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5 02:5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8 02:02
据悉,在大火发生以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就紧急动身前往了事发地点,而在巴黎圣母院周围,还聚集着大量的路人,他们看着眼前的巴黎圣母院,自行下跪开始祈祷,希望这一栋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能够扛过这一灾难!
在《申鉴·杂言》中有这样的记载:“防为上,救次之,戒为下。”或许是缘于中国古代的火患严重,上古商周时期,酒已出现了相当成熟的防火理论。古老《易经》中的第63卦“既济”卦,即是拿火灾来说事,古人释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这句话里包含的原意,可以这样理解:即便大火扑灭了,救火任务结束,也要提高防火意识。而清史编纂委员会,也在之后的4月15日的时候发布了一篇名为“雍正帝的防火意识”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就向我们大家介绍了有关清朝对于防火的一些知识!
这一篇文章的作者,是出生于1961年的李国荣先生。李国荣作为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副馆长,而且,还是《历史档案》杂志社的社长、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献编纂委员会主任。李国荣先生在文章中,向我们介绍了很多关于紫禁城的防火知识。
走进紫禁城以后,无论你是登上三大殿的台基,还是来到了六宫之中,又大又高的铜缸和铁缸随处可见,加起来足足有308口之多,而且,这一景象在紫禁城内也算是一个特殊的看点了。可能,很多人都以为这些大缸是用来养殖花草或者是鱼类的,其实不然。
这些大缸是用来储水救火的,是当时的宫中,最为重要的一道防火措施。
在中国的历朝历代中,对于防火都是格外的注重,而当时的雍正皇帝不仅仅注重皇宫内的防火,对于民间的防火也是格外的重视!据李国荣介绍,清代皇帝所居住的皇宫都是彼此相连的,而且,再加上它们又全部都是木质结构,因此,很容易发生火灾,所以,皇帝们对于防火的重视就不言而喻了。有谕令“紫禁城内每年冬令禁饬火烛”、“宫中火烛最要小心”等等。
当年,在雍正皇帝幼年的时候,就听说了康熙十八年太和殿因为失火而造成的惨状,随后,直到雍正帝20岁的时候太和大殿才得以修复,这件事情给当时的雍正皇帝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因此,雍正皇帝登基以后,就严抓皇宫防火事宜!当时的雍正帝,给朝内*提出了要求,并且,还强调皇宫中的各类房屋建筑都要增加防火结构,在前朝和后宫分别设立防火墙。
雍正帝深知,虽然,设立了防火墙,但是,还是会有一些漏洞的。
根据历史记载,雍正帝发现了乾清宫两侧的日精门以及月华门向南的围房后面,经常会有火星冒出,于是,雍正帝速速颁发旨意,将围房的后檐改成了风火檐。甚至,就连靠近做饭的房间周围的房屋,也一并改成了风火檐,以做到防范于未然!
除了改造房屋的结构以外,当时的清宫之中还设立了专门的防火队,名叫“火班”。当时的火班按照雍正的要求,由2名步军校、40名步军、8名内务府所属护军、20名披甲人、20名苏拉以及10名銮仪卫校尉组成,该支队伍总共100人,并且,昼夜值班 !
这里出现一个问题,紫禁城的火班及千余名侍卫兵丁,都处在皇宫的外围区域,平时,王公大臣要入内廷都极其不易,更何况那些普普通通的兵丁,显然,这牵涉到祖制和不可逾越的宫规。雍正帝明白火患非同小可,感到有必要将内廷太监组织编队,以应付突发火情。
除此之外,为了增加该队伍的防火能力,还会在每年的春秋两季进行防火技能演练,由此可见,雍正帝对于皇宫防火的重视程度!
随后,雍正帝还着力强化了紫禁城以内的防火设备。在康熙时期,因为,随着洋*短炮等武器的制造,清宫之中还因此制造出了一个西洋激桶,一种半机械性的灭火器。到了雍正五年二月的时候,雍正帝看到了皇宫之中的防火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并且,还存在着一些漏洞,因此,他表示:紫禁城内的防火,相比外面更加的重要,所以,派人制造了八架激桶。
其实,这个激桶就是一个木质的水箱,在水箱的内部还覆盖了一层锡皮,水箱之中还立了一根将军柱,将军柱的作用是支撑杠杆压粱,而压粱则支撑着将军柱两侧的两个活塞。如果,遇到火灾的时候,就会有人将水箱内灌满水,然后,两人用力按压杠杆的两端,由两个活塞内轮番向外喷水,以达到一个灭火的目的。所以,通过这种激桶也能看古人的智慧还是很高的。
这种激桶的内部结构异常复杂,而且,在使用的时候所产生的压力也是比较大的,在喷射的时候,水柱可以达到好几米的高度,对于皇宫灭火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而在当今的故宫之中,这种激桶仍然得以保留着,让人震撼的是,装上水之后还可以继续使用!并且,雍正皇帝对于皇宫灭火所做的贡献不仅仅体现在当时,而且,还对后世更是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尤其是在嘉庆十九年的时候,拟定的《紫禁城内及圆明园火班章程》,以及《紫禁城火班章程》都对防火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防火条例成熟了以后,紫禁城内就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于明朝时期一样的大火了,可以说,这一切都和雍正帝注重防火的做法,有着分不开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