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10 08:0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2 09:13
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 朱棣,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为人勇猛善战,胆识过人。按理说他当皇帝是再理所应当的了。但是因为传嫡不传庶的原因,他刚开始并没有当上皇帝。而是最后才逆袭坐上皇帝的宝座的。稍微知道点儿历史的人,都知道在明太祖朱元璋死后,他的孙子朱允炆和他四儿子朱棣之间的皇位之争。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朱元璋刚开始是把皇位传给朱允炆的,毕竟朱允炆是嫡系长孙。朱棣的实力其实远远超过了朱允炆的。朱元璋自然是看在眼里。在考虑谁当太子这个问题上,朱元璋也是考虑过朱棣的,也曾问过大臣。但是当时他问的大臣是一个文官,自然是推荐朱允炆当太子的。再加上朱元璋跳不过嫡系这个圈子,所以最终选择朱允炆当皇上的。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朱棣是怎样推翻朱允炆的统治。开始登上皇帝的宝座的,他是如何成功的呢?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起兵的角度站的好。燕王朱棣以「 ”清君侧”的口号,开始起兵。以为国去害的名头为由,出征声讨。在很大的程度上赢得了人心。人们觉得他这是帮助皇帝,并不是造反。所以说,也没有大多抵触。而且,燕王朱棣在进京后,要求军队不得乱杀百姓。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赢得了民心。而朱允炆上位的时候,与黄子澄等人密谋如何才能削除藩王,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在他登上帝位的一年里。废除了很多王,虽然燕王早已有造反的心。但是人民还是同情他,认为他是走投无路,才造反的。所以说燕王起兵的角度还是站得非常好,这也是大家不抗拒的原因。 第二:朱棣胆识过人,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燕王在边关多年守边,讨伐蒙古。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而反观朱允炆,一直受他父亲影响,做事也是柔柔弱弱,对于作战这些也是一窍不通。而且朱允炆身边的齐泰,黄子澄等人又都是文官。要说论打仗,也是纸上谈兵,根本没有可实践操作性。而且朱棣在边关多年,身边部下大多是朝廷中的人,等他起兵时,自然是愿意投降跟随的。这一点对于朱棣来说,是有很大帮助的。而且我们前面提到过,朱允炆做事优柔寡断。丝毫没有朱棣的行事果断。这可能跟朱允炆接受的儒家思想有关。朱允炆肯定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更是知道自己的皇叔是多么有才干的。他一方面惧怕自己的皇叔谋夺皇位,另外一方面又受儒家思想影响,以仁治人,没有杀掉朱棣。倘若朱允炆能像他皇叔那样行事果断,那也没有后来朱棣什么事了。当然历史终究是历史。朱棣终究是会获得成功的。 第三:朱棣拉拢周边兄弟王爷,朝中能战之将又被朱元璋杀干抹净。在朱允炆上位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着手处理这些藩王了,当然这些藩王心里大多不舒服。这时朱棣起兵,正是他们高兴的时候。而朱棣拉拢他们,他们自然也是愿意的,毕竟要是朱棣成功,他们的功劳朱棣会记到心中,会大大嘉赏他们的。这样一来,朱棣起兵胜利的机会就多了很多。 其次,在朱元璋登上皇帝的宝座后,开始大肆加害朝中的功臣来巩固自己的政权。朝廷中大多开始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武官都被杀害了。所以导致朝中差不多剩下像黄子澄这样的文官。怎么会有能力来抵抗像朱棣这样英勇善战的人。所以说朱棣成功是必然的。 第四,运气。许多人都以为燕王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他更有实力,其实不然,有一样东西可要比有实力重要的多。那就是运气。刚开始,是朱允炆占了先着,他先出手削藩的。其实对于他来说,威胁最大的应该就是自己的四皇叔朱棣。但是他却选择了先削其他叔叔的藩,最后再对付朱棣。因为他觉得,自己先把自己其他叔叔给收拾了,那么自己这个四叔就没有后援了。终于该削朱棣的藩了。朱允炆快刀斩乱麻,直接下令让北平的*张信逮捕朱棣,押送回京。可张信竟然选择主动给朱棣告密,这让朱棣有了缓口气的功夫,然后朱棣加快了造反的步伐。这是朱棣最为幸运的事情中的一件。 朱棣还有一个九死一生的经历,就是朱允炆这边儿有个大将假装投降,让朱棣进城来。想要在朱棣进城的时候,把他用笼子给罩住。谁知道朱棣进城的时候,放笼子的一个士兵,由于太紧张了,竟然提前放下了笼子。结果朱棣没有被罩到,却惊吓了马匹。朱棣又一次死里逃生。 就历史的发展来看,朱棣的成功是一定的。他的成功不只是朱允炆的软弱,更与他自身的能力有关。早年的经历让他眼界宽广,行事果断。所以说一个人的眼界,也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而且纵观朱棣和朱允炆的这场决斗,朱棣还有一个朱允炆没有的东西,这个东西只有两个字,却决定了朱棣在这场决斗中最终能够赢得朱允炆。这个东西就是: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