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8:2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21:57
在许多古装剧或穿越小说中我们常能看到这样一个场面,年纪轻轻的状元郎身披红袍,骑着马被许多小厮拥簇着游街或衣锦还乡。那我们就不禁疑惑了,不是说是“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么,为什么状元郎都这么年轻,是就一个呢还是所有的古代状元郎都是这么年轻的呢?
其实影视剧、小说中的场景大多数是臆想的,虽古代也有年轻的状元郎,但那也是少数,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杨廷和。古代科举制由隋唐起到清末运行了一千多年,历史上有据可考的文武状元总共为777人,而这些状元最小的九岁,最大的其实多岁,平均年龄为三十多岁。而按照他们七八岁才开始读书启蒙算来,那他们大多数都是都是寒窗苦读十几年以后才科举考上状元的,那为什么要苦读这么久的书才考科举呢?那就要从我国古代的科举制的实行方式和过程说起。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
但由于也是初创不久,依旧还有些许漏洞,取仕有些偏向年轻人。唐朝科举主要分明经、进士两科,明经重帖经、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能中试。进士则注重诗赋,而作诗赋就需要天分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跟李白一样“斗酒诗百篇”的,故进士科及第很难。对于这样的情况,当时就有流传“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了。
而到了宋元时期,科举制大题跟唐代一样,但也做出了一点改变。最主要的改变就是在王安石变法中王安石对科举制做出的改变,变法取消了诗赋、贴经、墨意等,专门以经义、论策取仕。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在这样的情况下,科举就变得更加精益求精了,随之而来的就是难度也上升了,故科举人士的年龄可能就又上升了。
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更加规范化,制度也更加完全。明清时考科举须经童试、乡试、会试、殿试,一般每三年举行一次,童试通过者叫秀才,方可参加乡试,乡试合格叫举人,举人再参加会试,录取者称贡士,皇帝最后对所有贡士进行殿前考核,称之为殿试。试想,其中任何环节卡住了,那你重考还需再等三年,即便熬到最后还不一定就能考取状元,因为名额只一个。
同时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和文化*,明清的科举制变成了八股取士制度。这使得读书人都只知埋头苦读经书,不讲求实际学问。在这样的情况下,悟性变得不是很重要了,只要记得住背的出就行了。而相比于年轻人,多背了好几年的人就有明显的优势了,所以到明清时期年龄大的考中的比例又增加了,毕竟活得久背的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21:57
并不是必须读十年书才能考试,而是古代的科举制度开考的时间较长,都是三年开考一次。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21:57
不是说要去考科举一定要寒窗苦读十年,只是说考试的过程比较长,因为古代的科举制度分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十年苦读,只是比喻当时读书的艰辛和经历的时间长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21:58
因为古人的科举制度是非常严格的,需要考试的内容很多,所以必须要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之后,才能去参加考试。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6 21:59
其实影视剧、小说中的场景大多数是臆想的,虽古代也有年轻的状元郎,但那也是少数,并不是所有人都是杨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