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8:27
共9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6-14 17:07
科学是来不得一点虚假,需要经过反复的实验来证明,他们要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失败,最后才能成功。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科学家的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科学家的故事1
雅各布·巴内特(JacobBarnett)喜欢坐在起居室的一角,在一块白板和落地窗前涂涂画画,那些涂画并不是一个12岁男孩的幻想,而是围绕现代物理学中许多难题的演算。记者、著名物理学教授蜂拥而至,人们沉浸在发现天才的狂喜中,但雅各布从不理会这些用复杂眼神盯着他的陌生人——爸妈会应付他们,他只需考虑是去玩会儿电子游戏,还是继续玩眼前的方程。
雅各布刚出生时,父母就隐隐觉得他与众不同。他一直不说话,甚至不看人,直到两岁时被查出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自闭症的一种温和的表现形式)。患有这种病的人会讷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一开始,父母担心他在学校会跟不上,结果恰恰相反,3岁时他就可以拼出5000块拼图,或者翻出全国公路路线图,背诵出每一条高速公路的名字。如果手边有一张纸,他会用各种几何图形和方程填补它的空白。有一天,父母发现他坐在门廊边,一两个星期后他们得知,雅各布已经自学了所有高中的微积分、物理和几何课程。
一次智商测试后,父母被告知:雅各布的IQ为170,比爱因斯坦更高。而高智商带来的副作用是,他很难入睡:“一闭上眼睛,我就能看到很多数字在头顶上打转。它们让我保持清醒,很吓人。”母亲知道,高智商并不来自于遗传:“我们全家的数学都很烂。”就连雅各布也发现了这一点:“每次我试图在饭桌上讨论数学,全家人就会一脸呆滞地望来望去。”
惊慌的母亲给普林斯顿大学的高级研究所写了封电子邮件,录制了一段儿子阐释物理学的视频。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司科特·特里梅安(ScottTremaine)敏锐地发现了这个男孩,他回复了一封邮件,写道:“我对他在物理学方面的兴趣以及他迄今为止所掌握的物理学知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目前所进行的研究已经涉及了天体物理学与理论物理学中多个最为棘手的问题,任何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人都会获得诺贝尔奖。”
8岁时,他高中毕业,进入了印第安纳大学天体物理学系。和他一起上课的人几乎都比他大10岁以上。“但我们还是得经常向他走去,向他请教。”他的同学说。而教授则说:“他的问题永远领先我的课堂内容两步,教室里的每个人,都只有瞠目结舌看着他的份。”
12岁时,他开始攻读博士。印第安纳大学为他提供了一个研究员的职位,现在,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对论和宇宙大爆炸学说上。印第安纳大学雄心勃勃地表示,已经为他的研究找来了一些项目基金,希望能够有所突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26岁,两倍于如今的雅各布。
他常常面无表情,摄影师让他笑一下,他挤出来的笑容既羞怯又不自然。他的妈妈在旁边看着,眼泪突然开始在眼眶里打转:“我的天哪!他两岁时,我最担心的是他也许永远都不会属于我们这个世界,现在我最担心的,是他永远失去了说‘我爱你’的能力。”
科学家的故事2
“比我聪明的都没我漂亮,比我漂亮的都没我聪明。”这句话虽非出自海蒂?拉玛之口,却是她的真实写照。
在黑白片时代,她那张轮廓分明的脸被誉为“上帝的杰作”。然而惊世容颜给她带来的,只是一生的跌宕起伏。唯有她在科学发明上的杰出贡献,印证着她的一句妙言:“电影往往限于某一地区和时代,而技术是永恒的。”
美貌竟是她成为巨星的绊脚石
海蒂?拉玛本名海德维希?爱娃?玛丽娅?基斯勒,1914年11月9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她的父亲是当地知名的犹太银行家,母亲是一名钢琴家。但与大多数名门闺秀不同,海蒂的神情中总有一股桀骜之气。
她迷上表演时,就不顾父母的反对,放弃了选修的通信专业,跟随著名戏剧导演马克思?莱因哈特去了德国。凭借自己无与伦比的外形,她在17岁时,迎来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街上的钱》。
1932年,一家捷克斯洛伐克电影公司邀请海蒂担当《神魂颠倒》的女主角,并承诺将这部电影推向国际市场,唯一的条件是,她必须依据剧情出镜。为成名她答应了。由此,她成为世界上首位出镜的明星。
在这部影片中,海蒂扮演一个老男人身边渴望爱情的年轻妻子,她精致的面容、奔跑在树林中的曼妙身体,在震惊观众之余,也带来了铺天盖地的非议。这部影片被很多国家禁播,海蒂却一夜成名。
对于裸体镜头,海蒂不认为有什么不好。她幽默地说,“如果你运用想象力,可以看见任何女演员的裸体。”她说得对,奥地利的军火大亨曼德尔很快把他的想象力化为行动,迎娶了海蒂。随后他一掷千金,拼命收集这部影片的拷贝,不允许任何人对他的海蒂小姐再有任何的“想象”。
五年后,海蒂在米高梅三巨头之一的路易?梅耶的引荐下,成功打入好莱坞。“海蒂?拉玛”这个艺名,就是这时米高梅电影公司为她取的。一入电影圈,海蒂的美貌就引起骚动。然而福兮祸所伏,她的演艺事业再难有长进。究其原因,还是她太富魅力的容貌,使所有片商都为她准备了花瓶角色,海蒂自然得不到多少磨砺演技的机会,总是与跻身一流女星的道路失之交臂。
以海蒂的智慧,自然明白问题所在。她曾通过媒体发牢骚:制片人需要你做的全部事情就是站在那儿,并且看起来很蠢。这句话后来在美国娱乐圈经常被引用。
即使到了彩色片时代,奥黛丽?赫本、玛丽莲?梦露等新偶像崛起时,年近50岁的海蒂仍然在《霸王妖姬》中以美貌颠倒众生,令许多正值妙龄的女演员自叹不如。
海蒂在好莱坞令人惊艳地呆了近四十年,和包括克拉克?盖博在内的数名奥斯卡影帝合作过,却从未获得过任何奖项。惊世容颜却无一部传世作品,不免令人叹息。
六次失败婚姻找不到一个自信男人
曼德尔是海蒂的第一任丈夫,他追求她三个月后,来了一次闪婚。海蒂婚后想再拍电影,曼德尔不肯松口,这个嫉妒狂也不让妻子随便外出。海蒂对闺密埋怨说:“我连游泳和上街的自由都没有。”慢慢地,婚姻成为痛苦的枷锁。
更糟的是,虽然曼德尔和海蒂一样,都是奥地利犹太人,但他支持纳粹,和希特勒、墨索里尼相交甚好,而海蒂坚决反对纳粹。他们有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为了赚取更多钱财,曼德尔甚至时常带美貌的妻子参加交际活动,讨好纳粹高层。他永远不会想到的是,海蒂因此获取了纳粹军事保密通信领域的众多前沿思想。用无线电信号遥控鱼雷,以及无线通信干扰技术属于当时德国的最高军事机密,但曼德尔与武器专家谈论相关技术时,毫无防备地让海蒂旁听,甚至当速记员。他做梦也不会想到,通信专业出身的海蒂在数月后,也学会了用无线电信号控制武器。后来,她谋划逃往美国时,顺便也把纳粹无线通信方面的这些“军事机密”带到了盟国。
1937年德奥合并,海蒂下决心离开曼德尔。为了不引起怀疑,她没带行李,而是在陪同丈夫出席晚宴的过程中,以身体不适为由退席。然后,海蒂用迷药迷昏了随从侍女,跳出盥洗室的窗户,乘火车连夜逃到了法国巴黎,结束了她与曼德尔的婚姻。
之后,海蒂先后与作家吉恩?马基、英国演员约翰?洛德、乐队指挥欧内斯特?斯托弗、石油商人霍华德?李、律师刘易斯?鲍尔斯结婚。她的一儿一女,都是与约翰?洛德所生。
中年以后,海蒂对几次失败的婚姻不无感慨:“我决不能再嫁给一个在我面前老是自惭形秽的男人了。我相信总会有那么一个男人可以做我的丈夫,同时不会自觉卑贱。我需要一个最优秀的自信男人。”
但她的人生悲剧是,最终也没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个男人。
唯有技术发明永垂史册
在海蒂的演艺生涯中,她总是被美貌困扰,她抱怨说,电影公司往往在宣传中突出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观众根本不留心她的演技。为了证明自己也有智慧,海蒂竟花了一段时间投身于科学研究。
二战期间,参战各方都想提高鱼雷命中率。他们常会用无线信号引导鱼雷。而敌方也可以通过干扰无线电信号,让鱼雷偏离攻击目标。早期的通信,是同时在一个单独频道上传输,敌方探察到引导频道,就可以有效地干扰信号。
海蒂认为自己能解决单独无线信号频道的技术瓶颈。她的设想是:在鱼雷发射和接收两端,同时用数个窄频信道传播信息,这些信号按一个随机的信道序列发射出去,接收端则按相同的顺序,将离散的信号组合起来。与此同时,由于接收端只需对数个特殊频段的特定序列信号敏感,对一般的噪声免疫力很好。敌方又不可能实现全频段干扰,因此可实现“反干扰”。但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海蒂苦苦思索。
1940年初,她结识了富有传奇色彩的音乐家乔治?安泰尔。乔治听说海蒂的难题后,灵机一动,说可以借鉴自动钢琴的做法,来实现“跳频”的想法。自动钢琴很像老式计算机,通过读入编好码的打孔纸,带出一段演奏。乔治构思了一对相似的纸卷,分别安置在飞机和鱼雷里面,来指定变化频率的次序。这是一个由88个可能的阶梯组成的序列。在每个频率上,仅发送整个信息的一小部分,再整合所有的讯息,鱼雷就能受到操纵。敌人想干扰无线电信号,通常一次只能使一条信道失去作用,而其他信道上的信息足以保证鱼雷做出方向矫正,以击中目标。
科学家的故事3
10岁时,他制造了一个炸弹;14岁时,他建造了核聚变反应堆,成为世界上完成核聚变壮举最年轻的人;2013年2月28日,19岁的泰勒·威尔森登上了科技、娱乐、设计大会(简称TED大会)的演讲台,向坐在台下的那些世界顶级科学家、企业家们介绍他设计的小型核裂变反应堆。这个反应堆造价低廉,以废旧核武器的放射性物质为原料,可以持续供能30年,能产生50兆瓦至100兆瓦电力,足够为10万个家庭提供清洁能源。最棒的是,因为存放在地下,且放射物浓度极低,这个简易反应堆对人身健康影响甚微,也不会被坏人滥用。
听到这番演讲,相信没人会把这位天才少年仅仅看作一个智商超高的书呆子。威尔森是抱着改变世界理想的、全球最年轻的核专家。
生日礼物是一辆吊车
威尔森1994年出生在阿肯色州特克萨卡纳,父亲肯尼斯曾是足球运动员,后来在一家公司工作,母亲蒂凡尼是名瑜伽老师。5岁生日时,威尔森告诉父母,他想要一个吊车作为生日礼物。而当大人拉着他去玩具店时,他跺着脚嚷道:“不,我要真的!”也许很多父母会一笑而过,肯尼斯却找了个在建筑公司工作的朋友帮忙。于是,在威尔森生日那天,一辆6吨重的吊车停在了他家门口。威尔森兴冲冲爬上去,坐在驾驶员的腿上,学习操纵这个庞然大物,乐得合不拢嘴。
10岁时,威尔森不知从哪弄来一张元素周期表,不到一周,他不仅记住了所有元素,还把它们的质量和熔点也记得清清楚楚。一天,威尔森穿着实验室外套,一手攥着医用手术刀,煞有介事地告诉家人,他要从每个人的手指头上弄点血,在车库做“基因比对实验”,结果每个人都乖乖伸出手指任他摆弄。还有一次,威尔森把家人召集到后院,只见他拿出一个药瓶——瓶里装着糖和硝酸钾,点燃了瓶底的导火线,随后就是天崩地裂般的爆炸声。邻居们惊慌失措地跑出来,竟发现一团小小的黑色烟雾从威尔森家后院中升起。
一次小小的爆炸远不能满足威尔森,他又开始迷上了核反应堆。为了庆祝他11岁生日,奶奶带他去书店买书。威尔森挑中了一本讲述制造核反应堆的书。他完全被这本书迷住了,看了又看,还常常大声朗读其中一些章节。“制造核反应堆的事情,我肯定也能做到!”
等到威尔森12岁时,学校已经没法教给他任何东西了。他每天只能无所事事地坐在教室。于是,父母答应让他收集一些常见的放射性物质,为学校的科技比赛做准备。为此,父亲肯尼斯借了一个用于测量放射性物质的盖格计数器,一到周末就带着威尔森到各个古董店搜货。威尔森发现了带有放射性物质的闹钟、灯罩、瓷器;他还拽着父母跑到新墨西哥州的沙漠找铀矿石,然后一箱箱地带回自家车库研究。
这个对放射性物质感兴趣的孩子,让父母有了一丝担忧。还好,一位专业人士告诉他们,这些放射物浓度极低,不会危害到威尔森的健康。
每当有人看不下去,告诫肯尼斯要管管威尔森时,这位父亲总会感叹:“在威尔森眼里,根本就没有‘不能’这个词。”
用几百美元造出核武器检测仪
正当威尔森忙着研究放射性物质时,他的外婆患上了癌症,常常要做放射性治疗。威尔森发现,用于诊断和治疗癌症的同位素价格高昂,许多病人因此得不到治疗。“如果能找到一种更便宜的方式获得这些同位素,或许可以挽救更多患者。”一天,当他看着太阳时,突然灵光一闪,“太阳放光发热靠的就是核聚变反应。如果我能制造核聚变,不就能得到高能中子来获取同位素了吗?”
可威尔森只是一个高中生,没有仪器,也没有实验室,怎么能做得到呢?威尔森试图在家里车库自造核反应堆。恰好此时,他的父母得知内华达州立大学雷诺分校可以为高中里的尖子生提供研究所需的仪器和实验室。于是,威尔森拜访了该校的一位物理系教授。听说他想要造核聚变反应堆时,这位教授嚷道:“你才13岁,就想捣鼓上千万伏高压和致命的X射线?”
不过,威尔森最终还是得到了物理学家法诺夫的支持。威尔森每天下午都泡在法诺夫实验室里寻找材料和解决技术难题,还铆足了劲,自学了化学、工程学、等离子物理学等20多个领域的知识。慢慢地,他开始试着组装核反应堆了。14岁生日那天,一切准备就绪,他神情专注地往反应器里注入氘,然后通上几万伏的高压电。他成功了——威尔森成为了世界上第31个完成核聚变反应的个人,而且是年龄最小的。
不过,这只是威尔森实现理想的第一步而已,“核聚变能用来做些什么?”一天,他看到一篇报道,每天数以万计的集装箱被运入美国,探测仪根本不可能一个个检测箱子里面是否藏有核武器;而且这些探测仪需要用到的氦-3元素非常昂贵。“何不利用核聚变产生的中子来探测核武器呢?”接下去的几个星期里,他构思出一套快速检测装置:如果集装箱中藏有核武器,核聚变产生的中子会迫使武器中的原子发生裂变,从而发出伽马射线或氮气,探测器就会采集到信号,并发出警报。他用几百美元造出的核武器检测仪比海关几十万美元的还要灵敏。
2008年,威尔森带着这个核检测仪参加了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全球最高级别的中学生科学展。英特尔首席执行官保罗听说一个14岁的孩子造了核反应堆时,径直走向威尔森,与他交谈了20分钟,然后,保罗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离开,“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我太庆幸这孩子是我们国家的了!”威尔森毫无悬念地摘得了大奖。之后两年里,他获得了9个奖项,奖金总额达到10万美元(约合62万元人民币)。2012年,威尔森应邀参加在白宫举行的科技展,为总统奥巴马介绍了他的检测仪,成为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
热情才是关键
瘦瘦的威尔森头发蓬松,留着齐刘海,模样乖巧。大部分时间,他都在野外寻找放射性物质或者埋头做实验。“一些人不愿意研究科学,因为他们觉得只有书呆子才会做那个,科学一点也不酷。其实,科学比什么都酷,只有科学能改变世界,改变未来。”热衷于科学并没有影响威尔森的社交生活,相反,这还让他成了名人。
“有时我会带女生到实验室参观,这招很有用,当我说‘你想看我的核反应堆吗?’哪个女生会拒绝呢!”平时,威尔森还喜欢和朋友们踢足球,性格随和的他也成了大家开玩笑的对象,“别惹威尔森,那家伙有核反应堆!”威尔森听了哈哈大笑。
去年5月,威尔森高中毕业了,却不打算读大学。他想建立一家通过核裂变反应堆获得清洁能源的公司,并计划5年内将产品推向市场。他乐观地表示,这项发明,不仅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廉价的清洁能源,还能用于太空项目。
威尔森是一个智商高并善于表达的“综合型人才”。一次,美国国土安全部邀请他参加讨论会,看他的设计能否用于反恐。官员们对这个十几岁的孩子没抱什么期望,但威尔森却是有备而来。他先是礼貌地和每个人握手,然后出人意料地说:“你们都知道这栋楼有放射物吧?”威尔森随身携带的盖格计数器一直发出“哔哔”的声音,原来大楼装饰用的花岗岩含有放射物,虽然危害很小,却让这些官员对他另眼相看。“他们总算开始认真对待我,不把我当小孩了。”威尔森不无得意地表示。
虽然许多人认为他太年轻了,缺乏经验,但威尔森觉得年轻人能够改变世界。“因为我们没有接触到科学领域的官僚和限制,更愿意尝试。我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能做得更好!”
谈到自己成功的最大原因,威尔森表示:“也许我的脑子挺好使,但我的热情才是关键。真正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比如乔布斯,一直都有种热情和干劲,因为他们对这个世界有独特的认识。”
科学家的故事4
诺贝尔的故事
诺贝尔的父亲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发明家,倾心于化学研究,尤其喜欢研究炸药。受父亲的影响,诺贝尔从小就表现出顽强勇敢的性格,他经常和父亲一起去实验炸药。多年随父亲研究炸药的经历,也使他的兴趣很快转到应用化学方面。
1862年夏天,他开始了对硝化甘油的研究。这是一个充满危险和牺牲的艰苦历程。死亡时刻都在陪伴着他。在一次进行炸药实验时发生了爆炸事件,实验室被炸的无影无踪,5个助手全部牺牲,连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幸免。这次惊人的爆炸事故,使诺贝尔的父亲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击,没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
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经过长期的研究,他终于发现了一种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质--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决了炸药的引爆问题,这就是雷管的发明。它是诺贝尔科学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诺贝尔一生的发明极多,获得的专利就有255种,其中仅炸药就达129种,就在他生命的垂危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对新型炸药的研究。
科学家的故事5
如果说“时间就是金钱”,那这个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玻璃漏斗无疑是世界上最昂贵的实验装置。
86年前,一位名叫托马斯·帕内尔的物理学家为了向学生们证明“沥青是液体而不是固体”,设计了这个实验。他将沥青加热,倒入一个封口的玻璃漏斗。等到沥青完全凝固之后,他将漏斗的下端切开,开始记录每一滴沥青滴落的时间。
如果补充一些数据,这个实验也许就不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为了等待沥青完全凝固,帕内尔花费了3年时间;而到第一滴沥青滴落,他又耗费了8年。事实上,直到60岁去世那年,他只等到了3滴滴落的沥青。
随后接管实验的另一位物理学家约翰·梅因斯通,用50多年的时间,也只迎来了5滴滴落的沥青。尽管,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5滴“来之不易”的沥青,全部被他郁闷地错过了。
这个持续了86年的实验,已经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实验室实验”,不过,在梅因斯通看来,实验还远远没到完结的时候。这个78岁的老人对记者说:“要等到试验完成,至少还需要100年。”
从实验开始到现在的86年,
还没有人真正看到过
沥青滴落的时刻
盯着沥青实验装置的人们,很容易产生时间静止的错觉。那些坚硬的、可以用榔头轻易敲碎的沥青,以匪夷所思的缓慢速度流过短短的漏斗柄——通常情况下,这段不到10厘米的路程,耗费的时间要超过10年。
一些昆士兰大学的校友领着儿女、孙子重回学校的时候,常常会感慨实验装置“和几十年前没什么变化”;而那些通过网络摄像头观看实验的人们,也常常会发现,相隔几个月的画面,几乎看不出任何不同,很多人甚至因此怀疑自己网络故障,看到的只是一张静止的图片。
最后,梅因斯通不得不在实验装置旁摆上了一块绿色的钟表,让观察者有一种“时间确实在流逝”的感觉。
来自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关注这个持续了86年的实验。在实验装置所在的帕内尔讲堂,每天都有前去参观沥青实验的游客。还有更多人在网络上关注实验的同步直播。梅因斯通说,有一次,雷雨导致实验室停电,结果他的邮箱马上塞满了提醒邮件。它们来自世界的各个角落,其中还有几封来自中国。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看到沥青滴落的瞬间。”梅因斯通说,“事实上,从实验开始到现在的80多年,还没有人真正看到过这一时刻。”
过去几十年,梅因斯通经历了5滴沥青的滴落,却因为种.种原因,总是和这个瞬间擦肩而过。
最接近的一次发生在1979年,当时,那个像泪滴一样的沥青滴,和漏斗的连接处已经变成了一根细丝。梅因斯通观察了一会儿,觉得要等到它滴下来,至少还要一天时间。结果,等他第二天来到实验室,第5滴沥青已经掉进了烧杯里。
梅因斯通为此懊恼了很长时间,他坚持,自己和那个瞬间只差了5分钟。
从1961年接手这个实验之后,梅因斯通已经几次重演了这样擦肩而过的遗憾。1962年,当实验的第4滴沥青摇摇欲坠的时候,当时只有27岁的梅因斯通刚刚结婚,并且和妻子一起出门度了一个短暂的蜜月。
结果,等他从蜜月回来,崭新的沥青滴已经稳稳地落在了烧杯底上。
在1988年的第7滴沥青再次被错过之后,梅因斯通决定借助科技的力量。他在实验装置旁边摆上了一个摄像头,24小时监控实验进展。
2000年11月,当第8滴沥青即将滴落的时候,梅因斯通心安理得地去了伦敦。他说,自己当时觉得“毫无压力”:“毕竟还有一个摄像头在盯着它嘛!”
结果,当沥青真的掉落的时候,梅因斯通收到了两封让他悲喜交集的邮件。第一封的内容很简单:“沥青掉下来了!”而第二封的内容是:“储存设备出现了故障,摄像头拍摄的滴落画面没有保存下来。”
直到今天,梅因斯通还能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有多失望。他回到澳大利亚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升级监控系统,并且在实验设备的周围摆上了3个独立的摄像头。
如今,就像每一个负责任的科学家一样,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物理系教授梅因斯通每天都在严密监控自己的实验装置。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他都要坚持每天观测实验数据,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也会每天向他汇报实验进展。当然,他也会在想起来的时候随时查看网络摄像头的画面。
13年的等待之后,他生怕自己再错过第9滴掉落的沥青。梅因斯通说:“它可能会在今年掉下来,但谁知道呢。它有自己的‘主意’,你能从里面读出点哲学意味。”
感谢实验室的保管员没有
直接扔掉这些“奇怪的垃圾”
如同很多同龄的老人一样,这个已经86岁的实验装置,经历过如今举世关注的辉煌,也经历过漫长的失意年代。
1961年,当梅因斯通第一次看到这个实验装置的时候,他刚刚从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来到澳大利亚布鲁斯班市的昆士兰大学。当时,一个同事无意间告诉他,物理学系的碗柜里放着一个“奇怪的东西”。
梅因斯通随后看到了这个由漏斗、烧杯和沥青组成的奇怪装置,并且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我想到,过去34年的时间,实验只向前迈进了一点点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它在未来会有了不起的发展潜力。”
不过,学校里的其他人似乎并不认同这一点。梅因斯通曾试图说服物理系主任,希望向学生们公开展示这个实验,但他很快得到了拒绝的回复:“这里根本没人想看到它。”
那个时候,创立实验的帕内尔教授早已去世。学校里的很多人都在嘲笑这个古怪的实验,还有人认为它应该被直接扔掉。事实上,在梅因斯通发现实验装置之后,很长时间里,它一直安静地被放在物理学系一个尘土飞扬的角落里。
甚至连梅因斯通自己都已经忘掉很多细节了。他在回复记者的邮件中写道:“我已经不太确定到底是什么时候把这个实验公开展出的,我想,大概是1979年吧。”
那一年,梅因斯通负责昆士兰大学开放日的布展工作,曾经被嘲笑的沥青实验成了面向整个昆士兰州民众的展览项目之一。结果,在展览上,实验引起了广泛关注,如今,它甚至变成了昆士兰大学的一个著名景点。
梅因斯通说,直到现在,每天都有很多人专程前来,看看实验的进展。
甚至,2005年,梅因斯通因为这个漫长的实验获得了当年的搞笑诺贝尔奖。那一年10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桑德斯剧院,面对台下1200名观众,一群“真正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向他颁发了获奖证书。同样获得证书的,还有已经去世多年的实验创立者,托马斯·帕内尔教授。
梅因斯通在接受采访中真挚地感谢帕内尔,尽管他们从未相识。他说:“已故的托马斯·帕内尔教授留给我们一份如此宝贵的遗产,它幽默搞笑,同时也让人们有兴趣了解沥青这个‘复杂烃类混合物’的样态和行为。”
他也同时感激那些实验室的管理员们:“我真的非常感谢他们当年没有随手扔掉碗柜里那些‘奇怪的垃圾’。”
自然界的伟大之处就在于
它的不可预测
在“最长的实验”变得著名之后,梅因斯通在很多场合都会被要求回答同一个问题:“你觉得第9滴沥青会在什么时候掉下来?”
而他每次的回答也完全一致:“我真的不知道。”
这位物理学家解释说,沥青的掉落时间取决于在当地平均室温的环境下,沥青表面的粘度系数。他同时声称,这个持续80余年的实验并不能简单地说明“沥青是液体而非固体”。更准确的说法是,沥青是一种相态复杂的混合物。
对于实验的未来,梅因斯通预测说,随着漏斗里剩余的沥青越来越少,沥青滴落的速度也会越来越缓慢。他顶着一头雪白的头发说:“整个实验全部结束,至少还需要100年。”
他甚至已经为自己选好了监护实验装置的“接班人”:那是一位昆士兰大学物理学院的教授,同时也是梅因斯通从前的学生。至于实验装置的所有权,梅因斯通坚持,应当属于帕内尔教授的后人。他说:“我觉得帕内尔家族应该把这个装置作为他们的‘传家宝’。”
必须承认,在86年的坚持之后,这个当年看起来简单而古怪的实验装置已经有了点“见证历史”的意味。1927年,当实验装置设计完成的时候,人类刚刚发明了电视,并且发射升空了第一枚火箭。1938年第一滴沥青掉落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正一触即发。
而现在,二战的硝烟早已散去,人类的现代生活已经天翻地覆,而整个实验装置还静静地立在那里,酝酿着第9滴下落的沥青。
从监控录像的画面来看,这滴让人们等待了12年的沥青,已经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泪滴形”,仿佛随时都会跌落到烧杯里。
梅因斯通喜欢用富有哲理的言辞来评价这个实验。他说:“自然界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预测,这也是我们生活的调味品。”
他期待着,当新一滴沥青最终掉落的时候,学校的其他科学家们能和他一起,补上一个错过了8次的庆祝活动。他用尽可能美丽的语言去形容这个“卓越成就”:“粘稠的沥青沿着漏斗狭窄的玻璃管道,形成一个美丽的形状,最后尽责地跃入烧杯。”
不过,不管人类如何庆祝,那个持续了86年的沥青实验,还会安静地继续下去。当人们为每一滴掉落的沥青而期待、失落的时候,那些相隔几十年的沥青滴,早已在烧杯底部慢慢融合,看不出一点差别。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4 14:15
成为第1位粉丝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4 15:33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1946年应聘到美国讲学,很受学术界器重。当时,美国的伊利诺大学以一万美元的年薪,与他订立了终身教授的聘约。华罗庚的生活一下子舒适起来了,不仅有了小洋楼,大学方面还特地给他配备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员。新中国成立后,一些人总以为华罗庚在美国已功成名就,生活优裕,是不会回来的了。然而,物质、金钱、地位并没有能羁绊住他的爱国之心。1950年2月,华罗庚毅然放弃了在美国“阔教授”的待遇,冲破重重封锁回到祖国。途经香港时,他写了一封《告留美同学的公开信》,抒发了他献身祖国的热情。他满腔热忱地呼吁:“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梁园虽好,非久留之地。”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4 17:07
钱学森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4 18:59
华罗庚爱国故事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4 21:07
鲁班,姓公输,名般,鲁国人,由于“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因此人们常称他为鲁班。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以后。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历史时期。当时,城邑建筑和水利工种都有了相当的规模,铁器已经逐步推广到各个社会生产领域,大大推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日趋没落,奴隶起义和*此起彼伏。奴隶主控制的官府手工业被冲破了,很多手工业奴隶获得了解放,于是独立的个体手工业者出现了。据说鲁班就是这个时期得到解放的奴隶工匠,并且因此有了游走各地、到处做工的自由。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4 23:31
,.j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5 02:13
比66L犬嬲秘飙嫩孄政麒麟刺该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5 05:11
钱学森回国前的故事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5264243.html?si=2&pt=9991com%5Fi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