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3:0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0:51
你好,我国新能源光伏发电新能源行业前景非常的好!
在最近召开的十四五计划会议中,明确出要:“推进能源*”、“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要求,为能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而光伏发电光技术降本空间大、技术进步快、产业化确定性强,是未来主要发展的低成本节能发电方式之一。
未来,我国很多城市农村家庭房屋、建筑的屋顶都会安装光伏电站,来推动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按照我国2050年近零排放,深度脱碳的愿景目标,“十四五”能源转型的步伐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快。大家可以看到,煤电基本要关门了,煤炭提前达峰是大概率的事件。另外,我们要力保非化石能源占比不低于20%的比例,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指标,风电和光伏就要担当主力了。光伏发电在“十四五”期间,至少要新增2.5亿千瓦,要达到累计装机5亿千瓦。这样我们才能为2030年光伏累计不少于8亿千瓦,实现25%的非化石能源打下基础,进而再一步实现到2030年和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到35%和70%的高比例目标。所以我们要坚信并且看见光伏发电将成为未来最重要的发电电源。
所谓,新能源光伏发电的发展前景非常好!
而且,国家在推动光伏发电普及上,每年都会有补贴*发布。
2020年3月1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文件《关于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2020年度新建光伏发电项目补贴预算总额度为15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户用光伏,补贴竞价项目(包括集中式光伏电站和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按10亿元补贴总额组织项目建设。即是户用补贴总额为5亿元,工商业与地面竞价项目位10亿元。
2020年4月2日,国家*共同发布权威文件,明确说明里2020年光伏补贴*。明确到:纳入2020年财政补贴规模的户用分布式光伏全发电量补贴标准调整为每千瓦时0.08元。即是,户用电站每发一度电的补贴是0.08元。
由这两个*可以得出,2020年的户用补贴规模为:
按照户用光伏总补贴额度5亿元、年利用小时数1000小时和国家有关价格*测算,并按照50万千瓦区间向下取整确定。
当户用光伏度电补贴强度为每千瓦时0.08元时,5亿元÷1000小时÷0.08元/千瓦时=625万千瓦。向下取整为600万千瓦。即6GW。即是2020年可纳入补贴的容量为6GW。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解读,2020年纳入规模的户用项目为:2020年1月1日~并网截止日。需要重点强调是:国家不允许提前抢户用指标,先建先得的行为。
所以,整个资本市场和社会对新能源发展非常看好,值得期待!
资讯来源:碳银网 碳盈协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0:52
新能源行业前景可期。一方面,能源结构转型是大势所趋,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是不可逆的过程。目前,我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渗透率仍较低,行业整体发展空间大。在《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中,明确了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消费比重应提升至15%。
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成为能源供应的主体力量,在电力消费中的比重有望达80%。能源结构转型将为新能源行业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另一方面,我国的新能源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力。新能源发电和新能源汽车均为中国制造2025核心产业,国家对此的*支持力度较大。经过多年支持和发展,国内已涌现出一批全球领先的龙头公司,如今我国光伏产业链在全球已具有绝对优势,新能源汽车销量在全球的占比也非常高,行业加速替代的趋势已经形成。
新能源行业投资价值显著
但对个人投资者而言,进场布局也并非易事。新能源涉及细分领域多且产业链长,又由于是新兴成长行业,业绩波动难免较大,所以投资者不妨借助专业投资者优势,通过主题基金进行配置。建信新能源行业基金聚焦新能源行业。
主要布局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核电等不同新能源行业。在细分行业和个股的选择上,该基金也将充分发挥主动投资优势,通过对不同板块成长阶段和*周期差异的理解和把握,积极寻找优质龙头标的,力争获取超额投资收益。为给投资者带去更佳回报,该基金采取双基金经理制,由陶灿和田元泉共同管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0:52
一个字:好
2022 年一季度,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 2541 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 80%。其中,水电新增 343 万千瓦、风电新增 790 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 1321 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 87 万千瓦。截至 2022 年 3 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 10.88 亿千瓦。
在科技的加持下,新能源产业已经由野蛮增长阶段进入到了精细化、集约化增长阶段,由此也催生了更多不同的信息化应用场景。
-对于风电产业而言,这是一个高科技的智能时代。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实现风电设备运行情况和企业运营情况的集团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Hightopo数据可视化实现了设备状态的智能评估和预测性维护,提升设备发电性能和可靠性;利用人、物、风等各类资源,实施人员定位、智能巡检、移动终端作业、优化运维策略、降低运维成本,实现智慧风电的建设目标,开展设备运维、安全管理、技术监督、效能评价,实现管理闭环、作业规范、分析全面、决策科学,提升企业管理效率。
新能源装机占比的不断提高,适配新能源风力发电三维可视化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使风力发电得到集中化管控,提升用户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实现数据可视化管理。
-三维可视化集中管理模块就成了新的主流趋势。
数字孪生的风电场,能满足前期开发建设过程中快速设计迭代虚拟数字风场,通过提前预演,提高设计精度,减短设计周期,有效降低了风场建设设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风能的未来发展将实现实时更新与计算风场监控状态、故障分析、设备监测及预警等,以定期维护与故障预警维修相结合的形式,保障机组常规维护,及早发现故障并及时处理,减少故障导致的停机时间。
新能源开发布局的优化、利用方式的创新、利用途径的多元化以及新能源电站的信息化、管理的数据化等都将催生大量的新能源产业信息化需求。在风机发电过程中,数字孪生风电场场机运行管理智能模型,能优化电网功率负荷,提高风场发电效率。
我国陆上风电起步早、基础好,但由于消纳(发出来的电接入电网输送出去并使用)、环保、土地等因素预计未来增长趋缓。
海上风电资源丰富,而且不占用土地资源,基本不受地形地貌影响,风速更高,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更大,年利用小时数更高,适宜大规模开发。2021年海上风电累计装机2639万千瓦,新增装机1690万千瓦。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在风电后期运维过程中利用智能预警系统,对风电机组故障进行更精准的预判和智能预警。智慧风电运维解决方案透过对发电机机舱的全天候监控,无需远程操作即可实现风电场的“监控视频自动化分析”及“自动检测异常并报警”的能力。
实现“无人化”远程运维,智慧风电运维系统还有提前“预测”的能力,对风电场建设和运营数据进行智能采集和分析,在风力发电的前、中、后期都可以实现资源高效集约利用。不仅减少现场运营工作量,而且实时监控风电场,提高检测预警及时率,还大幅提高风电场运营的可靠性,以及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0:53
1.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人才稀缺。虽然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迅速,各种品牌的新能源汽车不断涌现,但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世界领先技术仍有较大差距,还有很多技术改进和研究要做;另外,我国正在贯彻“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战略,国家财政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投入较大,因而促进了该产业加速发展;从而,在未来几年的发展中,该行业对新能源汽车专业的人才需求量较大,该专业人才就业比较容易;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0:54
新能源重点细分行业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