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汤叔老了!当年的阿甘变成“美国董浩叔叔”,依旧看哭了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0 09:0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5 07:53
一个难过的消息传来:《阿甘正传》的原著作者,美国作家温斯顿·格鲁姆去世了。
看到这个消息,许多人脑海中,大概都会出现阿甘一路奔跑、永不停歇的画面。
这些年来,扮演阿甘的阿汤叔汤姆汉克斯,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美国好人的代表词,前段时间汤姆·汉克斯夫妇确认感染新冠肺炎,让人揪心了好些天。好在,两夫妇都痊愈了。
但算起来,我们也已经很久没坐在电影院看过阿汤叔主演的电影了。
直到这部——
电影开场,阿汤叔扮演的主持人推门走进小屋,唱着歌,打开壁橱,脱下夹克衫,换上红色的毛衣开衫,微缩小城市景观闪过……
主持人说出和片名相同的节目名开场白——《邻里美好的一天》。
这主持人可有来头——弗里德・罗杰斯,美国一代传奇儿童节目主持人,几代美国人看着他的节目长大,号称美国老爹。据说,美国人那种骨子里的乐观,都有他独一份的功劳。
电影因此也被称为——美国好人演出的美国好人。
这还能有错?果然,各种口碑盖章:影片获得2019年《时代周刊》评选的年度十佳电影之一,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5%,阿汤叔凭此片提名奥斯卡最佳男配,同时也被授予金球奖终身成就奖。
但,电影并不是一代传奇主持人的传记,相反,是改编自真实事件,一场对美国老爹的新闻调查,背后的深度质疑是:纯粹的真善美究竟是不是只存在于儿童节目里的表演和伪装?
由这么一个剑走偏锋的角度,能讲好一个美国传奇的故事吗?罗杰斯遗孀眼中,最适合饰演这位传奇人物的阿汤叔又能演出人物精髓吗?
看完电影我只想说:这两个男人和这部电影,太温柔了。
什么是“邻里美好的一天”?
先放一个跨越30年的彩蛋。
汤姆·汉克斯曾经演过一部叫做《地狱来的芳邻》的恐怖喜剧,他在片中最郁闷的时刻,就躺着看罗杰斯先生的节目——《罗杰斯先生的邻居》。
节目开播于动荡不安的1968年,连续播出了33年,他本人为节目创作的主题曲,也几乎是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人耳熟能详的节目主题曲。
30后,阿汤叔又亲自演出了这个美国传奇。
罗杰斯先生在美国,大概约等于董浩叔叔,他是儿童电视之父,被誉为“除上帝外最完美的男人”,33年在节目中只穿一套衣服、始终保持体重不变。
节目的成本极低,布景粗糙,全靠罗杰斯用手套玩偶扮演各种小动物,演出一些故事。
他不仅负责主持,还要写台本、扮演木偶,更是包揽了节目的词曲和演唱。
就这么一档节目,在美国公共电视网 PBS 播出30 多年,播放了 895 集,成为了当代美国青年的集体成长回忆。
这档节目岂止带着罗杰斯强烈的个人风格?他就是这个节目。
33年里,他会拿出一个录了笑声的盒子,告诉大家笑容的种类,会告诉孩子们,雨天也很有趣,因为能看雨点在手掌上跳舞。
节目就这么顺风顺水播了33年?实际上节目才播出没多久,就险些连电视台一起被端掉。
当年节目播出平台——PBS遭遇关停危机,生死存亡之际,PBS组队去参加听证会,倒霉的是,要说服的正是因为反对电视台而成为国会核心成员的议员。
听证会开了两天,关键时刻,罗杰斯出场了,他把提前准备的10分钟证词当废纸丢掉,来了一段临场发挥——
结果竟像一部好莱坞电影中的情节一样,这位议员被深深打动,不但没有关台,还给增加了预算。
其后数十年,罗杰斯和他从未替换的布偶一起迎来了包括马友友在内的著名客人,罗杰斯也获得四个艾美奖,1997年的艾美奖终身成就奖。
这样一个近乎完人的角色,还有什么可质疑的吗?
然而电影偏偏略过了类似上文中提到的罗杰斯人生中的高光时刻,却将故事聚焦一场针对罗杰斯美国老爹神话的调查上。
故事好像要戳破的是:他对小朋友的关心,会不会只是他混饭吃的活计?
所谓的纯真会不会也只是精心算计与人设?
说到底,我们能相信这世界上还有完美好人吗?
故事一开场,就给罗杰斯送上一位狠角色。
其原型人物是就职于《 时尚 先生》杂志的汤姆·朱诺,多多年前,就曝光了凯文斯派西。这个角色,就像主创亲自来找茬——美国老爹,是真的吗?
电影中,他就像眼光狠辣的鹰犬,一采访,就递刀——“你所扮演的罗杰斯先生,他是个英雄吗?”
什么意思?扮演?
这不是已经挖好坑,等罗杰斯先生自己掉进坑里来?
可罗杰斯怎么回?不顺着他挖的坑跳,反倒眯着眼睛问:你脸上的伤,是怎么来的?
本来是罗伊德采访罗杰斯,这一下角色互换。
顺藤摸瓜发现罗伊德父亲抛妻弃子,如今父亲癌症晚期,想要求得原谅。
这一下,故事有意思了。
但这证实了罗杰斯是完人吗?
我的论断又被否定了。
电影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唱着完美的反调:罗杰斯要表演如何撑帐篷,折腾半天累得直喘,帐篷还是打不开。最后罗杰斯竟然直接放弃……直接把所有人看懵。
再看那些栏目组成员的表情,大概早就烦透他了。
电影还暗示这位美国传奇曾被叫停过节目,一停就是三年,起因则是孩子们的知心大叔与亲儿子的关系不好。
可就是这么一个会疲惫会脆弱的男人,让观众感动了几十年。
不矛盾吗?但这也恰是电影最难能可贵的地方。 它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美国神话背后的孤独、脆弱、坚持和乐观。其实,治愈了无数孩子的美国老爹,也在用治愈别人治愈自己。
真实的罗杰斯,不正是因为童年时期身体不好,才找到制作儿童节目最重要的灵感来源吗?
电影的巧妙在于,带着破坏的视角,闯入罗杰斯纯善的世界。质疑到最后,反倒让罗杰斯这个角色发出更真实的光。
导演玛丽埃尔·海勒用的办法是——孩童视角。
她用如同电视栏目场景里的玩具车、公路和城市模型,完成了转场动画、录棚场景和现实故事之间的融合,从孩童的视野里,去重新打量这个世界。
看上去她赢了,但胜负的关键却是他——
影片的成败,当然在于阿汤叔的演绎。
正常情况下他是这样的。
电影中的他是这样的。
说实话,完全看不出他在「演」的痕迹。戏中的他,就是他演绎的角色本身。
但罗杰斯有多难演?首先是他闻名全美的语速悠缓,说话时都让人有时间被拉长的幻觉。
阿汤叔自己也谈到,这次演出最难的部分,就是学罗杰斯放慢说话速度。
另一个问题是:两个人虽然其实是六代表亲,但,基本不像。
无法形似,唯有神似。由于要在影片中亲手操作“丹尼尔虎”“星期五国王”等手偶,阿汤叔还学习了控制手偶的技巧。
人物表演,每个细微的动作都仔细研究过。
2003年,罗杰斯先生死于胃癌,他晚年一直在忍受病痛。请留意阿汤叔在片末的表演,一直用手搓着后背,一个动作,胜过千言万语。
而且影片越到后面,阿汤叔的语速越慢、动作越缓,因为老,就是一种缓慢。
但这就能演好一代传奇了?真正的经典演绎,一定有*所说的——神来。
电影中,阿汤叔提供了两场神来之笔。
但阿汤叔怎么看的?
顷刻间,食客停下刀叉,服务生停下脚步,餐厅像暴风骤雨后的湖面,忽然静了下来,而阿汤叔的眼睛就这么看着我们,像是看到我们心里。
这一刻,仿佛上帝之眼。那是一个伟大演员的魔法时刻。
他望着我们,就像在问:这个比谁跑得更快的时代里,你们忘记了什么?
直到他“谢谢你陪我做这件事”的结束语,餐厅才再次恢复了刚才的嘈杂。
如果阿汤叔的表演到此为止,他在故事里依然只是个疗愈者,沉稳平和,春风化雨,观众就算对原型人物一无所知,也很容易被其人格魅力代入和打动,但这位两届奥斯卡影帝没有停在这。
请一定留意电影最后三分钟:摄制组都下了班,片场灯光布景都撤去,罗杰斯缓步走向钢琴,猛然用拳头凿了三下钢琴低音键,然后,他却又悠扬地弹起了琴,现场观众,只有他自己。
发现没?电影说了一个如何与自己,与家人和解的故事,但阿汤叔的表演除了让观众感受到罗杰斯先生的温暖和真挚之外,还在影片落幕时分用一场戏演绎出——“正常的生活是离不开痛苦的”。
只是一场钢琴演奏,却蕴含百转千回的心绪,浓浓的无力感,顷刻溢出银幕。那一刻,他赋予了这个角色一种悲剧感:原来,能治愈世界的罗杰斯先生,终究无法治愈自己。
因为世间本无完人。
可人们为什么需要罗杰斯,又为什么需要这么一部电影?
据说阿汤叔在8年前就读到过一版剧本。
8年后,这个世界和罗杰斯生前的世界构成了更强烈的对比:世界变得更快了。
相比那些超级英雄酷炫爽快的快节奏打斗,《四邻》难道不是太慢了吗?
更进一步说:罗杰斯先生那套,还管用吗?
人越长大越变得复杂。那小时候确信的,会不会只是儿童节目精心编织的谎言?
但罗杰斯先生是怎么告诉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的?
《四邻》从未回避世界的复杂,而是会跟小朋友探讨一些严肃的话题。“这个世界并不总是美好的,这一点无论我们怎么做孩子们迟早都会知道,但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并接受。”
所以节目中,会出现死亡,离婚和失踪的孩子。
当年美国还存在非常严重的种族隔离*,罗杰斯设计了一幕情节:
大热天他在院子里用水龙头冲脚,并邀请路过黑人警官一起。
一个小小的情节,润物无声。
一个小男孩, 7 个月大的时候就患了肿瘤,身体残缺靠轮椅行动。
在即将接受一场重大手术之前,他去见罗杰斯先生。
两人一起合作唱了一首歌,It's you I like。
歌词是:我喜欢的是你,不是你的穿着,不是你的发型,不是那些隐藏你的周遭事物;而是你原本的样子,你的内心和你的感受。我喜欢你的皮肤,你的眼睛,你的一分一毫,无论新旧。
太宰治有一句名言生而为人,很对不起。
而这首歌中则包含着罗杰斯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我喜欢这样的你(I like you as you are)。
一句小小的锦句,不知道改变了多少人的人生。
真实的世界是不完美的,但每个成年人其实都需要被童年治愈。
也正是因为直面现实,罗杰斯才成就了真正的童梦。
那么在一个残酷现实世界,讲述这样的温暖故事有意义吗?
《邻里美好的一天》纪录片说了一个故事:那场前文提到的餐厅戏,除了两位男主,还有几桌食客,他们没有台词,连镜头也一带而过,你知道他们是谁?
他们是剧中人原型——那位美国传奇生前的家人、工作伙伴、好友,甚至是他的遗孀。
导演在现场对他们说,你们就慢慢吃,随便聊点什么都好。
每个人都笑着,仿佛罗杰斯先生,就在他们身旁。
这一刻,电影如梦,但又似真。
现实世界,痛苦是恒常的,电影是消解痛苦的秘密通道。
作为罗杰斯先生第六代表亲的汤姆·汉克斯,在现实世界里,即使他在澳大利亚拍戏确诊新冠的当天,依然拍下了医院的一只落单的医用手套,发到了自己的主页上,提醒人们这并不是末日,只是简单又平常的一天。就像《阿甘正传》中阿甘做的那样。
过去的半年多时间里,那么多美好的人离我们远去,生活越来越让人难以下咽。
但接受痛苦,相信童梦,我们才能过好这一生。
我们为什么需要这样的电影?因为长大的我们,依然需要童梦。
电影里,罗杰斯先生因为赶时间要搭地铁。但一进入车厢就立马被人认出来。
大家也不上来搭话,也不求合影,只是满车厢的大人和孩子都为他唱起《邻里美好的一天》的主题歌。
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样,在那一刻飙出眼泪,那是我们逃离这个嘈杂世界的瞬间,世界越复杂,我们越需要这样简单中蕴含着复杂的电影。
曲终人散,2003年2月27日,罗杰斯在匹兹堡的家中去世。
但电影留下温存记忆:温柔善待他人,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会被世界回报以温柔。
也许是罗杰斯先生,也许是汉克斯先生,也许是我们自己。
因为温暖与善意,永远是我们以及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需要的。
亮灯的时候,抹眼泪的我发现身边还有一位看哭了的孤独的观众,我对他笑了笑,心想这又是邻里美好的一天。
好电影大概就是如此,它告诉我们,这世界,总不至于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