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货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8 16:0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9 08:37
有时候把周围发生的事情串起来去看,会很有趣,甚至很神奇。前天我说,最近的工作内容太无趣了,有了换工作的念头,结果转天早上同事就来找我商量新项目,大致和抖音有关,可晚上仔细一想,我暂时找不到合适的方向,有点想推掉,可今晚关于明星的八卦热搜竟然爆出来抖音内部管理或者数据安全性可能出了很大问题。虽然理性告诉我这是一个巧合,但还是有一种万物关联的错觉。
这个过程中我自己的心理变化其实有些熟悉,我好像常常碰到这样的场景:心情不好的时候逛街,看什么都想买,结果买回去就不喜欢了。当我冷静下来,那个项目似乎就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了,只不过在我厌倦情绪下,我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了它。
有时候,情绪像是一种「货币」,会改变某些选择在我们内心的价值。比如,当我们面对奢侈品的时候,背后的情绪可能是极其复杂的:表明身份地位的虚荣心,买不起的匮乏感,害怕和大家不一样的恐惧,或者希望和大家不一样的证明独特性的*。这些情绪加在某种商品上,我们看到的就不再仅仅是一双鞋或者一个包包,很难再单纯地以物品本身对我们的价值去评价和决策。
忘记是最近听的《得意忘形》还是学霸猫的《零极限》课程,大概就是说到这个概念。当我们抛掉那些商品负载的情绪,单纯地去感受物品本身,我们可能会讲自己从金钱和消费的*中解放出来。有些东西也许就不想买了,有些东西买了也不会认为自己乱花钱,把「买」这个动作,简化成我们与物品之间纯粹的关系。
我之前对于买包和买口红的事情,隐隐约约有过这样的体会。喜欢什么,不再因为品牌,也终于领会了大品牌商品的美感与质感。所以,没用什么意志力,我也再没有什么强烈的买买买的*。但直到最近几次购物经历,我才更深地感受到这一变化。
最近终于下单了很喜欢的键盘,放在购物车很久了,但总觉得一个键盘花太多钱不值得,因为工作和家里都是笔记本,完全可以不用。可是我忽略的,是我真的很喜欢这件东西本身。我甚至在电脑里安装了打字软件,就为了听键盘敲击出来的声音。当我真正开始用新键盘以后,我才意识到,我为了少花这些其实并不多的钱,放弃提升每天工作心情的好方法,还凭空增加了自己的匮乏感和纠结的时间成本。真正算下来,比起衣服鞋帽的价格和使用频率,它真的非常便宜。
放开这些情绪再去逛街,开始会有一些意外收获。比如我一直想买一个类型的鞋,却总是找不到喜欢的。前几天和朋友逛街,突然在我印象中不做这类款式的品牌店里,发现了非常适合我的一双鞋。原来,我过去只*在我认为「有资格」设计这一类型的品牌里选,是我的狭隘大大地缩小了这一范围。而且更惊喜的是,品牌加商场累加的折扣,让价格出乎意料得划算,比起花很多钱也买不到如此称心的东西,这样的购物体验真的太开心了。
想到最近看朋友们都有机会去参加一个工作坊,我因为知道消息太晚没能报名,一直很遗憾。可后来我发现,起初没能报名的时候,我也觉得还好,是当我知道朋友们都能去以后,我的遗憾才变得强烈。与其说我多么想参加,不如说,在比较之下,「别人有我没有」的匮乏感控制了我,让我有种错过全天下最好的事情的错觉。反而,我没能好好地去关注工作坊对我的意义,我从什么其他途径,比如和参加的朋友交流,来获得我想要的东西。我被参加不了的沮丧困在了「与世隔绝」的罩子里,自怨自艾。这两天陆续看到朋友的体会感悟,发现也有别样的收获啊。
「情绪货币」其实是一种很好地认识自我的工具,当我们发现一个东西对我们价值好像很大时,可以去看看,其中有多少是源自内在的情绪。至于要不要为其买单,随心就好。
2019/10/30 (273/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