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4-27 18: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8:32
金刚经上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四句偈基本含义
【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金刚心总持论》【四句偈论第四】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金刚经中佛常赞叹受持四句偈等。为人演说,所得福德,胜将七宝堆满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布施之福;又胜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乃至百千万劫以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之福。
未审云何是四句偈。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来不生本来不灭。只因迷误而致升沉。何以故。众生长迷不觉。所以永劫堕落。诸佛常觉不迷。所以永成佛道。若有男女求佛道者,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
扩展资料
金刚经的主要内容
1.全经纲领
发度尽一切众生之大心。在梵文中,佛陀是觉悟者的意思。小乘以自觉为终极,而大乘的菩萨不仅要自觉,更要“觉他”,故其终极目标定位在和一切众生成就佛果的广大境界。根据佛教的哲学基础缘起论,凡因条件关系而形成的事物,都不存在绝对不变的实体(自性)。
因此,要以空观的智慧,破除在“我”、“众生”、“佛”之间的人为分别。故要尽己所能广度众生,但不要执著于“我”在帮助众生中具有多大的功德。唯心量大者,才有大格局,方能成就大事业。
2、观照实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相,是世界的真实,事物的本来面目。人在认识中念念不离对象,却以为心的主观构想即等同客观实际,但其实已经背离了事物的真实。以般若观照实相,即对此名相采取不住、不执、不取的如实态度。故《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一切法相,甚至连佛的形象、佛土,都是用文字和形象对实相的近似表达,皆非实相本身。《金刚经》卷末著名的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堪称一经之精髓。
3.实践宗要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上所述,唯有不住相、不偏执,才能把握实相。所以,在实践中应以空灵自在的心态应对一切法。《金刚经》中以布施为例,讨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伏其心”。
布施有三要件(三轮):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财物。一般人心中存在这三种人为的分别,施一钱物,即作一钱物功德想,于是施恩图报,算计冥冥中所积累的功德。但实际上,应以“三轮”体空的精神去布施。
禅宗六祖惠能的得道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本来无一物”,就是《金刚经》离相无住、性空无所得的道理。
4.中道方法
性空与幻有的辩证统一。“空”,是破除一切名相执著所呈现的真实,并非人们所误解的虚无。般若思想不外说明“性空幻有”,也就是正确处理出世的真理与世间的真理的方法。“性空”,是说一切法都没有实在的自性,故无相、无住,才能把握真谛。
“幻有”,是凭借条件关系而暂时存在的现象,故在空的基础上随缘生起一切法,这就是俗谛。如何把握真俗二谛的关系,《金刚经》是这样说的: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即,佛所说的般若等佛法,是出于广度众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层面的权且施设,并非实相般若本身,众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门,到彻底觉悟佛法时,则一切名相皆可舍弃。
《金刚经》说的是彻底解放心灵奴役的大智慧,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由于该*字艰涩、思想深奥,一般人很难全面透彻地理解其本来含义和价值指向。因此,历史上佛教各派祖师多为此作注讲解,流传最为普及的就是禅宗惠能的《六祖坛经》。
金刚经中的思想要义(行)
发趣义(所依)
【发趣之金刚不坏】发趣即发心趣无上乘,此非当初一下即了的自相。由资粮加行,地地胜进至於究竟等觉,皆名发趣。所以是贯彻道果,始终意趣。此发心是一切行所依止,有金刚不坏之义。般若学和大菩萨行所依托的,即发此金刚不坏心。是心内容极广,最主要的二点是《金刚经》所说:“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无一众生得灭度者”。
【发趣之大乘不共】发心是求三乘究竟菩提,如《金刚经》说度一切众生,其实无众生得度。对此世亲说是菩萨以他为自之义,因有情原非孑然一己,而与他有情实相关涉。二乘但求一己意念不生,虽证灭尽定但并不可靠。唯识大乘观为心所现对象如幻不实,然有他有情互为增上,令所缘行相不得不生。所以必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乃能究竟实际令自得度。
【发趣之无住胜进】发心本不住彼名想计着(为了名利而发心),若有所住,所住动摇,发心即失。此不住发心为金刚不坏,而非为名想的发心也不住。对此无著提出愿、欲二字,般若行据此欲愿展转胜进而至究竟。如《金刚经》问发趣行人云何应住,佛示发此金刚心后,随示十八住处的层层抉择对治,皆与发心同一进止,至般若道更明示应无所住而发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四句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4 08:32
金刚经上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四句偈基本含义
【四句偈】一曰:空身,二曰:空心,三曰:空性,四曰:空法。
《金刚心总持论》【四句偈论第四】 文殊师利菩萨问佛。金刚经中佛常赞叹受持四句偈等。为人演说,所得福德,胜将七宝堆满东西南北、四维上下虚空布施之福;又胜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乃至百千万劫以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之福。
未审云何是四句偈。佛言: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本来不生本来不灭。只因迷误而致升沉。何以故。众生长迷不觉。所以永劫堕落。诸佛常觉不迷。所以永成佛道。若有男女求佛道者,进道功程,权分四级,号四句偈。
扩展资料
金刚经的主要内容
1.全经纲领
发度尽一切众生之大心。在梵文中,佛陀是觉悟者的意思。小乘以自觉为终极,而大乘的菩萨不仅要自觉,更要“觉他”,故其终极目标定位在和一切众生成就佛果的广大境界。根据佛教的哲学基础缘起论,凡因条件关系而形成的事物,都不存在绝对不变的实体(自性)。
因此,要以空观的智慧,破除在“我”、“众生”、“佛”之间的人为分别。故要尽己所能广度众生,但不要执著于“我”在帮助众生中具有多大的功德。唯心量大者,才有大格局,方能成就大事业。
2、观照实相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实相,是世界的真实,事物的本来面目。人在认识中念念不离对象,却以为心的主观构想即等同客观实际,但其实已经背离了事物的真实。以般若观照实相,即对此名相采取不住、不执、不取的如实态度。故《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一切法相,甚至连佛的形象、佛土,都是用文字和形象对实相的近似表达,皆非实相本身。《金刚经》卷末著名的四句偈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堪称一经之精髓。
3.实践宗要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上所述,唯有不住相、不偏执,才能把握实相。所以,在实践中应以空灵自在的心态应对一切法。《金刚经》中以布施为例,讨论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降伏其心”。
布施有三要件(三轮):能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所布施的财物。一般人心中存在这三种人为的分别,施一钱物,即作一钱物功德想,于是施恩图报,算计冥冥中所积累的功德。但实际上,应以“三轮”体空的精神去布施。
禅宗六祖惠能的得道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本来无一物”,就是《金刚经》离相无住、性空无所得的道理。
4.中道方法
性空与幻有的辩证统一。“空”,是破除一切名相执著所呈现的真实,并非人们所误解的虚无。般若思想不外说明“性空幻有”,也就是正确处理出世的真理与世间的真理的方法。“性空”,是说一切法都没有实在的自性,故无相、无住,才能把握真谛。
“幻有”,是凭借条件关系而暂时存在的现象,故在空的基础上随缘生起一切法,这就是俗谛。如何把握真俗二谛的关系,《金刚经》是这样说的:佛说般若波罗蜜,即非般若波罗蜜,是名般若波罗蜜。
即,佛所说的般若等佛法,是出于广度众生的目的而在文字层面的权且施设,并非实相般若本身,众生藉此文字般若入门,到彻底觉悟佛法时,则一切名相皆可舍弃。
《金刚经》说的是彻底解放心灵奴役的大智慧,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但由于该*字艰涩、思想深奥,一般人很难全面透彻地理解其本来含义和价值指向。因此,历史上佛教各派祖师多为此作注讲解,流传最为普及的就是禅宗惠能的《六祖坛经》。
金刚经中的思想要义(行)
发趣义(所依)
【发趣之金刚不坏】发趣即发心趣无上乘,此非当初一下即了的自相。由资粮加行,地地胜进至於究竟等觉,皆名发趣。所以是贯彻道果,始终意趣。此发心是一切行所依止,有金刚不坏之义。般若学和大菩萨行所依托的,即发此金刚不坏心。是心内容极广,最主要的二点是《金刚经》所说:“一切众生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无一众生得灭度者”。
【发趣之大乘不共】发心是求三乘究竟菩提,如《金刚经》说度一切众生,其实无众生得度。对此世亲说是菩萨以他为自之义,因有情原非孑然一己,而与他有情实相关涉。二乘但求一己意念不生,虽证灭尽定但并不可靠。唯识大乘观为心所现对象如幻不实,然有他有情互为增上,令所缘行相不得不生。所以必令一切众生皆入无余涅槃,乃能究竟实际令自得度。
【发趣之无住胜进】发心本不住彼名想计着(为了名利而发心),若有所住,所住动摇,发心即失。此不住发心为金刚不坏,而非为名想的发心也不住。对此无著提出愿、欲二字,般若行据此欲愿展转胜进而至究竟。如《金刚经》问发趣行人云何应住,佛示发此金刚心后,随示十八住处的层层抉择对治,皆与发心同一进止,至般若道更明示应无所住而发心。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四句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