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的自我意识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28 12:0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3:38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
自我意识是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特点。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构成。
自我意识的形成原理包括:正确的自我认知、客观的自我评价、积极的自我提升和关注自我成长。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自我意识的形成各有特点。
搜狗问问
扩展资料:
自我意识的特性: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
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识是具有意识性、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等特点。
一,意识性
意识性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有着清晰、明确的理解和自觉的态度,而不是无意识或潜意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自我意识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一切主观能动的反映。
二,社会性
自我意识是个体长期社会化的产物。这不仅因为它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而且因为它的主要内容是个体社会属性的反映。
对自我本质的意识,不是意识到个体的生理特性,而是意识到个体的社会特性,意识到个体的社会角色,意识到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自我意识发展到成熟的重要标志。
三,能动性
自我意识的能动性不仅表现在个体能根据社会或他人的评价、态度和自己实践所反馈的信息来形成自我意识,而且还能根据自我意识*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四,同一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自我意识一般需要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直到青年中后期才能形成比较稳定、成熟的自我意识。虽然这种自我意识有可能因个体实践的成败和他人的评价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但到青年期以后,个体会对自己的基本认识和态度保持同一性。
正因为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才会使个体表现出前后一致的心理面貌,从而使自己与其他人的个性区别开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4:56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混乱和痛苦的时代。此时**、门阀制度森严、贵族酋长激烈纷争,使南北中国处于灾难之中。
魏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混乱和痛苦的时代。此时**、门阀制度森严、贵族酋长激烈纷争,使南北中国处于灾难之中。为了逃避现实,书法家们崇尚老庄,高谈玄理,精神上追求解放和自由,他们乐山好水、品藻人物、评价艺术,使个性得以发挥。
三国时魏、蜀、吴三足鼎立,以魏的书法成就为最高。这一时期书法承接秦汉,多篆、隶、楷字体,风格仍以高古纯朴见长,著名书法家钟繇对楷书的创立有着十分重要的贡献。
西晋书法是东晋行草大盛行的前奏,索靖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索靖书法以章草名世,有《月仪帖》、《出师颂》、《皋陶帖》、《七月廿六日帖》等刻帖传世。章草笔画的点垛和停顿、书风的稚拙和顿宕,大大启发了东晋书法家们流美简便的审美意识。
对于历史上文学艺术的典范作品,人们常用“唐诗晋字汉文章”来概括之。这里所说的“晋字”,指的就是东晋书法。东晋书法的特点是“尚韵”,或者叫“崇尚风流”。书法家所要表现的“韵”是一种不黏滞于物的自由精神,一种“事外有远致”的情调。因此说,魏晋时期是书法家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这种觉醒形成的情调与唐代的雄阔书风一同构成了中国书法大厦中的两根门柱,即优美与壮美。
考察东晋“尚韵”书风形成的原因,一是书法艺术在社会上得到重视,文人以善书者为荣,统治者出于“存载道德、纪纲万事”的需要,“立书博士,置弟子教习”;二是书法家数量、质量皆优于前代,能取精用宏,善于“增损古法,裁成今体”,在汉隶发展至高峰难以取得突破时转向行草,开拓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三是书法理论著作联袂而出,如索靖的《草书势》、卫夫人的《笔阵图》等,对书艺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在众多的魏晋书法家中,有四大流派为人所瞩目。一是郗氏流派,以郗鉴为代表,书风刚劲厚实;二是谢氏流派,以谢尚为代表,书风严峻飞动;三是庚氏流派,以庚翼为代表,“善草则鹰搏隼击,工正则剑锷刀锋”;四是王氏流派,以王羲之为代表,“笔迹遒润,独擅一家之美,天资自然,丰神盖世”,有“书圣”之美誉。这四个流派为晋时的四大家族,其中以王氏书法最负盛名,影响也最大。
魏晋的主要书法家有:
王羲之(303~361年),字逸少,山东临沂人。擅长楷、行、草,以《兰亭序》最为有名。
王献之(344~386年),字子敬,王羲之的第七子,继承和发展王羲之书法风格并有所创新,以《中秋帖》最负盛名。
后世并称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书坛“二王”。
由于佛教兴盛,佛经流传,经系书法也随之盛行,这种写经体的风格潇洒不足而厚重有余,以稚拙情趣使人感到意味无穷。
晋代书法的光辉成就,不仅对中国后代书法发展起过不可低估的作用,而且书泽远被,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等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据日本《书法目录》记载,日本的高僧在唐朝时游学中国,回去时携带的典籍中就有大量二王及其流派的法帖。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也带去了《王右军真迹行书》等大量晋人字帖。日本王室中的光明皇后、嵯峨天皇等对王羲之书法十分敬重,爱不释手,宫廷中珍藏的王羲之法帖颇多。被日本书坛誉为“三笔”、“三迹”的嵯峨天皇、空海、橘逸势和小野道风、藤原佐理、藤原行成都是深受二王书法的煦养而成为日本书坛巨擘的。
魏晋是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6:31
“(魏晋时期是)中国*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宗白华
桓公少与殷侯齐名,常有竞心。
桓问殷:“卿何如我?”
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世说新语·品藻》
这一则是说桓温年轻时就可以与殷浩齐名,所以常常有竞争之心,桓温问殷浩:“你和我相比,谁更厉害些?”殷浩回答:“我跟我自己相处了很久,宁愿做我自己!”
故事的主角是桓温和殷浩,两位都是魏晋时代响当当的人物,是一对“共骑竹马”的好朋友。
桓温为人直爽,容貌伟岸,风姿不凡,勇猛果敢,颇有领导风范。又是忠臣桓彝之后,因此被晋明帝招为驸马。
因为军事才能突出,朝廷封他为徐州刺史,大权在握,总理青、徐、兖三州军事。
虞翊病逝后,桓温又出镇荆州,都督六州军事,至此已经完全掌握了整个东晋在长江上游的兵权,堪称名副其实的“人生大赢家”。
桓温
而殷浩“识度清远”,少有美名,尤其擅长清谈玄理,小小年纪便有很深的见解和造诣,因此深受当时风流辩士们的推崇。
最初,他隐去山林,避世不出,整整十年,不论是多么有权势的人前来征召他出山,他都不为所动,潜心研究玄理,时人都认为“奇货可居”。
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深源(殷浩的字)不起,当如苍生何”的说法,殷浩被众人比作当代的管仲、诸葛亮。
最终,在当时辅政大臣司马昱言辞恳切的感召下,殷浩终于决定出山。
殷浩
由于殷浩在江湖上极高的声望,又有实力让朝臣刮目相看,整个朝廷上下都对他心服口服,殷浩成为司马昱的心腹。
只有一人除外。
想必你已经猜到了,就是殷浩儿时的好友,同样风头正劲的桓温。
永和三年(公元347年),桓温溯江而上,消灭了长江上游的成汉政权,打破了两人之间的和平。
此役之后,桓温原本雄厚的实力变得更加稳固,权势、声望也都变得空前强盛,连朝廷也不得不忌惮他三分。
司马昱为了抑制桓温,想到了此时担任扬州刺史的殷浩,令他与之抗衡。
于是,这对从小交好的朋友变成了瑜亮,明争暗斗、形成朝廷两股水火不容的势力。
可是桓温毕竟更老练、毒辣,又是个军事奇才,善于用兵,极富军事谋略,常战常胜,论起作战,文臣殷浩哪里是他的对手。
永和五年(公元349年),东晋的死对头——后赵皇帝石虎病死,北方形式大乱,永和六年(公元305年),冉闵称帝,与后赵分庭抗礼,桓温亲率五万大军顺流而下,做出*宫之势。
这一举动吓坏了司马昱,为了防止桓温坐大,危及朝廷,情急之下胡乱地把北伐任务交给了一介书生——自己最倚重、信任的殷浩。
结局可想而知,此后几年,殷浩数次北伐,屡战屡败,军力眼看就被消耗殆尽。
桓温巧妙地利用群臣的怨恨和嫉妒心理,上奏指斥殷浩罪状,要求贬谪。
“错误都是自己犯下的”,司马昱也无计可施,只能忍痛将殷浩削官为民,流放边疆。
从此以后,再无人与桓温抗衡,整个朝廷成了他的天下,东晋也进入了桓温北伐的时代。
这场对话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一个是人生巅峰,志得意满,另一个跌落谷底,心如死灰。一句“卿何如我?”在常人听来无疑是锥心之痛,恨不能把对方撕成两半,又因地位悬殊只能死命忍耐,青筋暴露。
如此恶毒、露骨、咄咄*人,丝毫没有给对方留后路。
殷浩却不卑不亢,“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
大教育家孔子有言:“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尽管处境艰难,殷浩还是依旧铿锵有力、义正词严地回击了桓温的挑衅。
或许你权势滔天、不可一世,而我卑微到尘埃里,但我就是我,决不屈志于人,天下只有一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