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08 19:3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8 21:08
因为他们其中有的人仗着自己是开国功臣做事情的时候不知收敛,而这对王权造成了威胁,那么君主也不得不杀了他。很多时候都有这样类似的情况发生,一个朝代的建立肯定离不开君主旁边的功臣,但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功臣的最后下场都不太好,比如年羹尧,他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因为太把自己当回事,所以有时候甚至连君王都不放在眼里,那么他最后的下场肯定不好,毕竟作为一国之主即使对一个人再好,也不可能让他骑到自己头上来。
他们中也有的人是因为总是管后宫的闲事,所以也让君王比较烦闷,比如最典型的长孙无忌。他联合很多大臣一起上书让李治不要立武则天为后,而李治非常喜欢武则天,他这简直就是自找死路,因为李治属于性格比较软弱的人,而最后真正掌权的其实是武则天,那么他之前做的那些事情,武则天肯定会找他算账,本来因为他的权势比较大,又是李治的舅舅,平时行事作风都比较的张扬,而最后武则天掌权后,那么可想而知他的下场肯定不好。
而这其中也有的人是被自己的家人连累了,比如房玄龄就是比较冤的一位。他有两个儿子,而小儿子娶了高阳公主,而高阳公主在历史上肯定很多人都知道她的事情,尤其是她和一个和尚的故事被很多人传到了现在,而在有人谋反的时候,这个小儿子就是其中之一,虽然最后他告密了,但也被长孙无忌抓住了把柄,而房玄龄的地位本来一直就很高,这正是长孙无忌能够除掉他的机会,所以最后他就被处置了。
自古以来君王的心最难揣摩,所以开国功臣不如在国事稳定的时候选择回家休养,这既能让君主一直记挂着,还能落得一个好名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8 22:26
这些不得善终的大臣们,他们有的是因为自己的罪行自取灭亡,有的是因为被设计陷害,而有的则是被一些连坐之罪所害死的,可以说,正是在这样的多种情况之下才导致了这些大臣的身死!
以长孙无忌为例,当时的长孙无忌作为皇后的亲哥哥,也就是太宗皇帝的大舅哥可以说地位是非常非常高的,而长孙无忌的一个外甥,也就是高宗李治,可以说是长水无忌死亡的缔造者,当初长孙无忌官居高位,而刚刚上任的李治不甘心被长孙无忌所掌控,于是联合起来武则天一起对抗长孙无忌,而长孙无忌发展自己并斗不过二人的时候开始选择扶持武则天让武则天上位,但是武则天在上位以后更是亲手授权李义府诬告长孙无忌谋反,选择让长孙无忌自尽!
而另一个含冤而死的,就是非常著名的房玄龄。房玄龄的一生有两个儿子,而他的小儿子当时娶了太宗皇帝的女儿高阳公主,但是高阳公主这个人可以说是非常的不守妇道的,据说当时的高阳公主还跟自己的亲哥哥之间并不是很干净,但是这也是一种野史的说法并无从追究。
而后来高阳公主开始密谋支持李恪开始准备谋反,这就造成了当高阳公主的行动出现败迹的时候,她所犯的罪种是非常的严重的,我们古代在判重罪的时候都讲究连坐,这就导致了房玄龄一家因为高阳公主的缘故被尽数满门抄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00:01
在当时,唐朝初期所建立的制度还并未完善,当时所确定的三省六部制,还没有达到一种完善的程度。因此皇权的建设并不牢固,皇帝自然对自己的政权感到十分的担心。
在这样*集权制度还未完全建立的时刻,会引发很多功臣的野心。因为此刻的统治制度并未达到完善的程度,而*集权也并未达到顶峰状态,皇权不牢固的同时,正是其他人趁机作乱之时。
在这个时候会有一些野心比较大的功臣,利用自己已经建立的威望和皇帝对抗,这也是很多的皇帝在登基之后会对功臣赶尽杀绝的原因。
帝王的猜测始终都是存在的,观察在唐朝之前的历史也会发现,对待有功之臣鲜少有帝王能够以博大的胸怀去接纳他,反而在他的功绩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会对他产生警惕。
这是因为在建立初期,百姓对于功臣的崇敬是远远高过于皇帝的,虽然说皇权至高无上,但是人心才是稳固皇权的最根本因素。功臣相对于皇帝来说,在民间或者是在朝廷上有着更大的说服力,因为他们已经为这个国家做出了某些贡献,所以会受到百姓的爱戴。
而对于帝王来说,这正是他感到害怕的。如果说百姓对于某个功臣的崇敬远远高于他的皇权时,便会让他产生一种危机感。在这种危机感的催使之下,人也会变得非常的谨慎和多疑。
因此为了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很多的皇帝都会对有功之臣采取某些的手段。唐代30多位功臣,有一半人不得善终,正是因此。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01:52
褚遂良:许敬宗说褚遂良图谋不轨,宰相来济说褚遂良勾结朋党,褚遂良被贬到爱州,最后死在了那里!
因为武则天已经当上了皇上,褚遂良得罪了她,当年不让李治立武则天为皇后,所以褚遂良必须得挨收拾,毕竟武则天得整顿朝野,那些不听话的人全部弄下去,褚遂良是顾命大臣之一,已经被贬到潭州,又被贬到桂林,最后被贬到了爱州。
长孙无忌:李治的舅舅,当年李世民把李治交到了长孙无忌的手上,当时就说了,只要有长孙无忌跟褚遂良,你的江山没问题,可惜,李治爱武氏,当年一心要废掉自己的皇后,立武氏为皇后,这个舅舅第一个就不同意。
武氏没有好的家庭,论家庭不如王家,武氏还是先皇的女人,合情合理都不能在为皇后了,所以长孙无忌不同意,可惜了,最后死的也挺惨的,一根白绳子,断了长孙无忌的姓名,说是自杀可能就是好听点,就是被赐死了而已。
房玄龄:他是真的跟武则天没什么关系,被自己的儿媳妇耽误了,当时房玄龄的儿媳妇高阳公主谋反,一个族被杀的被杀,被流放的被流放,高阳公主谋反是他的丈夫告发的,但是没办法,当时长孙无忌看不上房玄龄,正好就一起收拾了。
这些老臣啊,仗着自己是功臣,可惜都灭在了一个女人手里,还有一些是因为皇位之争死的,最可惜的是程咬金,是因为杀了一个平民死的,反正最后的结果就是,不听话的都死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9 04:00
古代尤其是初期,有功之臣多半不能善终。在唐朝初期,政权刚定,很多有功之臣大权独揽,皇帝为收回权力,如果一味使用温和手段,那么很有可能导致他们的权力不稳固。只能采取一些措施,比如用罪名废掉一些有功之臣,收回他们的权利,恐吓其他大臣的同时,来保证自己的统治能持续千秋万代。
不止是唐朝,还有其他的朝代也是这样。比如汉朝,刘邦虽把有功之臣封为异姓王,但是很快就用不同的罪名把人都弄死了,而且手段残忍。这是一代皇帝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所必须要做的事情。还有明朝,朱元璋面对有功之臣,心更狠,用请他们吃饭的名义,一把火把人连带着吃饭的房屋全部烧了,对外宣称是失火,大臣都没跑出来,当然也有聪明人提前选择归隐山林,可是最后还是没有善终。
当然不否认有的皇帝相对柔和,比如赵匡胤,直接对他的臣子说,你们退位,我保你们世代荣华富贵。他的臣子被*无奈只能退位,把位置让给赵匡胤新提拔上来的臣子。
这对于皇帝来说属于最基本的谋略,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也为了防止皇帝死后,有臣子乱政,只能采取这种方法来保证自己家族的统治能持续千秋万代。对于臣子来说,这种方法可能有些残忍,但是对于帝王来说,尤其是朝代初期的帝王来说,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