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28 07:07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6-28 11:29
在隋朝时选皇后有一套程序,先要从皇帝的几位夫人当中选定一位,作为皇后候选人,这位候选人取得候选资格后,要参加一个非常隆重的仪式,叫做手铸金人。如果成功,那么她就被正式册封为皇后,如果手铸金人失败,那么她便被淘汰,然后要另外再选一位夫人来试,所以不成则不得立。
补充:金人,其材质并不一定是黄金,通常为黄铜,即铜鎏金像。所谓手铸金人,应该是工匠们将一切铸造工序都准备齐全的情况下,由被定为候选人的准皇后在工匠的协助下将铜液灌入模具。这个流程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则很容易出问题。第一,面对册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08:37
中国的封建王朝前后延续了千余年,在这历史长河里,被册立的皇后的人数也有几百位。这几百位的女性佼佼者生前母仪天下,成为天下最尊荣的女子,可以说站在了女性的巅峰。这些皇后,基本都由显赫的家室,方能与皇室联姻,再不济也拥有常人难及的美貌,十分受皇帝的宠爱。一般来说,只要皇帝提出立后的意见和人选,只要朝臣不反对,基本上当皇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北魏王朝,能不能当上皇后,还要靠天意。
古代女子
北魏时期,有个奇葩的立后制度,就是皇后人选需要在众人观瞻之下“手铸金人”,只有铸金人成功,才能当上皇后。否则如果不成功,即使宠冠六宫、身世显赫、治理后宫手段超群,那一辈子也只能是个贵妃,当不上皇后。
铸金人,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占卜天意的方法之一,从秦朝开始就有收天下武器铸十二金人之事。并且这个事情也并非是北魏拓跋氏的首创,在匈奴人当政的时期,就有铸金人问天意的事情发生。无论是匈奴、羯还是鲜卑人拓跋氏,都属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所以在民风教化方面更加紧闭,宗教和祭祀在他们的生活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铸金人,说是金人,应该就是黄铜鎏金的人像,也有考证说为佛像。应该是候选人在铸造工匠的帮助下,将融化的铜液灌注到模具中。但是当时的技艺有限,铸铜人的成功率并不高,所以也有专家推测为所铸金人是纯金所造,因为纯金更加柔软,更难成像。但是由于流传后世的北魏时期的器皿,从未见过有纯金铸造的佛像,所以大多数人认同所谓金人就是鎏金铜像。
北魏历史上最有名的事件就是武道皇帝拓跋珪立后。拓跋珪长期无子,而弟弟拓跋仪在朝中权柄甚重,所以拓跋珪非常忌惮这个弟弟。后来,拓跋珪好不容易有了儿子拓跋嗣,因此他想立儿子拓跋嗣的母亲刘氏为后。拓跋嗣如果有了嫡长子的名分,自然身份更加尊贵,也更容易和拓跋仪抗衡。于是拓跋仪为了自身的权位,和朝臣推出了嫔妃慕容氏与刘氏争立皇后。慕容氏是前朝北燕的皇族后裔,身份血统尊贵,被民间认为是母仪天下的最佳人选。
于是慕容氏和刘氏在众人面前一同进行铸金人的仪式。可能是刘氏想助儿子上位的想法太过于迫切,也有可能这种活动里面有谁做的手脚,最终的结果就是,慕容氏所铸金人成功,而刘氏的未成。因为慕容氏被立为皇后,而刘氏则为贵妃。
古代女子
刘氏即使有皇帝的偏帮,总理内宫相关事宜,有皇后的权柄,但是在生前依然没有皇后的名分,只有在死后其子拓跋嗣继位,被追封为皇后。当然,由于“立子杀母”的制度,其子拓跋嗣在立为太子之后,刘氏就被赐死了。
根据《魏书》的记载,北魏历史上参加过铸金人仪式的后妃仅有三人,除却之前的慕容氏和刘氏之外,还有明元帝的皇后姚氏。
姚氏是后秦皇帝姚兴的女儿,姚氏和明元帝拓跋嗣的婚姻可以看做是两国联姻,是一次“和亲”。为了缓和两国的关系,拓跋嗣下令要以皇后的礼仪迎亲,没想到婚后两个人琴瑟和鸣,恩爱非常,拓跋嗣为了立姚氏为后,也举行了铸金人的仪式。没想到姚氏也是铸金人未成,但是拓跋嗣不仅让其享受到皇后所受的待遇,更几次欲立其为皇后。但是姚氏是个非常知进退的女子,面对拓跋嗣的加封坚决辞去,所以她的皇后之名也是在死后追封的。
三个参加铸金人仪式,只有一人成功,这个成功概率也是比较低了。那这个制度是怎么被废除的呢?这就要说道北魏和佛教的关系了。
南朝时期,举国上下都崇信佛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通过杜牧的诗句,就可以想象的到当时佛教的盛景。北魏时期更是被称为“佞佛”,拓跋珪曾下旨称赞佛教“济益之功,冥及存没,神踪遗轨,信可依凭。”并下令大修佛寺。鲜卑族本身就是个非常擅长雕塑的民族,所以在崇佛的背景下,大量铸造金属的佛像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么看来,拓跋珪在立后的制度上采用铸造佛像这种仪式,也就能理解了。那为什么这个制度只延续了三个人两个帝位的更替就结束了呢?
古代贵族
主要原因就在于北魏的第三个皇帝拓跋焘。拓跋焘出生的时候体态就与一般婴孩不一样,他的祖父拓跋珪曾经说过:“将来能够达成我的事业的,必定是这个孩子。”
拓跋焘继位不就就抵挡住柔然的进攻,后来攻灭胡夏、北燕、北凉,将南朝立国众多的景象打破,统一北方。抛去他在军事上功绩,他在文化方面最著名的就是太武灭佛事件。
由于佛门子弟众多,间接导致了人口匮乏,在军事战争中士兵人数不足;另一方面也是佛教运用它善于蛊惑人心的手段,参与到*斗争中去,这引起了拓跋焘强烈的不满。在太平真君五年和七年先后下灭佛诏书,宣布佛教为邪教,焚烧损毁佛像、佛经,逮捕佛教众僧尼。在这种情况下,还让自己的嫔妃铸佛像册立皇后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铸金人的仪式只单单传了两个皇帝就结束了。
虽然这种制度被废除了,但是它有极其浓烈的游牧民族的色彩,是中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并曾经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所特有风俗和鲜明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