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9 05:0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6:22
作家钱钟书通论,《钱钟书研究采辑 2 》三联书店 1996/2
*的辩证法——论邱华栋的写作姿态,《上海文学》 1996#2
碎片:现代,中国,文化,《文艺理论研究》 1996#3
*的辩证法,(载《几度风雨海上花》)上海三联 1997/1
一道迷人的风景——读《当代思想家访谈录》(书评),《解放日报》 1997/4/24
散乱的一代:我们如何说出自己?(对话),《萌芽》 1997#9
“海派”“黑色上海”及其他,《粤海风》 1997#10
女人“围”的城与围女人的“城”(载《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中心 1997/10
张爱玲的“背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8#1 ,(又载《上海 50 年代文学批评丛书,·,评论卷》)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9/11 ,
“亡羊补牢”与“构筑底部”,《文汇报》 1998/3
十年劳作,更上层楼,《文汇读书周报》 1998/11/21
重建中国“现代文学”的合法性,《文艺理论研究》 1999#1
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9#1
想象的对话,有关“上海热”,《科学时报》 1999#4
十篇小说,七嘴八舌——谈近期的小说创作(对话),《当代作家评论》 1999#4
论“海派”话语及其对于上海的理解,《华东师大学报》 1999/11 ,
评《民歌》,《当代作家评论》 2000#2
为了“被写体”的书写,香港《二十一世纪》 2001/6
2001 ,上海当明星,《 21 世纪经济报道》 2001/12/31
课程新标准与语文再反思,《书城》 2003/11
上海 / 香港:女性眼中的“双城记”,《文学评论》 2002/1
《中国大学学术讲演录》 2003 卷 A 辑 2003/3
“上海热”与华人世界的现代化叙事,《 2002 年文学批评》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3/4
百年语文 世纪之痒;《书城》;2004-8-1 面临双重困境的选择;《特区文学》;2004-4-1 “轻性知识分子”与中国现代的表意实践;《中国的现代性与城市知识分子》;2004-3-1 文化研究的公共空间;《旗与歌》;2004-1-1 基础教育改革再反思与再出发;《社会科学报》;2004-1-1
上海/香港:女作家眼中的“双城记”——从王安忆到张爱玲;《王安忆研究资料》;2006/05/01 女人“围”的城与围女人的“城”——《围城》拆解一种;《昨天的故事》;2006/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