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第一章内容梳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05-08 04:5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3 01:13
《教育的目的》第一章内容梳理
教育的目的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 “如何在保留业余爱好者优点的同时,造就专业性人才”
要想让教育达成这个教育目的,就必须要警惕教育上那种“呆滞的思想”------那些仅仅备大脑所接收却没有经过实践或验证,或与其他东西进行融会贯通的知识。
要避免思想上的僵化,就必须特备注意两条戒律:(一)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科目。(二)如果要教,就一定要教得透彻。
教授大量的科目,却只是蜻蜓点水地教授一点皮毛,只会造成一些毫不相干的知识的被动接受,不能激起任何思想的火花。在儿童教育中引进的主要思想概念要少而精,这些思想概念能形成各种可能的组合,儿童应该使这些思想概念变成自己的概念,应该理解如何将它们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儿童从一开始接受教育起,就应该体验发现的乐趣。他必须发现,一般的概念能理解他一生中遇到的、构成他生活的种种事件。
理解,就是能在“现在”应用。就是把知识运用到现在的境况中。所谓知识的利用,就是指要把它和人类的感知、情感、*、希望,以及能调节思想的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那才是我们的生活。
凡是被证明的东西都应该加以利用,凡是被利用的东西都应该加以证明。所谓证明,就是在理智上和情绪上都深信不疑。而只有亲自经历,体会和生活过的知识才能真正地深信不疑。
教授学生知识要有一定难度,要有思维的张力,要让孩子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它,体验到长进的快乐。这就需要老师教什么,考什么。教授学生的老师自己来出题考试学生。
教育的成就取决于对诸多可变因素的精妙的调整,因为我们是在与人的思想打交道,而不是与没有生命的物质打交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其判断力,锻造其对复杂环境的掌控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特殊事例做出预见-----所有这些能力的塑造,不是单靠几张考试科目表中所体现的几条既定规则就能传授的。
很多人觉得大脑就像是一个工具,你必须先把它磨锋利了,才能使用它。这个观点极其错误。人的大脑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它是永恒活动的,能对外部的刺激做出最精密的反应。你不能像对待工具一样,把它磨锋利了才去用它。要通过具体科目的学习训练学生灵活的思维和心智模式,而不是“见树不见林”。应该是如何让学生借助于树木来认识树林。所以,要根除科目之间毫无关联的状态,因为这种分崩离析的局面扼杀了现代课程中的生动性。毕竟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可以与杜威的理论互相印证)
生活与所有智力和情感认知能力的某种基本特征存在着关系,如果你不能成功地展示出这种存在着的关系,那么,你就不可能把生活嵌入到任何普通教育的计划之中。
在生活教育中,要注意引导孩子们的思维,一种训练方式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儿童,因为,人的天性各不相同,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教育中要尊重差异化。(可以参考苏霍姆林斯基的“尊重个人差异”)
教育的目的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虽然专业学习对学生来说通常是一种特殊的兴趣,他去学习他它,因为他想了解它。(普通文化修养旨在鼓励心智活动,而专业课程则是利用这种活动),但我们也不必过多强调这两者的对立。在学习中,不存在一种课程仅仅传授普通文化修养知识,而另一种课程仅仅传授专业知识。不可能把这种浑然一体的学习过程进行分割。
教育所要传达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妙和思想的逻辑的一种深刻的认识,以及一种特殊的知识-----这种知识与知识的习得者的生活有着特殊的关系。对思想的逻辑的欣赏,是有教养的心理的一种表现,这是在一种专门的学习之后才可能具备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是这样一种洞察力,既有全局观,有通盘认识;又能看到一组思想与另一组思想之间的联系。只有通过专门学习,人们才能欣赏一般思想的确切表达,领会这些思想被表达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领会它们对理解生活的帮助。在抽象思维的理解中和对具体事实分析中,人们的思维能力经受了训练,经过如此训练的大脑的思维能力,既能极为抽象,又能极为具体。
风格,一种审美感,对一个可被预见的结果的不由自主地、发自内心地赞美。其美学特质是实现和约束。风格,按其最美好的意义,就是最终获得有教养的心智。风格无所不在,是专业化学习的产物,是专业化对文化的特殊贡献。
所以,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务是,学校必须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必须有自己的经过批准的课程,这些课程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的需要由其自己的老师开发出来。
����]T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