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领导者的哲学观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4:12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9 21:43
企业家就是企业的上帝,上帝是需要人去信仰的,信仰则靠诚信。如果没了诚信,企业做得再大,也会很快坍塌
《道德经》第17章: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也,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和历史,其实就是几个人在玩“过家家”,一个是李耳,即老子;一个是孔丘,即孔子;还有一个是墨翟,即墨子。可以说,孔丘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商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培养了七十二博士,三千硕士。这些学生里,有企业家,有学者,有外交家,还有军事家,正是他们的颂扬和吹捧,才有了至圣先师孔子的香火不衰;而墨子,则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政党组织——墨党,这个党派有着高尚的信仰、严密的组织结构和严格的纪律,不但要宣誓为了墨党理念而奋斗终身,还要按时交党费,不管你做了多大的官。只有老子,孤身一人,赤条条来,赤条条去,没有成立组织,也没有三五一伙相聚成群,只是在函谷关被关长尹喜半求半*着写了5585个字的文章,即被众多精英哭着喊着追认为老大,成为道家的领袖。几千年过去了,墨家已被雨打风吹去,儒家也是几度沉浮,只有道家,依然悠哉游哉地被后人捧着,一会入世,一会出世,好不潇洒!
由此看来,要论真正的领导学家,非老子莫属。老子曾经在他的领导哲学里,把领导者按不同级别分为四类,并分别作了不同的论述,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四类领导者的境界,看看你属于哪一类!
太上,不知有之
最理想的领导者,人们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短短六个字,老子告诉我们最高明的领导者的外在表象——不知有之。
为什么感觉不到?因为他无处不在——靠规律来管理着他的组织。这个规律就是“道”。这就像空气中的氧气,我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可当失去了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时,我们才会发觉它对人类生命是的重要。
如何构建这个重要的“道”?老子告诉了我们路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简而言之,就是向大自然学习。自然界的一切都是那么和谐,人类身处其中,自然成长。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平衡的,有春就对应着有秋,有夏就对应着有冬。和谐的根本就在于平衡,或者说彼此矛盾的制衡。
企业是企业家创造的,企业在创业初期就是企业家人格的延伸。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家就是企业的上帝,他创造了“这个世界”,构建了这个企业生存的规律。这个规律决定了企业未来的生存空间,这个规律越契合“自然之道”,企业的发展就越良性,也越长久。
美国之所以在二百多年间迅速崛起,其核心竞争力就在于构建了正确的“道”。在1787年美国建国初期的立宪会议上,美国的建国先贤们认为,最重要的问题不是“谁该当总统?谁是我们当中最聪明的人”,而是“我们能够创建什么样的程序,使国家在我们死后仍然能拥有很多优秀的总统?该制定什么样的方针和机制,以创造我们梦想的国家?”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9 21:44
领导哲学
1、领导是最重要的成长环境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包括*环境、文化环境、*环境、*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等。这些环境因素对人的成长、成才、成功都很重要,但人们往往忽视了“领导”这个因素。其实,领导就是你的环境,特别是一把手是你最重要的成功环境。
我们常常看到这种情形:有的人在一个领导手下工作,唯唯诺诺,无所作为,就像一条虫,活得很窝囊;而到了另一个领导手下,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生龙活虎,奋发有为,就像一条龙,活得很精彩。同样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某个领导主政时,长江后浪推前浪,源源不断出人才,好像有取之不尽的人才资源;而另一个领导主政时,却举目无才,所有的人才都被镇住了、埋没了,几年也出不来一个人才。
好领导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你的成长经历中,如果能遇上一个英明的领导,那真是“三生有幸”,机遇难得,或许从此改变了你的命运,奠定了你一生成功的平台。反之,如果遇上一个不开明的领导,你非常无奈,不仅会埋没你的才华,甚至会耽误你一生的前途。
领导的责任就是为部下创造环境、创造机会、创造明天,使他们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一个好领导,首先应当给部下一种高度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就在于领导者一不会嫉贤妒能,二不会“秋后算账”。当领导不能像“武大郎开店”,凡是比自己高的人一律拒之门外,总担心部下显露才能,超过自己。只有用一些在某些方面比自己更强的人,才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减少自己的失误。领导应当襟怀坦白,随时提醒和帮助部下克服缺点,健康成长,不要脑子里装个“小本子”,把部下平时的缺点记下来,等积攒到一定程度再去算总账。领导对部下真正的关怀不是封官许愿,或施以小恩小惠,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每个人都能施展自己的才干,实现自身的价值,不断增强自立自强的本领,凭借自己的实力去开创美好的未来。在一个团队中,如果领导以部下为荣,部下以领导为荣,那这个团队就是一个有高度战斗力的光荣团队。如果领导和部下互相抱怨、互相藐视,那必然是一个涣散无力的团队。
2、团结是最重要的成功之道
领导者主要不是靠自己干事情,而是团结大家合作干事情,是推动别人干事情,是将自己的想法通过他人去实现。因此,善于团结、乐于合作、易于交往,是领导者的基本功。一个不愿交往、不能团结、不会合作的人,基本上不适合当领导。纵然你有天大的本事,如果周围的同事对你没有好感,根本不想与你共事,他们才不在乎你有没有本事呢!人们宁愿与一个讨人喜欢的愚笨者共事,也不愿与一个令人讨厌的精明人为伍。
团结才能兴事业,团结才能搞改革,团结才能闯难关。一个人只有在可望得到周围同事的支持、理解和谅解的情况下,才敢于挑重担,冒风险。如果一个领导班子内部不团结,相互猜忌,相互掣肘,每个人都想看别人的笑话,那势必人人自危、人人自保,没有人愿意挑头去干急难险重的事情。改革和创新都是一项风险事业,它必然会触动旧观念,冲破旧机制,调整旧的权力利益格局。一些人不理解、不满意、不满足、不平衡是常有的事,这尤其需要领导层有一种同舟共济的精神。如果一遇到阻力,遭到反对,领导层内部就互相埋怨、推诿责任,任何改革和创新都会流于失败,结果是谁改革、谁创新,谁就倒霉。
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都会垮台。善于团结合作是一个领导者最重要的本事,而不能团结合作说明你没有本事。搞好团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它需要顾大局、讲原则,有修养、有气量,能服众、能宽容、能吃亏,有时还要委曲求全。而要搞不团结则是再容易不过的事了,精心营造的团结局面、多年积累的友谊,也许一句话就把它毁掉了。
正确的沟通必须平等相见,相互倾听,学会尊重,换位思考。在沟通中需要有必要的让步、妥协、变通,“退一步,天地宽”,而居高临下、以势压人是不会成功的。你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必须首先尊重别人,真正自尊的实现是以他尊为前提的。“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条几何定理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是不适用的。在人与人的沟通中,常常需要迂回,需要耐心和等待。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9 21:44
哲学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对什么是好的、是应该的总看法,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之一.它使人的行为带有稳定的倾向性.价值观是人用于区别好坏,分辨是非及其重要性的心理倾向体系.它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及重要性的评价,人不同于动物,动物只能被动适应环境,人不仅能认识世界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而且还知道应该做什么、选择什么,发现事物对自己的意义,设计自己,确定并实现奋斗目标.这些都是由每个人的价值观支配的.价值观决定、调节、制约个性倾向中低层次的需要、动机、愿望等,它是人的动机和行为模式的统帅.人的价值观建立在需求的基础上,一旦确定则反过来影响调节人进一步的需求活动.人们对各种事物,如学习、劳动、享受、贡献、成就等,在心目中存在主次之分,对这些事物的轻重排序和好坏排序构成一个人的价值观体系.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一个人行为及态度的基础.价值观受制于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受其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经济地位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逆的.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和行为.由于个人的身心条件、年龄阅历、教育状况、家庭影响、兴趣爱好等方面的不同,人们对各种职业有着不同的主观评价.从社会来讲,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相对落后,各种职业在劳动性质的内容上,在劳动难度和强度上,在劳动条件和待遇上,在所有制形式和稳定性等诸多问题上,都存在着差别.再加上传统的思想观念等的影响,各类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声望地位便也有好坏高低之见,这些评价都形成了人的职业价值观,并影响着人们对就业方向和具体职业岗位的选择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9 21:45
哲学问题和核心价值观不挂钩,关于领导哲学,尼克松的《六次危机》是不错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