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3 15:38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20:50
这是历史战争发展留下来的约定俗成的事情,主要原因是交战双方为了最大程度保护各自的利益。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有助于两国更好的处理矛盾。历史上有很多没有发起战争就化解的两国之间的矛盾,不到迫不得已,两个国家是不愿发起大规模战争的,因为这样不仅国家的百姓受难,而且还会伤亡大量的士兵,对两国的发展都有一定程度的损害,这种情况比较多见于两国实力相当时,在战争前或者战争进行时,派出使节前去商讨可能的解决方案。
当然,矛盾激化之后,谈就谈不拢了,就得靠打仗来解决了。但是在战争后期,我认为使节的作用还是巨大的,优势方可以派出使者去敌国,提出自己的要求,如若不接受,则继续交战;而劣势方如果发现自己损失太大,再打就要全军覆没,此时也可以派出使者前去说明能给出的条件,以求得保住自己最大的利益。由上可以知道,使者的作用对双方都是很重要的,有助于双方保住各自的最大利益,毕竟两国交战更多的都是利益纷争,拼到鱼死网破都不是大家想看到的,强者可以通过使者不动一兵一卒就达成目的,而弱者可以通过使者保护自己的实力,以谋得东山再起。
所以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对双方来说都是最优的选择,对各自的百姓来说也是很大的保护,毕竟军事战争是十分残酷的,能谈则谈,实在谈不拢再选用军事手段也不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20:51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是两个国家的交战底线,不杀使者显得国家有风度,大度,要是杀了使者只会给后人留下不好的骂名。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20:51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对各自的百姓来说是很大的保护,毕竟军事战争是十分残酷的,能谈则谈,实在谈不拢再选用军事手段也不晚。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20:52
古代打仗讲究一个精气神,讲究一个英雄气概。如果杀掉来使,就显示出了自己的一种胆怯。而在战场上,没有勇猛无畏,军队就丢了魂,就没办法再打仗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4 20:53
来自春秋战国时期,张畅与李孝伯谈判。两人都是当时的“名士”,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但他们谈判中却仍然是文质彬彬、礼貌周全,被后世誉为战场佳话。后来就有“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交战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