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青铜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4 19:0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6:43
伪造青铜器主要是为了牟利,而仿造青铜器则是出于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爱好,或是出于复古以宣扬传统礼教之目的,所以仿古与伪造二者制作的目的与性质均不同,由此在器物上也表现出某些不同的特点,有必要加以区别。唐代以来各个时期仿古作伪的情况大致可概括为四句话:唐宋为仿,元明是变,清代在改,*是骗。现将其基本方法概述如下从重量辨青铜器的真伪
一般说来商前期器轻而薄,商后期器体重质厚,西周器浑厚铭多,春秋战国之器比商前期轻薄精细,汉代器重拙粗矮。而宋以后的伪器绝大多数要比真器重、压手。因为宋以后的伪器埋入土中的时间不如汉以前铜器埋藏时间久远,受外界腐蚀程度也小,合金成分不一样,胎质的轻重也不同。总之,伪器比真器重。
故宫藏有一件*时期伪造的商爵,高24.7了厘米、宽17.8厘米、重1.12公斤。爵是京西六郎庄夏锡忠捐献给故宫几千件器物中的一件。夏锡忠在南河沿路西有一“局眼”(不是铺面,是住宅可兼营业),当时家里很富,铜、锡等古玩都买,也都卖。但他不懂眼,买卖东西都看行家。青铜器看“同益恒”字号买什么,他就买什么;瓷器则看孙流洲。殊不知行家买真货,而他有时买的却是假的,此爵就属这种情况。从外表看此爵很漂亮,是熟坑器,无地无锈,造型*真。但行家拿起来一掂量,就发现压手、过重;再细审腹部,兽面纹是伪刻的,鋬内腹侧的铭文亦是伪刻的,并且走刀的痕迹,此爵无疑可断为伪器。
从重量上去鉴定青铜器的真伪,其要诀就是伪器比真器重。
辨别熟坑青铜器的真伪
因为“熟坑”是传世青铜器的表面特征制作的。真是传世青铜器的外表上也要打蜡,把表面的锈层、地子全覆盖在蜡层的下面。鉴别熟坑铜器的真伪,首先要看足、口沿处露铜的部位,有红地子层的是真器,再将熟坑青铜器外面的蜡层擦掉,用氨水反复擦拭,再将*滴上几滴,如果能看到露铜色的是仿器,如不露铜地子是真器。熟坑青铜器因为没有经过氧化腐蚀,所以锈层很浅,没有层次,红锈也不自然,对于熟坑青铜器要特别留神,多进行比较,就容易掌握辨别的方法。 宋代制作假地子的用盐卤砂,作假锈是用木漆调色或加松石末涂上的。这样做出来的锈层,层次很少,用开水一浇,作假锈的锈层就容易脱落,即使不脱落,也会因为热水的原因,发生颜色变浅的现象。
青铜器铭文辨伪
商周青铜器铭文的铸造,是另外做一块铭文范,镶嵌入主体内范中。有的铭文范嵌得很平整,周围没有明显的痕迹。也有嵌得较低粗糙,突出器的表面,如秦公簋、蕞器组的铭文皆是如此。商周青铜器在铸造长篇铭文时,有的还要划好线条或打好格子,所以一般铭文横行直行都比较规整,范土的铭文是阳线条,而铸成的铭文往往有字口小底部大的感觉,同时在字口内具有磨砂玻璃那样均匀的无光感,字体笔画的转折处,呈非常自然的圆势,而从事在陶范上刻铭文的技工,技术很高超,书写也很流利。
春秋战国青铜器上出现整篇刻上去的铭文,但原刻的文字是当青铜器脱范不久科的,因古时无钢刀,就用小轮子在铜器上琢磨出来的,所以字体比较光洁,只有琢磨痕,而无刀痕。宋代以后很多在没有铭文的青铜器上作伪铭纹,作伪铭纹是用刀刻的,一笔要刻上好几刀,往往会留下刀刃的痕迹。
宋代以来,金石家的研究重点是文字,当作历史文献对待的青铜器铭文,所以当时有铭文的青铜器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那时收藏家们对青铜器的搜集,往往偏重在铭文方面,宋代仿制的青铜器也大部分带有铭文。
鉴定铭文真伪,除仔细观察原铭文附近有无改凿.改刻以至字体不一,表面高低不平,补上伪锈等痕迹外,还可以从铭文的铸造方法来鉴定。后刻的铭文,有的是有所本,字体比较拘谨、呆板,字口内有或隐或显的刀凿痕。而用翻砂法铸造的青铜器,泥料颗粒比较粗,铭文笔画的表面与细腻的范土铸造不同。
科学鉴定通常是指利用现代化的仪器进行的元素分析、放射性元素的年代测定等,再就是系统知识的综合判断,俗称“眼学”。
其实“眼学”也是科学的组成部分,因为考古学本身就是被列入科学行为的范畴的,而依据考古发掘的标本、标准器形成的类型学、器形学、图案学等也都属于科学研究的领域,所以,“眼学”是运用了大量系统知识的经验之谈。例如:对于青铜器上铭文的鉴定常常成为对于有争议器物的强有力的证据,特别是数十字以上的长铭,今人很难编出可考却未见著述而又文意通畅的上古铭文,很难刻写出古意灿然、毫无造作且不出错误的古文字,这绝不是仪器可以解决的。又如:早期范铸法的错范痕迹和分隔内外范的垫痕与伪造的痕迹,目前的仪器还无法判断,但专家、有经验的文物工作者和收藏家只要借助肉眼或放大镜就可以判断。所以,积累经验、掌握青铜器的一般性特征和内在规律性的东西,是收藏活动必不可少的。
在收藏活动中,有大量的词汇来自传统,并没有科学的界定。或者说,一些名词的法律界定是明确的,却并非科学和传统的界定,因此,在公私收藏领域习惯上沿用了许多的术语和俗语。譬如:“出土文物”的一般性概念为从古代遗址、墓葬、窖藏、塔基、石窟寺,包括水底和沉船等的被发掘、打捞、发现及被盗掘出的古代文物,是相对于流传于世的瓷器、字画、家具、文玩等“传世文物”而言的。所以,不论什么时间出土的,皆可称为出土文物。但是,法律中对于“倒买倒卖出土文物”的界定,则是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新出土”的文物而言。*以前的“出土文物”即视同“传世文物”了。
收藏圈里对于出土文物出土时间和出土地点及其相关土壤环境的说法则更显生动,流行的评定语称“生”或“熟”,以及“坑”。
“生”或者“生坑”,是指新出土与早些年出土,但保持了出土时的本来面貌,没有经过出土后的进一步处理,没有受到生活中油垢等污染和长期直接用手把玩形成的表层变化,锈色和土沁色灿然的器物。
“熟”或者“熟坑”刚好相反,譬如明清时期出土,甚至宋代及宋代以前出土,经过了“传世”的经历,器物表面已经表现出自然的“熟”、“老”。特别是清代中期,藏家喜欢将青铜器除锈、擦光、上腊,加之常年把玩,就形成了“黑漆古”。
国外个别公私机构曾经有过一种极端的行为,号称“恢复这些器物的本来面貌——其当年曾经被使用时的面貌”。于是,将古代青铜器上的锈统统除掉了。这非常不科学。因为,青铜器上的锈色是岁月的痕迹,是人类上古文明传承的历史烙印,会增加其文化的含量和历史的重量感。同时,这种绿锈一般是指铜器的氧化层,而氧化铜比铜本身还要稳定,除掉了“锈”反而会不利于青铜器的保护。因此,普遍流行的原状保*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更加科学。只有对于起腐蚀作用的“有害锈”必须尽快做局部的清除、保养。另外需要提及的是,近世工艺仿品的“生坑”效果大多是广告色合胶喷涂上去的,有些加工细腻的仿品色彩非常*真,但开水浇上去之后水即变绿、变蓝和红。如前所述,自然锈色是氧化铜,比青铜本身更稳定,绝不可能溶于水。这几年高仿品的工艺水平改进了,可总有破绽可寻就是了。
俗语中的“水坑”、“脏坑”、“发坑”和“半发坑”则不仅是说器物呈现的表面特征,还特指出土地相应的土壤环境以及器物呈现的品质特征。
“水坑”器的出土地点多为湖南、湖北以及浙江,通常表现为色彩鲜亮、表面大多光润如镜。或绿得湛然,或黑得油亮,就像刚刚从水里捞出来的。因此,常与“水坑”器伴随出现的俗语还有“绿漆古”和“黑漆古”。
严格意义上讲,“绿漆古”是铜器绿锈生成之后,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或者墓葬、窖藏常年浸水,器物表面的浮锈自然脱落,却因年代久远,绿色牢牢地浸染在器物表层上形成的,好像罩了层薄薄的绿漆,故俗称“绿漆古”。
“黑漆古”的道理与“绿漆古,,相似,主要似取决于当地水质和土壤的酸碱度等,有器物长期传世形成的自然“包浆”,也有青铜器本身合金成分差异造成的原因。一般来说,器物出土时即黑亮如墨,表面几乎没有绿锈者,多为春秋、战国、两汉时期,而且战国、西汉的情况更加普遍,其中约90%属于战国时期铸造的。红、蓝色锈斑大多也出现晚期青铜器上,尤以汉代突出,当为青铜中杂入铁等成分造成的。这种情况商周时期绝对不会发生。近年“绿漆古”和“黑漆古”的伪晶亦有铜胎外用树脂材料做成的,纹饰非常精美,但树脂材料的导热性与青铜相差很大,只有上手就会感觉出来。
“枣皮红”是指有些青铜器绿锈下呈现的暗红色,琉璃厂习语称之“枣皮红”。还有许多形容各种器物色彩特征的类似形象习语,例如章料术语中的“虾青”、“鸡血”,瓷器中的“翠毛儿蓝”、“豇豆红”等等。
“包浆”是指没有浮锈,器物表面却通体呈现一层均匀、柔亮的氧化层的特殊现象,有时也用于泛指器物表面“生”“熟”情况与呈*况。所以,可以用于出土器,也可对传世品而言。“包浆”通常是鉴别青铜器的重要依据,当然也就会有人故意做上去,而且可以做到神似。例如新铸的铜香炉,经过不同的混合液体浸泡,然后烘烤,会出现各种呈色的“包浆”。反复浸泡、焙烧之后,甚至会出现非常美丽的厚厚“包浆”。这在近些年苏州仿“宣德炉”上被广泛应用。
“水银浸”亦称“水银古”,也是一种青铜器的自然“包浆”现象,有局部的,也有通体银白的,多见于铜镜。主要为战国到汉代时期制品,其中又以战国为多见,大多出土与中原地区。近年以河南仿为最高境界,几可乱真。
“泛金”与“水银浸”的情况相仿,并非器物铸造之时镀了水银或者黄金,而是青铜器在特定的土壤环境中形成的特殊氧化层,旧时也称“返金”或者“返铜”。这种现象通常只出现在刚刚铸造完成尚没有使用过就人土的青铜器上,而且几乎全部出土于河南安阳附近的商代地层中,陕西只存在个例,其他地区从未见到类似情况的报道。所以,非典型安阳类型的“泛金”器,大可直指其假。
“脏坑”器的出土地点在北方一些地区,表现在铜器表面锈色斑驳而杂乱,并伴有大量“有害锈”,甚至使得器物严重受损。
“发坑”和“半发坑”则指出土物不仅表面,而且质地本身都受到严重侵蚀,呈现出一种类似发酵、发泡状的疏松、涨裂。大部出现这种坟起、鼓泡、涨裂现象的俗称“发坑”,部分或局部出现的古玩行里习称“半发坑”。
文物的自身品质与收藏价值重要的外在条件之一就是“品相”,是文物行里人对于文物自身质地与完残情况综合评价的习语。以金属铸币为例,“祖钱”或“雕母”的品质注定优于脱胎而成的“母钱”;“部颁样钱”或“进呈样钱”的品质注定优于“初炉钱”,“初炉钱”则优于一般流通币。所以,在这里“晶相”是一级高过一级的。
但是,除了自身品质之外,保存状况的优劣也是决定“品相”好坏的评判标准。也就是说,铸造精美的普通流通币保存如新,“品相”自然是绝好的;“雕母”若损伤严重,也会被斥为“品相”不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6:43
文物的自身品质与收藏价值重要的外在条件之一就是“品相”,是文物行里人对于文物自身质地与完残情况综合评价的习语。以金属铸币为例,“祖钱”或“雕母”的品质注定优于脱胎而成的“母钱”;“部颁样钱”或“进呈样钱”的品质注定优于“初炉钱”,“初炉钱”则优于一般流通币。所以,在这里“晶相”是一级高过一级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6:43
伪造青铜器主要是为了牟利,而仿造青铜器则是出于对古代文化的尊重与爱好,或是出于复古以宣扬传统礼教之目的,所以仿古与伪造二者制作的目的与性质均不同,由此在器物上也表现出某些不同的特点,有必要加以区别。唐代以来各个时期仿古作伪的情况大致可概括为四句话:唐宋为仿,元明是变,清代在改,*是骗。现将其基本方法概述如下从重量辨青铜器的真伪
一般说来商前期器轻而薄,商后期器体重质厚,西周器浑厚铭多,春秋战国之器比商前期轻薄精细,汉代器重拙粗矮。而宋以后的伪器绝大多数要比真器重、压手。因为宋以后的伪器埋入土中的时间不如汉以前铜器埋藏时间久远,受外界腐蚀程度也小,合金成分不一样,胎质的轻重也不同。总之,伪器比真器重。
故宫藏有一件*时期伪造的商爵,高24.7了厘米、宽17.8厘米、重1.12公斤。爵是京西六郎庄夏锡忠捐献给故宫几千件器物中的一件。夏锡忠在南河沿路西有一“局眼”(不是铺面,是住宅可兼营业),当时家里很富,铜、锡等古玩都买,也都卖。但他不懂眼,买卖东西都看行家。青铜器看“同益恒”字号买什么,他就买什么;瓷器则看孙流洲。殊不知行家买真货,而他有时买的却是假的,此爵就属这种情况。从外表看此爵很漂亮,是熟坑器,无地无锈,造型*真。但行家拿起来一掂量,就发现压手、过重;再细审腹部,兽面纹是伪刻的,鋬内腹侧的铭文亦是伪刻的,并且走刀的痕迹,此爵无疑可断为伪器。
从重量上去鉴定青铜器的真伪,其要诀就是伪器比真器重。
辨别熟坑青铜器的真伪
因为“熟坑”是传世青铜器的表面特征制作的。真是传世青铜器的外表上也要打蜡,把表面的锈层、地子全覆盖在蜡层的下面。鉴别熟坑铜器的真伪,首先要看足、口沿处露铜的部位,有红地子层的是真器,再将熟坑青铜器外面的蜡层擦掉,用氨水反复擦拭,再将*滴上几滴,如果能看到露铜色的是仿器,如不露铜地子是真器。熟坑青铜器因为没有经过氧化腐蚀,所以锈层很浅,没有层次,红锈也不自然,对于熟坑青铜器要特别留神,多进行比较,就容易掌握辨别的方法。 宋代制作假地子的用盐卤砂,作假锈是用木漆调色或加松石末涂上的。这样做出来的锈层,层次很少,用开水一浇,作假锈的锈层就容易脱落,即使不脱落,也会因为热水的原因,发生颜色变浅的现象。
青铜器铭文辨伪
商周青铜器铭文的铸造,是另外做一块铭文范,镶嵌入主体内范中。有的铭文范嵌得很平整,周围没有明显的痕迹。也有嵌得较低粗糙,突出器的表面,如秦公簋、蕞器组的铭文皆是如此。商周青铜器在铸造长篇铭文时,有的还要划好线条或打好格子,所以一般铭文横行直行都比较规整,范土的铭文是阳线条,而铸成的铭文往往有字口小底部大的感觉,同时在字口内具有磨砂玻璃那样均匀的无光感,字体笔画的转折处,呈非常自然的圆势,而从事在陶范上刻铭文的技工,技术很高超,书写也很流利。
春秋战国青铜器上出现整篇刻上去的铭文,但原刻的文字是当青铜器脱范不久科的,因古时无钢刀,就用小轮子在铜器上琢磨出来的,所以字体比较光洁,只有琢磨痕,而无刀痕。宋代以后很多在没有铭文的青铜器上作伪铭纹,作伪铭纹是用刀刻的,一笔要刻上好几刀,往往会留下刀刃的痕迹。
宋代以来,金石家的研究重点是文字,当作历史文献对待的青铜器铭文,所以当时有铭文的青铜器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那时收藏家们对青铜器的搜集,往往偏重在铭文方面,宋代仿制的青铜器也大部分带有铭文。
鉴定铭文真伪,除仔细观察原铭文附近有无改凿.改刻以至字体不一,表面高低不平,补上伪锈等痕迹外,还可以从铭文的铸造方法来鉴定。后刻的铭文,有的是有所本,字体比较拘谨、呆板,字口内有或隐或显的刀凿痕。而用翻砂法铸造的青铜器,泥料颗粒比较粗,铭文笔画的表面与细腻的范土铸造不同。
科学鉴定通常是指利用现代化的仪器进行的元素分析、放射性元素的年代测定等,再就是系统知识的综合判断,俗称“眼学”。
其实“眼学”也是科学的组成部分,因为考古学本身就是被列入科学行为的范畴的,而依据考古发掘的标本、标准器形成的类型学、器形学、图案学等也都属于科学研究的领域,所以,“眼学”是运用了大量系统知识的经验之谈。例如:对于青铜器上铭文的鉴定常常成为对于有争议器物的强有力的证据,特别是数十字以上的长铭,今人很难编出可考却未见著述而又文意通畅的上古铭文,很难刻写出古意灿然、毫无造作且不出错误的古文字,这绝不是仪器可以解决的。又如:早期范铸法的错范痕迹和分隔内外范的垫痕与伪造的痕迹,目前的仪器还无法判断,但专家、有经验的文物工作者和收藏家只要借助肉眼或放大镜就可以判断。所以,积累经验、掌握青铜器的一般性特征和内在规律性的东西,是收藏活动必不可少的。
在收藏活动中,有大量的词汇来自传统,并没有科学的界定。或者说,一些名词的法律界定是明确的,却并非科学和传统的界定,因此,在公私收藏领域习惯上沿用了许多的术语和俗语。譬如:“出土文物”的一般性概念为从古代遗址、墓葬、窖藏、塔基、石窟寺,包括水底和沉船等的被发掘、打捞、发现及被盗掘出的古代文物,是相对于流传于世的瓷器、字画、家具、文玩等“传世文物”而言的。所以,不论什么时间出土的,皆可称为出土文物。但是,法律中对于“倒买倒卖出土文物”的界定,则是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新出土”的文物而言。*以前的“出土文物”即视同“传世文物”了。
收藏圈里对于出土文物出土时间和出土地点及其相关土壤环境的说法则更显生动,流行的评定语称“生”或“熟”,以及“坑”。
“生”或者“生坑”,是指新出土与早些年出土,但保持了出土时的本来面貌,没有经过出土后的进一步处理,没有受到生活中油垢等污染和长期直接用手把玩形成的表层变化,锈色和土沁色灿然的器物。
“熟”或者“熟坑”刚好相反,譬如明清时期出土,甚至宋代及宋代以前出土,经过了“传世”的经历,器物表面已经表现出自然的“熟”、“老”。特别是清代中期,藏家喜欢将青铜器除锈、擦光、上腊,加之常年把玩,就形成了“黑漆古”。
国外个别公私机构曾经有过一种极端的行为,号称“恢复这些器物的本来面貌——其当年曾经被使用时的面貌”。于是,将古代青铜器上的锈统统除掉了。这非常不科学。因为,青铜器上的锈色是岁月的痕迹,是人类上古文明传承的历史烙印,会增加其文化的含量和历史的重量感。同时,这种绿锈一般是指铜器的氧化层,而氧化铜比铜本身还要稳定,除掉了“锈”反而会不利于青铜器的保护。因此,普遍流行的原状保*是非常有道理的,也更加科学。只有对于起腐蚀作用的“有害锈”必须尽快做局部的清除、保养。另外需要提及的是,近世工艺仿品的“生坑”效果大多是广告色合胶喷涂上去的,有些加工细腻的仿品色彩非常*真,但开水浇上去之后水即变绿、变蓝和红。如前所述,自然锈色是氧化铜,比青铜本身更稳定,绝不可能溶于水。这几年高仿品的工艺水平改进了,可总有破绽可寻就是了。
俗语中的“水坑”、“脏坑”、“发坑”和“半发坑”则不仅是说器物呈现的表面特征,还特指出土地相应的土壤环境以及器物呈现的品质特征。
“水坑”器的出土地点多为湖南、湖北以及浙江,通常表现为色彩鲜亮、表面大多光润如镜。或绿得湛然,或黑得油亮,就像刚刚从水里捞出来的。因此,常与“水坑”器伴随出现的俗语还有“绿漆古”和“黑漆古”。
严格意义上讲,“绿漆古”是铜器绿锈生成之后,由于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或者墓葬、窖藏常年浸水,器物表面的浮锈自然脱落,却因年代久远,绿色牢牢地浸染在器物表层上形成的,好像罩了层薄薄的绿漆,故俗称“绿漆古”。
“黑漆古”的道理与“绿漆古,,相似,主要似取决于当地水质和土壤的酸碱度等,有器物长期传世形成的自然“包浆”,也有青铜器本身合金成分差异造成的原因。一般来说,器物出土时即黑亮如墨,表面几乎没有绿锈者,多为春秋、战国、两汉时期,而且战国、西汉的情况更加普遍,其中约90%属于战国时期铸造的。红、蓝色锈斑大多也出现晚期青铜器上,尤以汉代突出,当为青铜中杂入铁等成分造成的。这种情况商周时期绝对不会发生。近年“绿漆古”和“黑漆古”的伪晶亦有铜胎外用树脂材料做成的,纹饰非常精美,但树脂材料的导热性与青铜相差很大,只有上手就会感觉出来。
“枣皮红”是指有些青铜器绿锈下呈现的暗红色,琉璃厂习语称之“枣皮红”。还有许多形容各种器物色彩特征的类似形象习语,例如章料术语中的“虾青”、“鸡血”,瓷器中的“翠毛儿蓝”、“豇豆红”等等。
“包浆”是指没有浮锈,器物表面却通体呈现一层均匀、柔亮的氧化层的特殊现象,有时也用于泛指器物表面“生”“熟”情况与呈*况。所以,可以用于出土器,也可对传世品而言。“包浆”通常是鉴别青铜器的重要依据,当然也就会有人故意做上去,而且可以做到神似。例如新铸的铜香炉,经过不同的混合液体浸泡,然后烘烤,会出现各种呈色的“包浆”。反复浸泡、焙烧之后,甚至会出现非常美丽的厚厚“包浆”。这在近些年苏州仿“宣德炉”上被广泛应用。
“水银浸”亦称“水银古”,也是一种青铜器的自然“包浆”现象,有局部的,也有通体银白的,多见于铜镜。主要为战国到汉代时期制品,其中又以战国为多见,大多出土与中原地区。近年以河南仿为最高境界,几可乱真。
“泛金”与“水银浸”的情况相仿,并非器物铸造之时镀了水银或者黄金,而是青铜器在特定的土壤环境中形成的特殊氧化层,旧时也称“返金”或者“返铜”。这种现象通常只出现在刚刚铸造完成尚没有使用过就人土的青铜器上,而且几乎全部出土于河南安阳附近的商代地层中,陕西只存在个例,其他地区从未见到类似情况的报道。所以,非典型安阳类型的“泛金”器,大可直指其假。
“脏坑”器的出土地点在北方一些地区,表现在铜器表面锈色斑驳而杂乱,并伴有大量“有害锈”,甚至使得器物严重受损。
“发坑”和“半发坑”则指出土物不仅表面,而且质地本身都受到严重侵蚀,呈现出一种类似发酵、发泡状的疏松、涨裂。大部出现这种坟起、鼓泡、涨裂现象的俗称“发坑”,部分或局部出现的古玩行里习称“半发坑”。
文物的自身品质与收藏价值重要的外在条件之一就是“品相”,是文物行里人对于文物自身质地与完残情况综合评价的习语。以金属铸币为例,“祖钱”或“雕母”的品质注定优于脱胎而成的“母钱”;“部颁样钱”或“进呈样钱”的品质注定优于“初炉钱”,“初炉钱”则优于一般流通币。所以,在这里“晶相”是一级高过一级的。
但是,除了自身品质之外,保存状况的优劣也是决定“品相”好坏的评判标准。也就是说,铸造精美的普通流通币保存如新,“品相”自然是绝好的;“雕母”若损伤严重,也会被斥为“品相”不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6:43
文物的自身品质与收藏价值重要的外在条件之一就是“品相”,是文物行里人对于文物自身质地与完残情况综合评价的习语。以金属铸币为例,“祖钱”或“雕母”的品质注定优于脱胎而成的“母钱”;“部颁样钱”或“进呈样钱”的品质注定优于“初炉钱”,“初炉钱”则优于一般流通币。所以,在这里“晶相”是一级高过一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