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0 16: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3 05:59
“服务型*”概念的提出是中国学者的贡献,但与之相仿的理念在西方国家新公共管理运动实践中却多有体现。20 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美国、新西兰等发达国家进行的以市场力量改造*绩效的这场运动,为中国服务型*的建设带来了重要的启示。服务型*是是*机构改革的一个方向, 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为目标,以*职能转变为关键。 1、雷纳评审。审视*现有工作, 发现英国*主要存在的两大问题是*开支过大和工作效率低下,并就此提出不少可行性建议。
2、“下一步”行动方案。倡导采用更多商业管理手段改善执行机构, 以提高服务效率。方案提出应设立执行机构,承担*执行和服务提供的职能。
3、公民宪章运动。用宪章的形式把*对公众的服务承诺和违诺责任确定下来,使公民不再是*服务的被动接受者,同时也是*服务质量的监督者。
4、引入竞争机制。主要做法:私营化;打破垄断;维护正常竞争秩序;市场检验。 1、重视电子政务建设。美国是电子政务的先驱,其建设的**网站———第一*网,便是极成功的一个**网站。美国通过电子政务建设使公众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2、适当放松管制。美国原先对国内行业管制极严,抑制了行业成长,也使*部门疲于奔命。后来美国*逐渐放松了*管制,比如1978 年便出台了《民航放松管制法》。
3、公共服务市场化。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将决策、执行相分离并引入竞争机制。 新西兰*改革始于80 年代初期, 采用管理主义的模式,被誉为行政改革的典范。
1、国营企业民营化。原本从事生产“私人物品”的*部门活动,在市场机制下进行民营化,充分发挥市场比较优势,减少成本。
2、明确*部门职责。明确*、部、皇家实体机构和公务员的目标,避免责任和职权的冲突、交叉,*不介入市场和社会能够有效运行的领域。
3、*结构变革。*人员精简化,权力分散,*部分职能市场化、公司化和私有化等,从而使*能够集中精力于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