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在学习上喜欢说十年寒窗苦读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8:28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04:47
这是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他以“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精神,来激励读书人追求做大官、发大财。“十年寒窗”意指要通过艰辛的努力,十年并非实数。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96.html
原指科举时代,读书人为了考取功名,终日埋头窗下苦读的情况。现形容长期刻苦读书。如:你总算是十年寒窗的苦吃出头了,今天已是“一举成名天下知”了,不是说还要派你出国考察吗?[语源](金)刘祁《归潜志》卷七:“故当时有云: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辨析]也作“十年窗下”“十载寒窗”寒:指生活过的辛苦… 通过艰辛的努力,一旦成就,则天下扬名啦。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04:48
“十年寒窗”一词来源于元代高明的杂剧《琵琶记》。
剧中有一句台词“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生动的道出了古代士子读书生涯的酸甜苦辣。但这里的“十年”不是指士子苦读所耗费的确切时间,而是概括士子苦读应付科举考试的时间之长,是与下句的“一举”对偶的需要。随着此剧的流行,这句话也成了古人的流行语。由此可见,学业的压力即便是古人也避免不了啊。不过,貌似古代士人背负的压力不像今天那么大。一是古代的士人好像富有闲情逸致,动不动就聚会吟诗、郊游踏青,二是一旦中举就意味着有了铁饭碗。今天的学生无论毕业前后,似乎很难找到闲情逸致。难道现在世界上已经没有悠闲这种物质了?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