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2:3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5 12:19
一直以来,人们可能习惯了那个错漏百出误人子弟不知为何方人士狗尾续貂的续本,对后来的故事发展甚至人物形象都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错误思想。曹雪芹没著完《红楼梦》已是一大不幸,但更为悲哀的是被人狗尾续貂。因此认为,研究《红》就应该只研究前面的八十回,或者还可以参看后面的那些曹雪芹已写出的回目,而不应拘泥于续本。 说了那么多废话,还是言归正传讨论今天的话题吧!到底贾母心里想着要给宝玉娶哪个女孩子呢? 我们先不研究钗黛这两候选人,先将其他可能的人选排除。其实也没谁,最大的绯闻人物是薛宝琴。贾母对宝琴的喜欢表现得非常明显,这里就不用我多说了。也是很自然的事,宝琴是红楼第一美女,以贾母的审美情趣跟择偶标准,即使心中已有人选,再一看到她,摈弃先者而取宝琴也是正常。但我要说,贾母并没有这样,即使她真的非常喜欢宝琴。 请看薛小妹才刚来时探春说的话:“。。。老太太一见了,喜欢的无可不可,已经*得太太认了干女儿了。老太太要养活,才刚已经定了。。。”她令王夫人认宝琴作干女儿,自然就不是想着让她当宝二奶奶了。 有人会疑问了:“为什么认了干女儿就不能给儿子作媳妇了呢?”你我也不肯定那个时代的做法,就来看一个佐证吧:第五十七回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黛玉说要认薛姨妈做娘,宝钗开玩笑说,认不得,我哥哥还没定亲事。。。她是戏言要将黛玉说予薛蟠。 由此得证,贾母并不是要将宝琴说予宝玉。 有人疑问多,说贾母不是问宝琴的年羹八字了吗?其实那是之后的事。并不是求配不成才认亲的,而是认亲之后关心她的未来才想要说媒的。至于贾母凤姐想要给谁说媒,在此就不作额外讨论了。 照此看来就剩钗黛两个了。到底贾母是取哪个呢? 有人说贾母喜钗厌黛,那是没有的事。前八十回里没一处说贾母不喜欢黛玉的,有说那也是突兀地出现在续本里,因此才弄得有些人有这种思想,这就是续本的可恶之处了。 其实贾母就只赞过宝钗一次,但就那一次都不肯说黛玉不如宝钗。她说:“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这“我们家四个女孩儿”自然是元迎探惜了,林黛玉不是他们家的。这话说得也奇怪,迎探惜三春不如宝钗说得过去,怎么当了贵妃的元春还不如一估计是落选的宝丫头?看来这话不是客套就是别有用心了。 我们再来看看贾母喜欢的是哪一种类型的人。 你说贾母更喜欢老实木讷朴素嘴钝的王夫人李纨还是喜欢会打扮会说话的王熙凤呢?不用想,一定是后者。当着王夫人薛姨妈他们的面还说过:“。。。他(凤姐)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王夫人)强远了。你姨娘可怜见的,不大说话,和木头似的,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凤儿最乖,怎么怨得人疼他。”看来那个一味藏拙,不爱戴花儿,卧室如雪洞,俨然已老实朴素小大人的宝钗并不是贾母喜欢的类型,倒是王夫人的心水。撇开宝钗是王家人,选她有利于母姓王氏姐妹在贾府掌权不说,宝丫头跟王夫人的确是同一类人,不过她比王夫人读书多,懂的道理多,更会做人,更有谋略。 再看贾母对钗副袭人黛影晴雯的态度—— 袭人是“没了嘴的葫芦” 而给晴雯的评论则是“。。。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 还不明显吗?!这才是贾母心目中宝玉的姨娘(小老婆)。她的择偶标准是:模样第一,言谈随后。(这里提到针线,那是因为晴雯的定位是妾,针线女红是份内之事。) 有人会以现代观点来反驳:林黛玉体弱多病,封建大家长会选她吗?!其实在那个时代千金小姐大家闺秀体弱多病是正常也是应有的一个特质,只会令人更怜爱而不是嫌弃。粗生好养那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列位看官若还不信可去考证,在此不多作解析。 贾母的确是更喜欢黛玉的,就看平时的座次细节:一应大小宴事,湘云宝琴在时,就是他俩与宝玉黛玉跟贾母一桌,若他俩人不在,仍是两玉儿跟贾母。宝钗倒跟迎春之流。这是非常明显的喜恶表现。相比对黛玉的真心疼爱,对宝钗就更像是客气了。 言语细节方面,特别是在带刘姥姥游大观园一节,“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 “我的这三丫头却好,只有两个玉儿可恶。回来吃醉了,咱们偏往他们屋里闹去。。。” 细细品味老祖宗谈到两玉儿时的言语——怜爱之情溢于言表。 贾母对林黛玉的偏心和对两玉关系的默认,不但使得当家的琏二奶奶经常开他们玩笑,连贾家下人都有这种思想: 兴儿就曾在尤氏姐妹面前说过:“。。。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你看连家里不能见女眷的小厮都这样说,可见内里的情形了。这是因为贾母于平时行动言语已带出,虽不好直说,毕竟宝玉是王夫人的儿子,但史氏并未禁止下人的这些“胡说”,就知她打的算盘了。否则林姑娘将来若是往外聘的话,这些“流言”极其伤害“名誉”。 再以亲疏来论,林黛玉是贾母小女儿的遗孤,自然比媳妇妹妹的女儿亲。 且林家再无人,不怕日后母姓争权,不似王氏姐妹以金玉说为嚎头的居心令人心惊。这些在《红》中没直说,主要原因是,当使用限知限能的手法时,小说大多以宝玉的眼睛来看来写。以宝玉的思想,他是不会将这些事放在心上的,跟没直写宝钗落选一样道理。 以上种种可得,贾母实希望两玉儿结合的,她说的那段“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话很耐人寻味。宝玉娶宝钗必是贾母或黛玉死了之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