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5 05:1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14:27
据《辽宁省明长城资源调查报告》,小红螺山长城全长10727米,其中,人工墙体5368米,山险墙、劈山墙5359米。近两年实地考察的结果是,小虹螺山长城的人工墙体大多是用当地开采的块石砌筑,两侧墙壁用较大块石干砌,中间充填碎石,形成石头墙体,在山谷隘口处也有小段夯土墙。城墙的宽度和高度,根据防御的部位和周边地形,差别较大。最宽处达7.4米,最窄处只有1.6米;最高的墙体超过7米,低的不过2米左右。其中的山险墙是把山体天然的悬崖峭壁做墙体,劈山墙是将陡峭的山体铲削后形成峭壁,再与人工墙体相接,形成一道屏障,这是山区修筑长城经常采用的一种墙体形式。小虹螺山长城人工墙体和山险各占了一半,体现了“因地形,用险制塞”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长城修筑原则。
这些年登小虹螺山的人很多,如果登到连绵起伏的山脊上,不论往东还是往西,只要山的一侧有如刀削斧劈般的峭壁危岩,就是长城的山险墙或劈山墙。如果从小虹螺山东侧的大小毛家沟之间上山,或者从盘道沟西侧的山梁上山,都会看到一道石墙,蜿蜒盘旋,直上小虹螺山的高处山脊。从表面上看,小虹螺山长城的城墙时断时续,其实,看似断的地方必有山险,不在内侧,就在外侧。没有山险的地方,才有人工砌筑的城墙。小虹螺山长城不像绥中永安长城那样,高大的青砖包砌城墙在群山中连绵不断,而是在高山之巅时续时断、时隐时现。
据记录辽东长城的《辽东志》记载,辽东边墙最早修筑时间是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小虹螺山长城的修筑时间,根据《明史·王翱传》的描述,应该始于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因为这里明确记录着:正统七年,王翱奉命“提督辽东军务......乃躬行边,起山海关抵开原,缮城垣,浚沟堑,五里为堡,十里为屯,使烽燧相接”。《辽东志》王翱志略也记载:“(正统七年)乃自巡边,沿山海关抵开原,高墙深沟,五里为堡,十里为屯,烽燧斥堠,珠联璧贯,千里相望”。小虹螺山长城的完工时间,应该是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因为这正是毕恭受王翱举荐主修辽东边墙的五年。次年,毕恭因修建辽东边墙有功,擢升为辽东都指挥使。按照这样的推论,小虹螺山长城到现在已经有571年的历史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14:27
葫芦岛市区北部有一大一小两座虹螺山,清《奉天通志》记载:“俗称大虹螺山不大,小虹螺山不小,山脉自西向东,蜿蜒百余里,从各方面观之均成形,土人因有八面威风之称”。小虹螺山在大虹螺山东偏南方向,中间有个夹道沟把两座山分开。两座山一东一西,在南北方向交错耸立,各自以庞大的山体构成一道天然屏障,拱卫着渤海岸边的要冲地带。这两座姊妹山,峰奇谷幽,林深岩峻,溪流飞瀑,古迹犹存,有“辽西奇秀”之誉。但小虹螺山上有长城,人们却知之甚少。其实,地方志早有记载,但语焉不详。近年来,众多的户外运动爱好者经常登临小红螺山,他们或许会看到那些散落的石块呈线状分布,可想到那是明代长城的并不多,而且知道小虹螺山长城是我国万里长城一部分的更少。
过去多少年来,人们都认为我国万里长城东起山海关,西止嘉峪关,就连历史教科书和《辞海》注释都是这样写的。其实不然,我国修长城从春秋战国时就开始了,第一道万里长城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修筑的,《史记》中有“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的记载。但这道长城并没有从葫芦岛境内经过,而是从河北丰宁、围场县进内蒙古赤峰市奈曼、库伦,经阜新北过辽河以东,一直到朝鲜大同江北岸。汉朝时期修筑的万里长城,西端越过阴山直达新疆库尔勒,东端也到朝鲜北部,比秦始皇修的万里长城长了许多,总长度达10000公里,但也没有经过葫芦岛境内。据目前公开发表的长城考古文献,葫芦岛境内的长城属于明代修筑的长城,其中少部分为蓟镇长城,多数为辽东镇长城,也就是辽东长城。以前,之所以没有把辽东长城当做明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有一些历史上的原因。比较认同的说法是,满清入主中原以后,为了保护东北这块“龙兴之地”,长期对东北实行“封禁*”,为防止民众自由进入发祥之地从事采参、狩猎、放牧、农耕等活动,大致沿明辽东长城的走向,修建了一条标示禁区界限的柳条边,同时拆毁了一些长城、关堡。在清代的地图上,只标注了柳条边,没有标注长城,使人们渐渐淡化了辽东长城的印象,后来就一直以讹传讹,没有定论了。其实,在《明史·兵志》中早有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段守御”的记载。后来随着人类活动和生产发展,平原丘陵地区的长城墙体逐渐消失,明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的说法似乎成了定论。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以后,长城研究和长城考古调查不断深入,逐渐修正了原来对长城东端起点的说法。2009年9月25日,国家文物局和中国长城学会在丹东举行了“万里长城东端起点—虎山”标志揭幕仪式,正式宣布:宽甸虎山是明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由此,小虹螺山长城是明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毋庸置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22 14:28
我国的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从春秋战国开始到明末清初为止,历朝历代延续修筑了两千多年。各种结构形式的长城分布在我国的北部、中南部和西部广袤的土地上,总长度达50000多公里,可以说是一项“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的伟大工程,在世界上绝无仅有,与古罗马斗兽场、埃及金字塔等被称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
葫芦岛是明代万里长城分布较多的地区,在与河北省接壤的绥中县永安乡的锥子山上,有三条长城相互连接,似三条巨龙在山上缠绕,有“三龙交汇”之称。向南、西方向起伏逶迤的两条长城属明蓟镇长城,向东方向蜿蜒的是明辽东镇长城。辽东镇长城简称辽东长城,也叫辽东边墙。辽东长城从锥子山下的吾名口起向东延伸,穿过葫芦岛市的绥中、兴城、连山、南票四个县(市)区,一直到丹东市宽甸县鸭绿江边的虎山。据《辽东志》、《全辽志》记载推算,辽东长城全长1976里,即988公里。有关资料表明:葫芦岛市境内的明长城为238公里,有少部分为蓟镇长城,大部分是辽东长城。辽东长城中,有一段从连山区塔山乡大四台村西边山直上小虹螺山,一直向东,在山脊上蜿蜒起伏,在南票区虹螺岘镇团山子村小毛家沟南侧下到山谷,再与植股山长城相接,这就是那段鲜为人知的长城——小虹螺山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