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30年家乡改革的600字作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31 02:39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09:22

  30年,弹指一挥间,30年,风雨苍桑,我们和共和国共同走过,我们是改革开放的见证人!我出生在1962年,说起这30年,那真是有太多的话要说。还是从身边小事说起,从衣食住行说起吧。

  穿衣的变迁

  那是1967年的冬天,姥姥用全家人的布票给爸爸做了一条棉裤,做好了他嫌肥,自己又把它改得太瘦了,没办法,只好又给他买布做。姥姥说:“不要怪他,人人都有爱美心。”快过年了,家里没有钱和布票了,姥姥就把我们三个孩子的衣服拆了,买了一袋染料在大铁锅里染了染,又翻过来缝上。

  “我们也有新衣穿了!”孩子们很高兴。

  现在的孩子们一出生就有了不知多少套纯棉的秋衣秋裤,而我是直到1980年上大学才穿上了秋衣秋裤,在这之前是穿把妈妈单位发的劳保手套拆了再手工织成的线衣线裤。一个严寒的冬天,姥姥把过去的旧毛衣拆掉给我织了条围巾,那些毛线太旧了,是姥姥一点点边织边搓织成的,直到上大学,家里才给我买了一斤半化纤毛线织了件毛衣。也许是年轻时穿够了黑的蓝的灰的了吧,这几年我陆续买了十几件羊毛衫,红的,绿的,黄的,五光十色。服饰不仅仅是遮体和御寒,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审美情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的象征。不是吗?别的不说,就连人们用的背包也在诉说着文明意识的复苏和长成。过去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草绿色的挎包,现在,你看看小小的包包也是魅力四射。圆角的柔美温和,长方形的大方、朴实、庄重。

  衣帽、首饰和背包都是会说话的。不是吗?你是个初恋的少女,穿一身浅花裙,背一个红色的包,你的热情奔放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之情不用你说话就传达给了别人;一只做工考究的黑色的包里,东西放置的井然有序,也就足以证明着你是一个做事严谨的人。改革开放初期,谁穿了条大喇叭口的裤子都会被人投去惊异厌恶的眼光。现在,你走在大街上,会看到:大冬天的,姑娘们会穿上一双长筒靴,紧身毛裤,短短的羊毛裙,男女老少穿的或飘逸或俏丽,再也没有怪异的眼神,只有赞美和相互学习。美是人类共同的追求,社会进步了,服饰自然就多姿多彩了。

  饮食的变迁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事情是大人们天天为吃得发愁:“唉,这个月又不够吃了。”我们一家人每人每月凭证供应14公斤粮食,60%是粗粮。我们正在长身体,而且那时候学校几乎天天组织到农村、到工厂参加劳动,从我十三岁开始,有时一个月就要吃20多公斤粮食。姥姥的手巧,把高粱面和白面做成金银卷,红薯面轧成饸饹,就是洋槐花和苜蓿草都能做成菜饼子吃。想想老人真得是太不容易了!现在到超市里我们可以买到馒头、面条和各种菜的半成品,那时候一切要从原材料开始做,我就经常和老人一起去郊区的磨房把高粱米、玉米磨成面。做饭是要用火的。在县城的时候是烧柴灶。我和妹妹放学后也和农村孩子们一样去地里拾柴禾,做一顿饭弄得满屋里都是烟,再爱干净的姑娘、媳妇也没有办法。后来搬到市里后是烧煤球,满屋子烟不说还特别慢,捅开炉子没有20分钟火根本就上不来,你再着急也没有用。 春节来临了,家人也更愁了,只有一斤肉、半斤白糖、半斤花生、一斤带鱼,平时借别人的钱呀、米呀的也该还了。那时候家家户户入冬的时候都要买上三百五百斤的大白菜,一家人一个冬天就是白菜、箩卜、咸菜和土豆子。过年了,一家人终于可以吃上顿饺子了。

  现在,我有时也为家人的饭菜“愁”,不是愁没的吃,而是愁花色品种太多,好东西都吃腻了。每天我问丈夫和儿子:“想吃什么?”“不知道。你自己看着办吧。”这就让我犯了愁:“昨天吃的虾仁和烧茄子,今天再吃什么呢?做一次米粉蒸肉?”“你最好这一周不要和我谈肉好吗?我都吃怕了。”儿子这么一说,我只好上网查最新菜谱了。

  住的变奏曲

  2006年,我家终于搬进了110平方米的新楼房,大客厅、大厨房、大落地窗,天然气进家,一年四季有热水用,卫生间里有大浴缸,可以躺在里面洗澡,那象小时候去公共浴池洗澡,人象下饺子一样在一个大水池里洗,水都变黑了,上面飘着厚厚的脏泥了,新进来的人仍在下去洗,有什么文明可言?

  搬进新家的第一天我激动得睡不着觉,往事如电影般在脑海里上演。我十岁之前,我们家一直在租民房住,而且频繁地搬家,好在东西不多,两平板车就解决了。60年代,我家五口人住在一个农民的柴草房里,只有十二个平方米,吃喝拉撒全在里面,一盘土炕,睡着姥姥、妈妈和我们三个孩子。姥姥爱干净爱美,她几乎天天都要用洗衣盆在那里洗呀搓的,衣服床单大件小件,一洗一大盆。但是不论怎么洗,就那一间房,煤炉子就在睡觉的土炕边,任你怎么爱干净那烟尘那煤灰,你能有什么办法?刚出生的小弟弟就睡在热沙土裤子里,弄得满炕都是沙土。70年代,我们全家从县城搬到了沧州市,爸爸机关分配给了两间平房,我们总算是有了自己的家。爸妈带着弟弟住一间,妹妹住餐厅兼客厅的外间,我和姥姥只好住头都抬不起来的厨房了,要做饭只好再在小院子里自己盖一间小土房。现在我们姐弟三人都成了家也都买了上百平方米的大房子,卧室是卧室餐厅是餐厅,还有了书房,小区里四季有鲜花和绿草。爸妈的房子位置和设计最好。勤俭一生的他们,买房子却要买我们这里最贵的。现在不少人都知道了“隐私权”这个词,在住大杂院的时候,在一家老少三代住一间房子的时候,何谈隐私权?何谈住的文明?

  行的变迁

  我的老家在离县城60华里的农村。记的第一次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爸妈借了两辆自行车,把我和妹妹放在两个大竹筐里竹筐绑在自行车后架上,爸妈骑车回老家。后来县城里有了大货车改装的客车,我们也很少“坐”(其实是站,车上没有座位),因为一个人六毛钱爸妈舍不得。

  出远门是一件很重大很艰苦的事情。上大学的第一年回家我就没有赶上当天的夜车,改签第二天的车后,在候车室整整站了一夜。那是让人很难忘怀的一夜,人挤人到什么程度?你的脚站麻了,抬起来休息一会儿,再放下来时就没有地方了。现在我去石家庄、天津、北京办事,坐早班车走,当天就能往返,因为火车提速了,车好了也多了,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我市到石家庄到北京都是三小时车程,到天津只要一个半小时。弟弟妹妹都开上了自己的轿车,我爱人也要买车,我不同意:“这倒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我认为我们都在市区内上班,骑自行车才10多分钟,买了车要有地方放,要保养它,要烧掉大量汽油。我认为我们国家是不应该提倡小轿车进家庭的,13亿人口,2.8亿家庭,一家一部车,那还要再修多少高速公路?还有车库呢?停车场呢?空气污染呢?再占上亿亩农田够吗?所以我就是不主张买家庭轿车。走走路,骑个电动自行车挺好的。我们有什么事就会毫不犹豫地打的,因为打的的费用比自己养车要少得多,为什么不打呢?一向节俭的父母也每年安排一两次旅游,谁叫现在的交通这么方便呢?“庐山秋色分外美”,今年他们要去庐山看看。

  生活在花一般甜美的日子里的人们啊!不要忘记先烈,不要忘记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要好好地珍惜和爱护来之不易的好日子,积极工作,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09:23

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变化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年的历程,回想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发展,我回顾从自身的经历和生活情况,真是一脸无奈。那时接近解放已经一个世纪的三分之一,由于我国从一穷二白贫困线上走来,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虽然与解放前相比,生活状况的确有了很大改善,但当时生活水平还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与文化需要。普遍物资匮乏,什么东西都供不应求,“千种商品千种票”。什么东西都要凭票供应,离开了票无法生活。那时人们只能节衣缩食,一切只能将就将就,谈不上满足二字,生活窘境,几乎大家都如此。

1978年,中国*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从而在全国进行了真理标准大讨论,批判了“二个凡是”,人们的思想得到了不断地解放,特别是小平同志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国兴起了持续经济大发展,从而奠定了目前国家空前发展与强大。我国已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人民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与改革开放前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其他不说,单说我们一家发展情况,足以证明“改革开放”带来新飞跃。

从*上讲,我在78年就评为市供销系统先进工作者,79年又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84年底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成为一名光荣的*党员,要是在“阶级斗争为纲”年代,由于我社会关系不好,也许你再积极也无法跨进党的大门。这在当时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最可喜的是,我家小儿子吴钢在上月底批准成为一名正式*党员,在我们家庭来讲,也算是后继有人,从而使我非常宽慰。

在文化方面,我是在日踞时代,在山阳小学肄业(五年级),解放后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只能算是相当于初中文化程度,爱人曾在解放前业余中学读过一年书,二个儿子一个女儿都是在*中过来的初中生,错过了正规求学机会,只有小儿子仍苦苦自学,在*教育领域中,争得本科毕业文凭,这也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在我家小儿子身上体现。二个孙女.一个外孙是改革开放受益者,大孙女是三年前在上海青年干部学院毕业,现在漕泾化工区外资企业工作,外孙今年是上海理工学院本科二年级在读生,最值得庆幸是小孙女今年考取了上海复旦大学,目前我们一家沉浸在欢乐的情绪中.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丰硕成果.现在年轻人都是高学历,老人一般文化素质较低,这种现象说明社会在进步。我这个老头不甘寂寞,到奉贤老年大学学习山水绘画,还学习电脑打字.上网和玩起了数码相机。

在住房方面,30年前一家6口人局促在不到40平方旧厂房里,一家老小起居在一处诸多不便,那时做梦也想要一间房子,20年前单位自建职工宿舍,根据当时*,我家分到一间60平方米三层楼,真是欢天喜地,但是孩子大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这区区60平方米又能派什么用场,再后来小孩自己想办法解决住房问题,现在三个孩子都有了自己的新房,而且都比我们二个老人房子大.设备好,这也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我们这幢楼梯当时分配给8户职工,现在只有我家与低层徐家仍在原来房屋内居住,其余6户已另择新居,居住环境有了进一步改善。所以我有时去原来同事家探访,看到他们新房条件实在诱人,在心底里冒起一股酸酸醋意,小康不小康,只要看住房,多数人小康这有什么不好。我其实也不必嫉妒,我这个“藏娇金屋”也并不逊色,所处地理环境很好,银行、超市、农贸市场、医院,小区都在周围,“闹中处静“,着实是宜人居住的好地方,四层宅第,住在三楼,有二间面南房间,老夫妻二人各占一间,客厅、厨房、卫生间是小一点,但功能不少,各类电器一应俱全,电话、风扇、空调、冰箱、彩电、微波炉、液化气灶具、太阳能热水器……前年还购买了一台电脑,宽带上网,并玩起了数码相机。今年将南北阳台用铝合金窗改造了一下,通过改造,房子的采光好了,空气也比以前更流通了,人的感觉也不一样了。最近*对我们小区实行平改坡旧房改造以及三管改造和下水道改造等,都是*出资,小区居民却分文未付,现在居民用水更方便了,排水更畅通了,真是说不尽的称心如意。

在工资收入方面,回想起改革开放之前,工资每月只有55元,1991年1月,标准工资加企业工资合计也只有170元,92年退休之后,尤其是近几年,年年涨工资,目前每月已经接近2000元。

在医疗保障方面,国家给我们老人特别照顾,凡是门诊住院看病,病人只负担少量的支出,大头还是国家给予支付。

上述情况要不是改革开放,国家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撑,人民不会如此受惠。所以,今天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的年代,要懂得珍惜、要维护当今社会,并应懂得知恩图报。我是个普通党员,以前没有做过轰轰烈烈的大事,现在更是无法担负重任,但应根据自己的体能,在支部的领导下,积极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这也就不辜负党和祖国的恩情。
回答者: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09:23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这30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黄金岁月”,也是很多人改变人生命运的“黄金岁月”。对于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作为参与者、创造者、见证者和受益者的中国老百姓,可以说感受最真,情意最切,体会最深。为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30年我们走过的光辉历程,本报从本期起推出我省改革开放30年以来取得的辉煌成果和改革开放给百姓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和讲述曾经的、现在的、未来的故事和画面。

房子,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一个人生活的栖息地,也就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门话题。

30年来,关于房子,有太多的变化。从土房到盖板房、从木头房到水泥房、从平房到楼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从一家几口人蜗居在不到20平米的斗室里,到现在一家人享受着上百平米的居室……这就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我们告别旧时代的一缕春风。

曾经,一家人挤在20平米的小屋里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这首曾经流行一时的歌曲唱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房子作为我们生活的起居室,是一所温馨的处地。改革开放让我们告别了曾经住房紧张的局面,在谈及关于改革开放后的住房变化时,76岁高龄的杜大爷激动地对记者诉说着房子的故事。

杜大爷虽年已进入花甲,可精神非常好,面对记者的采访,他的思维好像一下被拉回到了那个荒凉、贫穷、饥饿的年代。“你看过电影《没事偷着乐》吗?看过你肯定记得这样的场景:一家老少挤在一间屋子里,要住上下铺;一大早起来,居民要排队抢着上厕所;为了子女结婚,只能在自家院子里加盖屋里长着大树的小房……”这就是我以前的真实写照。杜大爷回忆说,改革开放前的住房十分紧张,单位没有条件分房,他们一家六口人只好租了一间二十平米的平房。“平房是用土坯修的,很简陋。墙是用土块砌的,上面的木头不算大,但还结实,可木头上面的竹子由于时间过久的原因断了或坏了,房子中间常裂开一条缝,土经常掉下来落在我们的头上。而且我们一家六口人根本住不下,平时,小孩只好跑到他同学家去睡觉。尤其是到了冬天,由于房子的密封性很差,我们经常冻得睡不着觉。家里来客人,连坐的地方都没有,我们只好站着聊天,那时的情形不是现在的年轻人所能想像得到的。”杜大爷说。

“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慢慢有了改观。最早是有些人在现在的湟光街道两旁盖起了二三层的小楼房。后来的几年间,楼房已经越来越普遍、越建越高了。现在我一个人有三间房子,而且面积很大、也很明亮。我们应感谢*党,感谢改革开放。”

激动总是会在一瞬间表达出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感受,杜老大爷朴素的言语深刻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对我们生活改变。

平地起高楼

同样有此经历的侯聚物老人告诉记者,他是山西人,1954年随做生意的父亲来到西宁,刚来时,全家人住在“天主教堂”(现解放商场)后院的土坯房中。因为侯老上过小学,被招到西宁汽车一厂去上班。当时因为家里人多,侯老全家9口人就挤在30多平米的房子里。人多房少,没办法,侯老的爷爷又将30多平米的大房间用木板隔离成三间小房子,三个人住一小间。“我睡的那间和厨房连在一起,多日的烟熏火燎地把房子熏得黑糊糊的,很像现在的煤房。”

“当我在湟光看到三层小楼时,不禁叫出声,好高的楼啊……”侯老用手比划着,兴奋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1981年,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时,西宁汽车一厂盖起了第一栋家属楼,侯老有幸分到了楼房,60多平米,5楼。这时全家人终于有了一个舒舒服服睡觉的地方。随着侯老的儿女们都长大*,一个个走上工作岗位,现在他们又搬家了,是80多平米的房子。“改革让人民生活富裕了,高楼大厦越来越多了,人们的小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侯老高兴地说。

破烂平房变成漂亮楼房

“学校以前最大的变化是以前破烂不堪的几排平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栋漂亮的楼房。”某中学教师魏老师说。

回想起1990年上初中时的情景,今年35岁的魏老师说,以前学校的面貌真是惨不忍睹。学校的教学楼、宿舍门窗都是敞口的,没有天花板,冬天用砖头垒个土炉子,刚生火时满教室乌烟瘴气,根本没法上课。至于宿舍,为了安全,不能生火,一到晚自习下课,一路小跑回到宿舍,钻进冰冷的被窝,冻的直发抖。没办法,只好两个人挤到一个被窝里互相取暖。

“前几日有机会到母校转了转,看到了母校的变化,真让人惊喜。外观漂亮的教学楼,室内窗明几净,教室里真叫人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而且宿舍也全部都是楼房,由以前的20多人的大宿舍变成了现在8个人的宿舍。这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但却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在改革开放*的带给人们的实惠,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魏老师很自信地说。

从有房住到住好房

“房子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夜之间无数栋高楼拔地而起,看到这些像是在做梦一样。”今年28岁的中学教师孙延魁说。

孙延魁告诉记者,他老家是农村的,从他记事起,家里一直住着三间用木头盖的房子。但那房子一到下雨天就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经常在半夜弄的一家人用尽了家里的锅碗瓢盆接漏雨。再后来孙延魁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一所中学执教,学校给他分了一间20平米的宿舍,虽然比在家时好了许多,但来几个朋友时免不了经常打地铺。去年,小孙在县城按揭贷款卖了一套房子。

家住西宁市经济开发区的李小姐今年25岁,是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教师,她在谈及自己的住房时,却显得格外轻松。

李小姐说,“我出生在80年代,是家里的独生女。所以在购房时,父母会为我做一定的考虑,比如先替我付首付款,或者为我买好房,但我更想靠银行贷款买房,因为我想自力更生。现在的住房环境相对于小时候好多了,以前虽然我们住的是小二楼,但环境各方面都不好,改革开放30年,青海的楼房由原来多层发展到了现在的十几层、几十层,我们对居住环境也有了更多的选择,过不了几年我也要考虑重新买房,现在人们的观念已由过去的有房住发展到了追求居住环境优越。”

200多平米的房子, 新潮前卫的家用电器。这在西宁市民看来都是让人羡慕不已的,可只有李教授才知道其中的波波折折、酸甜苦辣。李教授永远忘不了当时远方亲戚到家中无处下脚的尴尬局面,也忘不了一家三口争着用书桌的“热闹”场景。作为高校教授的她,不知把床底那些厚厚的书搬了多少个来回,当她从90年代90多平米的房子,搬进200多平米的房子里。她不禁感叹到:“国家*好,尤其是改革开放让我们百姓受了益,从以前要求房子宽敞到现在要求房子结构合理、物业服务周到,大家的消费观念正在一步步提高,真是可喜啊!”

数字见证发展

据有关部门统计,青海省1978年人均居住面积仅为1.74平方米,到1988年,已增长到7.48平方米,平均每年以6.9%的速度在高速增长,到1997年人均居住面积已接近9.45平方米,至2003年,全省人均居住面积已增到16.9平方米……改革开放30年来,人均居住面积已番了九倍。据资料显示,2008年西宁市计划开工建设各类住房360万平方米,3.5万套。年末建成各类住房1.44万套,建成面积140万平方米;其中*性住房建设26.16万平方米。这样的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

5月15日,西宁市二期工程经济适用房作为2008年西宁市*为民办实事的项目,一直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计划,二期工程将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0万平方米,其中配建廉租住房200套,预计年底前建成。二期工程的开工,标志着西宁市保障性住房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为全省各地稳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实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借鉴作用。

据了解,西宁市此前开工建设的一期10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和配建240套廉租住房项目,今年6月份符合申请条件的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即可入住。

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百姓一朝更比一朝好的生活。改革开放让我们在历史的变革中感到了温暖,感到了幸福,让我们继续向美好的生活奋力奔跑吧!

后记:回望30年的改革开放,让我们留在记忆里的,不应仅仅是排列整齐的数字,也不应仅仅是庄严肃穆的大事记,更应该是一个个写满梦想与希望的人生,应该是一段段镌刻着时代印痕的故事。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与你一起打开共同的记忆之门--发掘已经被时间深埋的记忆,激活已经处于休眠的记忆,整理像竹简一样散落的记忆,再把这些记忆的珍珠,用30年改革开放的红线串起,然后,我们共同收藏。

我们将要收藏的这些人,不是伟人,甚至也不是名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一个时代的英雄;我们将要讲述的这些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甚至是平淡无奇,但我们相信它们将会成为历史草稿的一部分。因为我们都是这段辉煌历史的见证者。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09:24

革开放三十周年变化

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举世瞩目。大国正在崛起,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迎来中国历史上的空前盛世。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三峡工程,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工程;青藏铁路,世界上建设难度最大的铁路。我们完成一个又一个壮举。火车第六次提速,奥运场馆建设,国家大剧院落成……,我们的建设如火如荼。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0年,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我们探索和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道路,使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更加巩固。我们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在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新的宏观*体系框架初步形成。农村和城市的各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领域和规模不断扩大,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出口贸易、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度上升。利用外资为我国建设开辟了广阔的资金来源。我国经济大踏步地走上世界经济舞台。 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民福利得到了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也使中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和主流文明之中。具体而言:
一是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与此同时,中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大国,一九七八年以前,中国外汇储备从未超过十亿美元,二00六年末已突破一万亿美元。对外贸易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二00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截止到去年,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四,外贸总额位居全球第三。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二是民生得到显著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以收入和住房这两大最能反映生活水平的项目为例,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都有大幅提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
三是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是市场而不是*,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目前,中国基本成为一个市场经济国家的共识开始形成。很多国家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承认乐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这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已经基本确立。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委员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亲身经历者和思想推动者,同时也是这段历史最敏锐的审视者和最深切的感悟者之一。对于改革开放,厉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三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最突出的成就,是完成了三件事。“第一个是农村的家庭承包制,第二个是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证券市场,第三个是民营经济的兴起。”农村家庭承包制这一制度变革的主要贡献,是在当时条件下,通过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来促进农民的生产,从而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们进行了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由于股份制改革的推进,中国有了证券市场。尽管在当时它还是很不完善,但毕竟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和证券市场开辟了道路。尽管股份制曾经受到过各种怀疑、甚至责难,但中国的股份制、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终于取得了成就。对于民营经济,厉以宁指出,虽然当初出现时也是面临各种责难,不过在民营企业不断成长以后,大家真正感到民营企业的确至关重要。就业问题是谁帮助解决得最多?是民营企业,70%以上的新增劳动力岗位是在民营企业中,很多城市中的税收主要是民营企业提供的,我们的出口中也有不少是民营企业发挥的作用。民营经济的兴起调动了许多人创业的积极性,这对长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是融入了世界主流文明,锁定了中国的发展道路。开放是什么?开放就是自主、自发地接受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则,并以此克服自身传统的特殊规则的缺陷,使其更好地推进国民福利的增加和国家的富强。而真正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发展市场经济的经验,学习西方文明,进行制度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说,开放的重要性有时要远大于改革。中国大批留学生到国外学习,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才。通过相互学习,使人们的思想更加解放,视野更加开阔,开放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加入WTO后,我们已义无返顾地回归到世界主流文明中,以一个主权国家的承诺和信用锁定中国改革发展的道路。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因为我们没有脱离实际,对中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物质经济条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30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也就是克服了那些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可以说,能认识到中国处于初级阶段这个事实,标志着我们的发展终于走上了实事求是和尊重客观规律的道路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5 09:25

。美是人类共同的追求,社会进步了,服饰自然就多姿多彩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物流师证书就业前景 大话西游之战歌,齐天小圣,能吃几个1000年的蟠桃,才能变摸样? 高手们啊... 大话西游外传刚上来怎么就给的齐天小圣是紫色品阶的 大话西游之战歌。齐天小圣怎嘛打技能 大话西游外传怎么获得变色齐天小圣 大话西游外传领变异齐天小圣的是什么序列号 如何设置代理服务器(如何设置代理服务器地址) 家庭劳动有什么? ...和“而” 字的 用法 比如想介词啦 并想用学而实习之 之和而中点一...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是什么类别的学校 大事记的作文怎么写初一水平,400字 以2014家里的大事件为题写一篇作文 2020年海南省陵水县中考少数民族生有加分吗? 别人收到我的钱但收条掉了怎么、办? 还款收条遗失 我后悔自己失去第一次了 怎么办?我才15~~555~~ 失去第一次很难过后悔怎么办 第一次没有给自己喜欢的人,好后悔,怎么办。 失去第一次很后悔怎么办 神使用人在人预备好的时候 请问这种类似滑板的叫什么 有一种车 不是滑板 但相似滑板的车 叫什么? 在哪儿可以买到这种像电动自行车又像滑板车的东东? 一种像滑板车的摩托车或者电动车 请问目前有一种交通工具像滑板一样,两脚站在上面就能像车一样开走,这... 谁有杭州西湖视频 给我 我可以用钱买 哪里有杭州西湖的高清视频啊 请问大佬有《逃离死亡岛》3DM简体中文免安装版游戏免费百度云资源吗... 逃离死亡岛显卡不足怎么办 逃离死亡岛的故事 B站asmr谁比较顶 梦见过河,走到半路又下来了大水 和男朋友交往一年了 考虑要不要把第一次给他 要不要把第一次给男友 在大学如果谈了恋爱,要不要把自己的第一次给男朋友?? 谈恋爱该不该把自己的第一次给对方?你怎么看? 应该把第一次给男友吗? 蚯蚓怎样生活 换的通知怎么发说说? 华盛顿为什么没有加入党派?这一做法对美国有何影响? 特朗普为何可以在美国国内大受欢迎? 如何评价2月1号美国爱荷华州共和党初选结果 朱在英语里怎么拼写 推荐一下当代的好书 请大家推荐几本当代的好书 比较虐心看到想哭的穿越小说 我今天上山抓到了一只小蜥蜴,谁知道这是什么蜥蜴?一般都吃什么?_百 ... 鱼子酱鹅肝蒸蛋怎么做 鹅肝能和鸡蛋一起吃吗 鹅肝蒸蛋 日文咋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