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家的碗和筷子拿去给死人做饭碗和打狗棒有什么说法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8-11 08:4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2-17 11:42
丧 葬
一、初终
老人生命垂危之时,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在其身旁,听取遗言,直到亲人去世,这在习俗中称为“送终”。送终是一件大事,能为老人送终表明子女尽了最后的孝心,未能为老人送终常常成为人们一生中的一大憾事。
1、装裹
当老人咽气之后,首先要为其穿好寿衣。寿衣俗称“装裹”,“装老衣裳”,一般是生前就做好了的,主要是棉袄、棉裤、棉长袍,女人用裙子,不论什么季节一律穿棉的。鞋必须是布面布底,鞋底不纳,有的还在鞋面 上做出莲花图案,表示脚登莲台,成了正果。帽子,男性过去戴帽盔儿,现在戴呢帽,女性不戴,或戴临时用黑布缝成的帽子。有一条禁忌就是绝对不能用皮货,也不能穿毛衣,俗说亡人如果穿皮衣、毛衣、皮鞋或皮底鞋,下辈子就转世成牲口了。上衣不钉钮扣,因为“钮子”与“扭子”谐音,怕犯不利子孙的忌讳。腰带是一条黑布或一缕白线,搭在裤腰上即可。近年公职人员去世也有穿西服及呢子大衣的。穿好寿衣是装殓的第一步,也有在咽气之前穿好寿衣的。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死后尸体僵硬,不好穿戴;另一方面则出于俗信,民间认为,没有来得及穿好衣服就咽气,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内疚的。
2、叫魂
叫魂即招魂。人咽气后,立刻由儿子到房上用鞋底拍窑洞(烟囱),并喊着叫魂人对死者的称谓,大叫三声“穿鞋来”。接着便是“初哭”,因为老人咽气之前是不许家人亲属大声哭泣的。在确认老人已经去世的时候,守候在身旁的亲人们要爆发性地大哭一场,这也是对亡故者最初的悼念。
3、移尸
人死之后,家人马上烧“倒头纸”,并将死者的尸体由炕上移至正屋(俗称外间屋,也叫堂屋)中临时搭设的灵床上,灵床就用临时卸下的门板做成,然后开始丧葬的准备工作。人死以后,要尽快移尸,不可以长期躺在土炕上,因为那样认为是让死者背炕坯。
4、哭街
五、六十年代时兴哭街,如果是在头一天晚上死了人,第二天凌晨由死者的长子沿街大声哭叫,其目的是将丧讯通告乡邻。哭街的如果遇上行路人,要就地磕头,叫磕丧头。因为是大清早,人们还未起床,街静人稀,哭街声听起来很瘆人。现在无论是乡村还是在城镇,死了人都不再哭街,而是放炮(大多数是放两响的纸炮——二踢脚),一是表示死者归西,二是向乡邻报丧。
在农村,老人亡故,本家族的人要赶来帮助料理丧事,通俗的说法是“老了人,当家子世院的都要趁”。族外的一些邻里亲友也会主动来帮忙。通常要推举一个总管(管事的),结合本族中一些辈分较大的人一起商定具体事项,对“攒忙的”进行分工,如安排报丧,搭设灵棚,购买丧葬物品,准备烟酒饭菜等。同时要安排会计、接待人员等,以便对随后的吊唁者进行接待。
二、报丧
死者咽气后,家人应尽快向亲友登门通报死讯,以便他们及时赶来吊唁。过去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别人家不能进门,来人迎接时,无论长幼都要叩首。要告知死亡时间,入殓埋葬时间。对那些至亲以及关系特殊的尤其要求孝子亲自前往报丧,否则认为是礼数不到。特别注意那些在亡故者重病期间时常看望或守候在身边的人一定要通知到。出嫁的女子要去婆家磕丧头,包括公公婆婆,族中长辈都要磕,否则当丧事料理完毕女子穿着白鞋回婆家“戴孝进门”,婆家人会不高兴。后来报丧多不拒大礼,派族中(俗称当家子)年轻人甚至“攒忙的”去报丧也可,还有的用电话或捎口信儿的形式通知亲友。但是如前所述,死者若是女性,对其娘家报丧是万不能轻率地打电话或捎口信儿,即使孝子不亲自前往,也要差人去郑重报丧,不可怠慢。县内的高岭片有出嫁的女儿“带孝”的习俗,即女儿的公公婆婆去世,遣人来报丧,娘家立刻打发嫂子等人前去送孝衣,这身孝衣定由娘家“带”去,此谓“带孝”。
三、停尸
古礼装殓分小殓、大殓。小殓指穿好寿衣,打整齐备,大殓则是装棺入殓。停灵有小殓后停灵的,也有大殓后停灵的。
1、小殓
死者装裹后移尸到灵床上,铺*的褥子,盖绣有八仙图案的白色蒙单,谓“铺金盖银”,现在多是蓝色蒙单。蒙单盖在尸体上要把头和脚都遮起来。枕头是用黑布缝成一个大公鸡形,缀上红嘴红冠子、眼睛和尾巴。也有用黑布做成桶形枕的。枕头里面要装草木灰,缝口处要放一把籽棉。现在常从寿衣店购买带有彩色绘画的鞍形枕。还要往死者嘴里放一枚拴绳的铜钱,俗称“噙口钱”(也叫唇口钱,有的地方叫压口钱)。死者的脸上要盖一层黄裱纸。为了防止“诈尸”,要用麻批儿把死者的双脚捆起来,称为“绊脚丝”,同时在蒙单上扣上画符的瓦,至此,小殓完毕。
2、灵堂
普通百姓家灵堂设置比较简单:小殓后停丧于堂屋里,若在北屋,尸体头朝西,脚朝东。灵床前放置一个临时供桌,上边摆着以碗盛油放芯点燃的“长明灯”,给死者阴间照明;摆一碗“倒头饭”(捞在碗里的小米干饭),上插五根秫秸棍,棍的上部裹上面团烧烤一下,称为“打狗棒”(郭村一带时兴捏七个打狗棒,死者一手握一个,其余五个插在灵堂供桌的碗里);还要放些干鲜果品做供品,立上灵位,摆好遗像。此外还要在灵前放一个“香盆”,即烧纸化灰的盆。香盆底上钻上眼儿,亡男的钻五个眼,亡女的钻七个眼儿。后来人们常找一个干净的瓦质花盆做香盆。
县俗停丧的灵堂有两种,一种是如上所述,就是堂屋做灵堂,停尸、守灵都在屋里。门外铺席,为吊唁者施礼跪拜之处。此俗为望都镇城内及周边各村还有郭村一带所兴。另一种习俗是灵堂设在院里,用苇席、苫布等暂时搭就一个棚子,故而也叫灵棚。若是坐北朝南的宅院,灵棚就搭在院子东侧,棚口朝西。尸体停放在灵棚里,用板凳把门板扇支起来,南北方向,头朝北,脚朝南,即脚朝着大门口,是“走出去”的意思。灵棚口*挂一竹帘,帘子前设一供桌,摆上供品,点燃长明灯,放上“倒头饭”,插上“打狗棒”,还要放上弓箭。桌前放香盆。帘子上贴着白纸写的灵位,死者的遗像也挂在这竹帘上。供桌前铺苇席或苫布。灵棚里铺上柴草,俗称“卧灵草”。孝子孝女分男左女右带孝守灵(女人怀孕者不守灵)。有的地方不分男左女右,孝子们分两侧跪卧在柴草之上,也就是老百姓说的“陪灵卧草”,现在多数是蹲坐在灵床前面,而孝女们坐在支灵床的板凳上或灵床的里侧。
布置灵堂的同时,要把死者的被褥扔到房顶上去,把死者的枕头拆开,把里面的荞麦皮和枕头套拿到大门外街道上点着,慢慢燃烧掉。缕缕青烟成了向路人报丧的信号。郭村片高岭片是在出殡后清理现场时烧枕头的。
3、停灵
小殓后停放在灵堂,民间俗语说是“停丧”。大殓后,即装棺入殓后停放叫做“停棺”。停丧、停棺统称为停灵。也就是说,从穿上装裹衣裳一直到出殡前这段时间都算停灵。
解放初期的五十年代,受旧俗影响较深,停灵时间较长,最少要三天,有的要停“一七”甚至更长。现在除个别情况,比如非要等路途遥远的亲人赶来瞻仰遗容“亲视含殓”的,就要多停几天,若是夏天炎热季节,得靠尸旁堆冰块或租用冰床防腐。此外,一般不再为礼仪而长时间停灵。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快了,办事已不拘旧礼,常是头一天死了,第二天埋人,也有的是早晨死了,下午就埋人。
4、阴阳先生
乡村办丧事,无一例外地都 要请一位阴阳先生。阴阳先生第一件事就是“开书”,即写“讣白”。“讣白”俗称“殃榜”、“丧榜”,也就是叙述死者生卒年月的榜文。“殃榜”一般写于四开或八开的白纸上,贴在大门以里的影壁上。同时,要写“忌四相”与“镇物”两张 讣白,分别贴在大门口两侧,而后用白纸做一灵牌放在灵桌上。接下来要剪一个“座签”,即上端扎起来的一束白纸条。纸条下端呈尖角表示丧男,呈燕尾形表示丧女。(同样,引魂幡纸条下端也是如此,呈尖角表示丧男,呈燕尾形表示丧女。)座签绑在木杆上,挂在丧家大门口外。座签,亡男挂在门口左边,亡女挂右边。纸条多少看年纪大小,年老的座签纸条多,年轻的纸条少(说法是一岁一条),一看便知亡者长幼。用竹篾扎一张弓,用苇杆糊三支箭,谓“竹弓苇箭”,也有的是用桑枝做弓,用苇根做箭称“桑弓苇箭”。箭搭在弓上一起放在灵桌上。丧家找五块小石头,由阴阳先生分别写上 金 木 水 火 土,称为“五行石”,准备下丧时用。阴阳先生要在丧家准备好的青布瓦上画符,同时,要为丧家看安葬日期,犯不犯重丧等。最后,按照丧主的要求扎糊引魂幡,哭丧棒,扎糊棺罩、车、 马,剜剪买路钱等。扎糊棺罩的说法:死者有儿有女,棺罩顶上带葫芦尖;死者有儿无女,则棺罩顶上不带尖儿。若有儿无女的丧家意欲完备,可出钱让纸匠糊一个葫芦尖儿,但尖儿的颜色要不同,以示与真有女儿的区别。关于扎糊车马也有说法:如果死者是男性,则只糊一匹马,如果死者是女性,则不但糊马还要糊车(马拉的轿车),因为女性不会骑马,只能坐车。
社会在发展,纸糊的陪葬品也跟着时代的步伐在变,有的不再糊马,而是糊小轿车,还糊彩电、冰箱、录像机,真是人间有什么,阴间就有什么。
解放初,一些有条件的人家丧事办得很隆重,很讲究。在停灵期间,不光请阴阳先生,还要请纸匠专门扎糊各种随葬品,如万寿山、宅院、金山、银库、金童玉女等,还有成串的麻灯(丧用灯类统称为麻灯)。麻灯一般蓝灯在前,红灯在后,取逢凶化吉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