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1 17: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1 19:00
看三国,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张郃就好比是个分水岭,在张郃之前,武将如云,璨若星河,随便拿出一个,都能秒杀一大片。
而在张郃之后,武将少之又少,成了稀缺资源,能称得上“万夫不当之勇”的更是凤毛麟角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何三国后期武将集体歇菜了呢?
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三国后期战争频率低了很多,三国初年,群雄逐鹿,战火频仍,军阀之间相互攻伐,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而这无疑给武将以崭露头角的机会,在大大小小的战斗中,无数猛将脱颖而出了。
战场才是名将的诞生之地。
而到了后期,三国鼎立形成,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频率大幅减少,除了蜀国与魏国不时有大的战争之外,东吴基本上是坐山观虎斗,因为战争频率的减少,不少武将没有出场的机会,所以名将数量自然少了许多。
三国后期,名将不论数量,还是武艺,都不及群雄逐鹿时期,但也并不是没有了,张郃之后,魏国还是有几个实力派武将的,这里不妨一一介绍一下。
邓艾
要说三国后期名将,邓艾首屈一指,可以说没有邓艾的*阴平之计,魏国灭蜀怕还要等上好几年。
当年,魏国兵出三路,大举进攻蜀国,蜀国闻风而动,边打边收缩防线,将魏军阻挡于剑阁,
剑阁是个险要关口,易守难攻,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魏军发动了多次进攻,但均宣告失败,当时的魏军甚至一度有了班师回朝的想法,若不是邓艾献了“*阴平”之险招,说不定魏军就撤退了。
钟会
提邓艾,就必须提钟会。灭蜀之功,至少有一半在于钟会。不过,钟会和邓艾这哥俩,各怀异心,都想独自贪功,矛盾越发激化。
蜀国被灭了之后,邓艾居功自傲,处处彰显自己,甚至代替司马昭,给蜀国降臣授予官职。
邓艾此举留下了诸多口实,于是钟会趁机诬陷邓艾谋反,司马昭果然疑心,令卫瓘逮捕了邓艾。
最后,钟会在姜维的怂恿之下,起兵征讨司马昭,最后兵败被杀。
文鸳
三国提到猛字,一般人都会想到张飞,其实文鸳也是个猛人,他的猛,比之张飞毫不逊色。
当年,文鸳是曹爽手下大将,当司马师废了曹芳之后,文鸳随父亲文钦在淮南起兵勤王,司马师大举来攻。
文钦见司马师领兵而来,与文鸳分兵两路,趁夜夹击司马师,文鸳单人单骑,在敌营中七进七出,一夜血战,天明之时,恰好遇到了邓艾,二人打了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血战一夜,与邓艾大战五十回合,这个实力,就算张飞在世,也力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