当以行道为职,此属天命。但天命人以行道,而道有不行之时,此亦是天命。[2]经过这十四年周游列国的磨炼,他对教育成就君子人格、实现社会大同的意义更加认同,也更加明确了自己实现天命的最好方式,那就是教育。
5.七十大成,传承泽被——孔子教育信仰升华阶段
五十的知天命为孔子日后的人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纵使遇有斥、逐、困、厄,他也能不违天命,坚守仁道以教育救世,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六十而耳顺”。他一路上与很多隐者的对话就是体现。六十八岁,鲁国面临吴国齐国的争霸战争,孔子被请回鲁国。周游期间他在陈国、卫国就一直设坛教学,这次回国之后就潜心教育,不再出仕。晚年期间,除了收徒设教,他还做了很多保存、整理、传承古代文化的工作,他对教育传道的信服已经由早期培养能完成救国治世使命的君子转变为培养承担传经教学、延续古圣文明的儒者。在这一阶段他已能随心所欲地从事自己的志业(学与教),一生的所学、所思得以沉淀,最终成为集大成者。
三、孔子教育信仰的启示
从孔子教育信仰的形成过程来看,“十五志学”是个起点和方向,这为他三十设教奠定了基础。在孔子的教育信仰形成和发展当中,“学”一直贯穿其中,不断地学、教、问、思,使得教育之事在其心中不断澄明,所以说,“学”是孔子教育信仰得以确立的途径。孔子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培养君子人格。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具备*的基本素质,即爱人之心。能否做到“仁”,是判断其对教育是否有信仰的起码标准。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能乐于付出、乐享教育成果,这也是“爱人”的自然延伸和情感体认。而能否“至诚”,尽全力地去“爱人”,去投身教育,则反映其对教育信仰的程度。最后“命”作为一种对自己的定性和归宿,则是孔子教育生涯乃至人生旅程中克服苦难、提升境界的最大动力。没有这几个因素,孔子难有教育信仰。当代教师其实最缺乏以上几点,尤其是刚入职的新教师和在校师范生,能尽早坚定立志于教育,进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并且花大力气学习和积累为师的素养,乐在其中、竭尽全力、最终把教育看成是自己一生的使命,这很重要。
孔子一生在教育事业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皆根源于他“学不厌、教不倦”的执著精神。而他之所以“学不厌、教不倦”,在于他内心对教育的那份深深的认同和信服,他始终坚信教育可以成就人才、协和社会。正是有着这份对教育价值的崇尚,他才对教育有着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生行道救世、竭诚奉献、无怨无悔、乐此不疲。可以说,如果没有对教育的信仰,孔子就不可能开私学之风,更不可能有教育上的巨大成就。孔子的教育信仰,不仅对其本人有着根本性的意义,同时也对其弟子和后世学者有着深刻的影响。“我国真正系统化、形成独立体系的教育思想,就是从远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开始的。”[3]以孔子为代表一脉相承的儒家教育对中国的教育、文化乃至整个历史的发展都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今日的世界大问题,正本清源,首应著重于教育问题上”,“孔子思想,本于人心,达到大同,始乎人文,通乎天地。其亲切、平实、简易、单纯之教育宗旨与其教育方法,必将为世界文化奠定其基础,导其新生”。[4]
参考文献:
[1]于建福.孔子的中庸教育哲学[M].北京:*编译出版社,2004:74.
[2]钱穆.孔子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7.
[3]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11.
[4]钱穆.孔子与论语[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351.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刘福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3 09:17
一、孔子教育信仰的内涵 孔子的教育信仰就是孔子对教育的崇尚和追求。孔子自述“学不厌,教不倦”,一生志学致道,从教四十余载,只为培养君子仁人,实现教育救世。他把教育提升到了拯救世道沧桑的高度,还赋予自己“拯救者”的使命和责任,勇于担当、乐于担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无?”(《论语·子张》)为了传道救世,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性相近,习相远”之人性观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的基点,他正是看到了教育对人的发展的意义,才做到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创了平民教育之先河,取得了教育上的伟大成就;“大同”“小康”之社会理想是孔子对教育价值认识从人到社会的延伸,“讲信修睦”“修道致和”,教育不仅可以育人为善,也可以协和社会,谋天下大同。这是孔子对教育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他对教育意义高度认同的体现,更是他对教育事业积极追求的一种目标和驱动;“君子”“仁人”是孔子的教育目标。孔子要培养的是具有完整人格、并能行仁致道、实现“大同”的君子。“仁”是君子人格的核心,礼是君子的道德规范,义是君子的价值取向,知是君子的智慧能力,中庸是君子的处事原则;“修己”“立人”体现了孔子的师德修养。为了培养君子,实现教育价值,孔子先从自身的完善做起,修己之德,具备为师学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安贫乐道,献身教育。同时他积极钻研立人之法,确立科学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
二、孔子教育信仰的形成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通过孔子的一生年谱,我们能够发现,教育信仰在他心中的位置,随着他的人生境界是逐步提升的。
1.幼年习礼,好古敏求——孔子教育信仰萌芽阶段
孔子出生鲁国,西周文物典籍保存比较完好,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为他“志于学”和树立人生榜样提供了好条件;孔子幼年时就对“礼”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孔子母亲也注重家庭教育;孔子的先世原是商代王室,家族中多有救国名士,这对孔子志学、致道都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孔子三岁丧父,幼年时的艰苦磨炼对他立志求学问道也有很大影响。
2.十五志学,学而不厌——孔子教育信仰初步形成阶段
孔子自述说十五志于学,这一志向的稳定建立,是他对教育认同的首要体现。十六岁时,同时代人物子产在郑国铸刑书,以“礼”“法”救世,是孔子学习的一个榜样;十七岁时发生的阳虎事件对他也有很大打击;二十岁左右他曾两次出仕,但只是“会计当而已矣”,“牛羊茁壮而已矣”(《孟子·万章下》),他仍然以学习为主,可见孔子是志于学而非志于仕。孔子一旦确立了志学之向,便学而不厌。他学习首先是为完善自己,修己而后安人。生命与学养并进,同时以学会友,共同长进,乐在其中。
3.三十而立,诲人不倦——孔子教育信仰确立阶段
孔子自十五志学以来,学无常师,有闻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到三十岁时卓然有立,即三十已能达到知“礼”知“道”的程度,能依“礼”而行以致其“道”。[1]同时据记载他三十设教,有教无类,诲人不倦,这是立人。三十立教,投身教育,未尝无诲,这是他对教育高度认同的体现。他曾这样自谦:“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所以说,这一阶段孔子教育信仰确立。
4.五十知命,教育救世——孔子教育信仰淬炼阶段
三十五岁时,孔子为避鲁国内乱而去齐国两年,此后回来的十四年里就一直从事教育,他对自己志学致道的价值观、教育救世的人生选择不再感到疑惑,这十几年中,孔子弟子弥众;到五十一岁时,由于鲁国内乱四起,孔子行仁致道,见危授命,在鲁出仕。然而孔子的礼乐之道在鲁国终究无法施行,但他深信自己就是周文化的继承和传播者,于是他开始了在其他国家的游学活动,坚持传道,一路上遇有艰险也能以苦为乐,被追杀*也能诲人不倦。用钱穆先生的话讲,人当以行道为职,此属天命。但天命人以行道,而道有不行之时,此亦是天命。[2]经过这十四年周游列国的磨炼,他对教育成就君子人格、实现社会大同的意义更加认同,也更加明确了自己实现天命的最好方式,那就是教育。
5.七十大成,传承泽被——孔子教育信仰升华阶段
五十的知天命为孔子日后的人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纵使遇有斥、逐、困、厄,他也能不违天命,坚守仁道以教育救世,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六十而耳顺”。他一路上与很多隐者的对话就是体现。六十八岁,鲁国面临吴国齐国的争霸战争,孔子被请回鲁国。周游期间他在陈国、卫国就一直设坛教学,这次回国之后就潜心教育,不再出仕。晚年期间,除了收徒设教,他还做了很多保存、整理、传承古代文化的工作,他对教育传道的信服已经由早期培养能完成救国治世使命的君子转变为培养承担传经教学、延续古圣文明的儒者。在这一阶段他已能随心所欲地从事自己的志业(学与教),一生的所学、所思得以沉淀,最终成为集大成者。
三、孔子教育信仰的启示
从孔子教育信仰的形成过程来看,“十五志学”是个起点和方向,这为他三十设教奠定了基础。在孔子的教育信仰形成和发展当中,“学”一直贯穿其中,不断地学、教、问、思,使得教育之事在其心中不断澄明,所以说,“学”是孔子教育信仰得以确立的途径。孔子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培养君子人格。这就要求教育者首先具备*的基本素质,即爱人之心。能否做到“仁”,是判断其对教育是否有信仰的起码标准。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能乐于付出、乐享教育成果,这也是“爱人”的自然延伸和情感体认。而能否“至诚”,尽全力地去“爱人”,去投身教育,则反映其对教育信仰的程度。最后“命”作为一种对自己的定性和归宿,则是孔子教育生涯乃至人生旅程中克服苦难、提升境界的最大动力。没有这几个因素,孔子难有教育信仰。当代教师其实最缺乏以上几点,尤其是刚入职的新教师和在校师范生,能尽早坚定立志于教育,进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并且花大力气学习和积累为师的素养,乐在其中、竭尽全力、最终把教育看成是自己一生的使命,这很重要。
孔子一生在教育事业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皆根源于他“学不厌、教不倦”的执著精神。而他之所以“学不厌、教不倦”,在于他内心对教育的那份深深的认同和信服,他始终坚信教育可以成就人才、协和社会。正是有着这份对教育价值的崇尚,他才对教育有着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生行道救世、竭诚奉献、无怨无悔、乐此不疲。可以说,如果没有对教育的信仰,孔子就不可能开私学之风,更不可能有教育上的巨大成就。孔子的教育信仰,不仅对其本人有着根本性的意义,同时也对其弟子和后世学者有着深刻的影响。“我国真正系统化、形成独立体系的教育思想,就是从远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开始的。”[3]以孔子为代表一脉相承的儒家教育对中国的教育、文化乃至整个历史的发展都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今日的世界大问题,正本清源,首应著重于教育问题上”,“孔子思想,本于人心,达到大同,始乎人文,通乎天地。其亲切、平实、简易、单纯之教育宗旨与其教育方法,必将为世界文化奠定其基础,导其新生”。[4]
参考文献:
[1]于建福.孔子的中庸教育哲学[M].北京:*编译出版社,2004:74.
[2]钱穆.孔子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7.
[3]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11.
[4]钱穆.孔子与论语[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351.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责任编辑:刘福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