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7 18:5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1:37
后视镜加热按键图标图解:
后视镜加热按键图标为一个方形框内三个上升的弯曲箭头的形状,一般有两种设计,一种是搭配在电动后视镜调节组合开关上。
一种是在空*制面板上。按下按钮后,后视镜玻璃背后的电热片会在几分钟内迅速加热至一个固定的温度,一般在35-60摄氏度之间,左右两个后视镜会有热气冒出,同时后视镜镜面上的水珠因升温蒸发会越变越小,雾气也会慢慢消失,从而起到对镜片加热,除雾除霜的效果。
如果雨量特别大的时候,它的效果会降低,作用不是很明显。后视镜加热按键图标为一个方形框内三个上升的弯曲箭头的形状,一般有两种设计,一种是搭配在电动后视镜调节组合开关上;一种是在空*制面板上。
后视镜加热按键图标需要和前风挡除雾按键区分(为扇形),如图,上方标识按键图标为前挡风除霜,下方标识为后视镜加热按键图标。
注意后视镜加热需要消耗的电量还是蛮大的,所以在使用后视镜加热功能的时候,要确保车辆处于发动状态,尽量不要在冷车状态下使用此功能,如果电瓶电量不足或者电瓶出现故障时,后视镜加热未必能启用。
还有后视镜加热很实用,但不能常用,每次使用的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否则会影响镜子的寿命和清晰度,如果驾驶员方便的话,可以不用后视镜加热,用干布擦拭一下即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1:37
后视镜加热按键图标图解:
后视镜加热按键图标为一个方形框内三个上升的弯曲箭头的形状,一般有两种设计,一种是搭配在电动后视镜调节组合开关上。
一种是在空*制面板上。按下按钮后,后视镜玻璃背后的电热片会在几分钟内迅速加热至一个固定的温度,一般在35-60摄氏度之间,左右两个后视镜会有热气冒出,同时后视镜镜面上的水珠因升温蒸发会越变越小,雾气也会慢慢消失,从而起到对镜片加热,除雾除霜的效果。
如果雨量特别大的时候,它的效果会降低,作用不是很明显。后视镜加热按键图标为一个方形框内三个上升的弯曲箭头的形状,一般有两种设计,一种是搭配在电动后视镜调节组合开关上;一种是在空*制面板上。
后视镜加热按键图标需要和前风挡除雾按键区分(为扇形),如图,上方标识按键图标为前挡风除霜,下方标识为后视镜加热按键图标。
注意后视镜加热需要消耗的电量还是蛮大的,所以在使用后视镜加热功能的时候,要确保车辆处于发动状态,尽量不要在冷车状态下使用此功能,如果电瓶电量不足或者电瓶出现故障时,后视镜加热未必能启用。
还有后视镜加热很实用,但不能常用,每次使用的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否则会影响镜子的寿命和清晰度,如果驾驶员方便的话,可以不用后视镜加热,用干布擦拭一下即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1:37
【太平洋汽车网】后视镜加热功能是指当汽车在雨、雪、雾等天气行驶时,外后视镜可以通过镶嵌于镜片后的电热丝加热,确保镜片表面清晰。
汽车后视镜位于汽车头部的左右两侧,以及汽车内部的前方。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的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行车前要调整好后视镜的位置和角度。行车中,由于车辆的行驶震动,易引起后视镜的位置和角度变化,对此应注意观察并及时调整。在行驶路线将要发生变化时,都先给出相应的行车信号同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后视镜,及时了解两侧和后方的交通情况,防止出现突然情况时措手不及。
电加热后视镜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而且成本也不是很高,就是在两侧后视镜的镜片内安装一个电热片(电热膜),在雨雪天气时,车主打开后视镜电加热功能,电热片会在几分钟内迅速加热至一个固定的温度,一般在35-60摄氏度之间,从而起到对镜片加热,除雾除霜的效果,给司机带来极大的方便。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李艳1)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11:37
【太平洋汽车网】后视镜加热功能是指当汽车在雨、雪、雾等天气行驶时,外后视镜可以通过镶嵌于镜片后的电热丝加热,确保镜片表面清晰。
汽车后视镜位于汽车头部的左右两侧,以及汽车内部的前方。汽车后视镜反映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的情况,使驾驶者可以间接的看清楚这些位置的情况,它起着"第二只眼睛"的作用,扩大了驾驶者的视野范围。行车前要调整好后视镜的位置和角度。行车中,由于车辆的行驶震动,易引起后视镜的位置和角度变化,对此应注意观察并及时调整。在行驶路线将要发生变化时,都先给出相应的行车信号同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后视镜,及时了解两侧和后方的交通情况,防止出现突然情况时措手不及。
电加热后视镜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而且成本也不是很高,就是在两侧后视镜的镜片内安装一个电热片(电热膜),在雨雪天气时,车主打开后视镜电加热功能,电热片会在几分钟内迅速加热至一个固定的温度,一般在35-60摄氏度之间,从而起到对镜片加热,除雾除霜的效果,给司机带来极大的方便。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李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