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9 22: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4 03:20
我个人的观点是胶片上的颗粒与镜头的光学精度无关只与胶片的特性和曝光精度有关。 如果不同品牌镜头在同种胶片上所成的像在颗粒度上确有差异的话,那么只有一种可能: 镜头实际通光量的误差造成的。俄头的照片颗粒粗一些是因为其镀膜等技术相对落后造成通光量达不到实际标准,比如同样是50mm F1.4 标头 基辅的镀膜比尼康要差一些。这种差别很细微(往往不到1/3,因此不足以被测光系统查觉但可以反应在胶片上。 楼上影友实验中得出结论的恐怕都是用负片试的吧?如果用专业反转片试验的,那么在发觉颗粒差别的同时,您还应发现曝光上的差别。 因此颗粒与镜头光学精度无关只与通光量误差有关说白了就是与镀膜质量和光圈标称指数是否实事求是有关这其实是可以通过曝光补偿的方法来弥补的。 至于说由于“片表面分布了一些小麻点像小透镜一样成像在胶片上” 我认为这是不科学的推断。试想这种小透镜体积有多小——至少肉眼难以察觉,那么它们的焦距就会同样微小(否则相对口径就会很小,对整体曝光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对整个透镜组来说(就拿目前最短的8MM镜头来说)至少也差几百倍甚至上千倍,那么它怎么会对成像产生影响呢? 色差所产生的弥散圈对解像力是有影响的,但对颗粒度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不清晰的像是一团模糊的,想让它成为一个一个点的像都会很难。极端地想这个问题:用一块普通玻璃来给胶片“感光”那么结果会是什么呢:是满片的麻子呢?还是乌涂一片呢?有兴趣的影友可能以试试。 如果把镜头表面放大一千倍,就会发现镜头表面也是很不平的! 前几天我想到,MTF的40线读数就和镜头的镀膜有关系。40线读数通常反映被摄体的细节。 套用数码的概念,当然这细节也是由无数的像素组成。通过不平的镜头表面的光线当然可能会聚得不均匀。也就是说这些细小的光束在微观下分布不均,结果平行光在胶片上成像的点-“像素”分布得也不均匀。也许就是这些微小的不平整形成了颗粒. 事实上, 镜头是一个时间非线性和空间非线性的传输装置, 从"系统"基础理论可知, 只要是存在非线性, 必然产生噪声. 所以大家看到的不是直接由实体映像的图像都是噪声. 当两种噪声频谱一样时, 我们可以定性认为是一种噪声. 1) "颗粒度"是一种空间频率很高的光学噪声 2) 镜头的空间非线性会使得在一定的空间频率输入时, 能产生空间频率很高的谐波频率. 推论1: 如果2)中谐波频谱涵盖1)的噪声频谱, 镜头会产生照片颗粒. 2)中的谐波频率能涵盖1)的频谱吗? 1)的频谱是频率较高且连续分布, 2)中谐波是拍摄对象空间频率的倍频以及相干时的和频(含差频)等, 无疑, 如果映像区域的基频是连续的, 则谐波也是连续的. 推论2: 如果2)图像基频是在某有限区域中连续, 则镜头会产生照片颗粒. 事实是多数被摄主体都不是可辨的有限区域基频连续, 故多数情况下, 上述推论2的条件不成立, 故镜头不能产生颗粒. 这就是大家公认的, "镜头跟颗粒无关", 上述产生条件是在特定的输入量下成立, 即跟拍摄条件相关. 但是, 不能排除的是, 当主体从3维变换到胶片上的2维空间时, 存在有限区域的基频连续, 并且相干空间频率会产生谐波之外的频率, 使得2)跟1)接近. 要构造这样的条件, 显然被摄主体在推论2不成立, 因而只有 推论3: 镜头会产生照片颗粒, 如果i)在焦外区域存在连续基频;ii)图像映像满足频率相干条件 上述的推论都是有条件的, 也就是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 "镜头影响照片颗粒度"的结论才成立. 楼下很多争论都不是基于这类条件的, 故很多发言没有讨论意见. 俺在楼下引证的图片也基本上印证这两个条件, 一是颗粒出现在焦外比较明显; 二是出现耀斑或眩光条件下比较明显. 好了, 现在从理论上部分论证了俺的假设, 接下来, 可以实验印证和再现结果. 选两只镜头, 一只抗眩光差, 另一只好些, 在背景比较斑驳明亮(最好有少量光线直接进入镜头)的条件下, 用较大光圈(使背景在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