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文言文中的数词表示的是概数,但是古人怎样表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4 11:5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23:52
古人表示确数的方法与今天大同小异。比如“五分之三”就是文言文的说法。
古人表示确数与现代方法不同之处在于:
1.不用阿拉伯数字,用一、二……;百、千、万等。
2.高位数字为“一”时,通常省略,如“一千八百”,写成“千八百”。因而,有不少人将“千八百”误解为现代口语的概数“千把百”。
3.数位上的“0”常常被省略,或加“又”、“有”、“另”、“〇”、“零”。如“503”,写成“五百三”或“五百又三”、“五百〇三”。“83岁”写成“时年八十有三”。注意:“五百三”是503,而530则写成“五百三十”。
4.小数用量词加奇零数表示。如250.375丈,写成二百五十丈又三七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2 23:52
表示一个多位数字时,采用十进位值制,各位值的数目从左到右排列,纵横相间(法则是: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并以空位表示零。算筹为加、减、乘、除等运算建立起良好的条件。
筹算直到十五世纪元朝末年才逐渐为珠算所取代,中国古代数学就是在筹算的基础上取得其辉煌成就的。
在几何学方面《史记。夏本记》中说夏禹治水时已使用了规、矩、准、绳等作图和测量工具,并早已发现“勾三股四弦五”这个勾股定理(西方称毕氏定理)的特例。战国时期,齐国人着的《考工记》汇总了当时手工业技术的规范,包含了一些测量的内容,并涉及到一些几何知识,例如角的概念。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也促进了数学的发展,一些学派还总结和概括出与数学有关的许多抽象概念。著名的有《墨经》中关于某些几何名词的定义和命题,例如:“圆,一中同长也”、“平,同高也”等等。墨家还给出有穷和无穷的定义。 《庄子》记载了惠施等人的名家学说和桓团、公孙龙等辩者提出的论题,强调抽象的数学思想,例如“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等。这些许多几何概念的定义、极限思想和其他数学命题是相当可贵的数学思想,但这种重视抽象性和逻辑严密性的新思想未能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
此外,讲述阴阳八卦和《易经》已有了组合数学的萌芽,并反映出二进制和三进制的思想,而算盘上又显示出五进制的思维,男性的年纪和女性的年纪表达除十进制还有八进制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