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9 02:55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2:44
毛笔是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的纹饰花纹,可辨认出毛笔描绘的痕迹,6000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已用最原始的笔来绘画优美的纹样了。从3000年以前的殷商兽骨匕上就有墨书、朱书的文字,从中可以看出毛笔已具有圆健整齐的特点,笔画具弹性,起止较尖,中间偏前部分略粗,表现出毛笔书写的特有的效果。在甲骨文中已有毛笔的名称,当时把笔称“聿”殷商时的笔的形状究竟如何已无实物可见。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1954年6月,在长沙市左家公山,发掘了一座完整的战国木椁墓葬,出土了战国毛笔。这支毛笔,套在一支小竹管里,竹杆粗0.4cm,杆长18.5cm。据制笔的老技工观察,认为此笔是用上好的兔箭毛制成,长2.5cm,制法与现在有所不同,它不是将笔毛插在笔杆内,而是将笔毛围在笔杆一端,用丝线缠捆,外涂一层生漆。从其制作工艺和文物出土分布地区看,毛笔在战国时已被广泛使用,只是没有统一的名称,战国时的楚国笔是沿用殷商甲骨文中的名称“聿”,吴国则称“不律”,燕国称“弗”,秦国才称为“笔”。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中有“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拂”,“秦谓之笔,从聿从竹”的记载。传说秦大将军蒙恬发明毛笔,《太平御览》引《博物志》曰:“蒙恬造笔。”崔豹在《古今注》中也说:“自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但事实上,出土的文物已证明,毛笔远在蒙恬造笔之前很久就有了。意谓蒙恬作为毛笔制作工艺的改良者,其功亦不可没,而秦始皇只是统一了笔的叫法。清代大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的“造笔不始蒙恬”条中写道:“笔不始于蒙恬明矣。或恬所造,精于前人,遂独擅其名耳。”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始皇30年墓也出土了三支毛笔,笔杆竹质,上尖下粗镂空成腔,其中60号笔,长18.2cm,径0.4cm,笔毫长2.5cm。从秦、汉的竹简、帛书上所写的墨书看,此时毛笔已大量使用,并已相当完美。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12:45
人类发明出纸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