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更新怎么多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4 10:0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1 09:47
二健全科研机构,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机制保障。
教育科研研究机构是教育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加强科研机构建设是学校教育科研走上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重要标志。教育科研机构已成为教师投身教育科研提高专业水平的“智囊团”、“参谋部”、“思想库”,是广大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良师益友,是学校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中心”。
1、提升教育科研机构的整体素质。校长李辛甫亲自带头开展课题研究,是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具有很强的研究设计能力和熟练的实验操作能力,目前还承担着一个国家教育部研究课题和一个市“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的研究任务。学校配有一名副校长分管教科研工作,设有教科室,有专职主任一名,并有兼职科研人员7人。所有的专、兼职科研人员都是学校教育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他们都曾经承担或主要参与过县级以上立项课题的研究,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践探索能力,研究成果均在县级及以上评比中获奖,是一支学校教育科研的排头兵。
2、改革教育科研机构内部管理体系,增强教育科研活力。教科室实行四制(岗位责任制、全员聘任制、主任负责制、工作奖励制)“三提高(提高工作积极性、提高科研质量和科研效率、提高科研管理水平)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管理*。走产研结合道路,大胆探索,拓宽思路,广开渠道,增强活力。
3、充实教育科研机构的经费和必要的物质设备。澄潭中学领导树立了教育科研投入是效益最大产出的观念,大幅度增加对教育科研机构的经费投入。澄潭中学每年在教育科研上要投入资金18—20万左右,一是用于期刊和教研资料的购买、师资培训、课题经费、教育考察、教研活动和编印出版教育科研专著以及聘请专家顾问,二是用于优秀课题成果奖励。为适应信息化的要求,我们已实现了校园网上网工程,制作了学校网页,建立了学校网址,以便教师能快捷地获得教育科研信息,及时实现信息交流,尽量为教师创设一个信息化的良好科研环境。
4、加强教育科研机构对科学研究的管理,提高研究项目的整体质量和效益。教科室对教育科研项目和课题实行分层规划、分级管理。实行立项课题的全过程管理。从立项、研究过程、结题、鉴定到成果推广都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三浓厚科研氛围,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97年上半年,学校出台了《澄潭中学教育科学研究实施细则》,形成了系统、高效的理论学习制度、课题管理制度、科研经费申请制度、科研成果奖励制度、交流反思及应用推广制度,实现了教育科研的制度化、全程化、全员化。做到“三全”,即全员参与、全方位引入、全过程管理,让科研之风大兴。实行“三进”,教育科学进教学、进教师教育、进学生学习,让科研渗透各个领域。做好“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日常教研相结合,教育科研与培养创新型教师,争做名优教师相结合,让科研成为提高教师水平、推动学校发展的内涵而永不衰竭。实现“五个转变”,即由“神秘化”向“大众化”转化,由“理论科研”向“应用科研”转变,由“个体状态”向“集体状态”转变,由“单纯写论文”向“总结、提高、应用、推广”转变,让科研有层次发展,有重点突破。
1、拓展教育科研运行体系,提高教师的科研素质。为使我校的教育科研跳出经验总结、同水平反复的狭隘圈子,我们拓展了教育科研的运行体系。纵向,我们争取到了县市省教育科研机构的指导。新昌县教科所、绍兴市教科所和省教育科学规划院在许多重大课题上给予了学校及时的指导,为学校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提供咨询、开设讲座、给予辅导。在上级教科所的直接领导下,我校的教育科研水平得到了迅速地提高。横向,一是争取到了浙江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等多家高校专家和教授,为教师从事教育科研作理论和实践指导,为我校教师作了《教育科研的方法和途径》、《教育科研方法研究》、《新课程与教师角色的转换》、《创造心理与技能》、《改进学习方法的策略》、《教学最优化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学校教育与艺术教育》等等专题报告。二是加强与兄弟学校和地区的交流,学习和引进外地开展教育科研先进经验。近几年来,我校教师外出取经的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七个省市100多所学校。三是与中美合资洛思福教育中心(美国)达成了长期合作办学协议,开展中美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比较研究,而且互派教师进行对等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现代的教育方法,使我校的教育走出了国门,走向世界。
2、重视教学设计,提升教师业务水准。教师素质的提高必须放在教学这个特殊的环境中来实现,只有教学实践才能促进教学理论和教学行为的融合,才能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检查教师的教学效率,展示教师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教学即研究,教学设计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并根据时代发展生长出新的教学品质的肥沃土壤。可以这样说,没有有效的教学设计,就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就没有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更没有现代意义的素质教育。为此,我们把“为学生有效学习改进教学设计”作为推进学校教育科研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每天的学校管理,要求教师不能凭以往经验、教学参考书,而应该从学生的学习需要、时代发展要求出发,来事先筹划、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变异性,内容、方法的多样性。一是建立了月教学计划审核制度,要求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由教务处下发表格,各备课组长把本月教学计划按日期分解,同一备课组老师对计划进行讨论修改。在计划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情况作适当调整,但必须在备注栏说明,并且把教师对计划执行的情况纳入教研组考核范围。月计划审核制度可以避免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二是实施过程督导制度,要求教师根据自身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增删、整合、新编。通过教材这个载体,使学生具有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并在思维、判断、情感、价值观和个性品质等方面取得良性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采取推门听课制度,任何一位教师任何时候可以进教室听课,任何一位家长任何时候可以进教室听课。另外,我们利用教研组评议、学生评议、行政评议,教务处跟踪听课,平时抽检,促进教师精心设计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使教师真正成为一个教学设计的研究者,让研究渗透在教学每一角落。
3、注重教学反思,提高教师自我更新的应变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萌芽在对教学行为的不满中,产生于对专业行为的反省中,形成于对教学中各种关系的理解和反思中。反思具有探索研究的性质,是开展教育研究常用的思维方式和手段之一,它对教师提高专业修养、提升专业能力、促进专业化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我校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公式:专业发展=经验+学习+反思,并出台了教学反思制度,形成反思的运行机制:日反思——周交流——月总结——期末评比。日反思指按教学活动展开的程序分为教学活动前的反思、教学活动中的反思、教学活动后的反思。教学活动前的反思可以改变凭经验、凭老教案或教案集、凭以往的思维习惯进行机械备课的低思维做法,可以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和预测性。通过解决教学活动中发生的问题(教师自己的或学生的),可以增强教师的教学监控和应变能力,有助于教师形成灵活多变的教育机智。教学后的反思是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意向、思维的激发程度、教学情境营造、学生情绪的*等等作出恰当的评价,以及对后续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进行调整、修正或作出新的规划,并在每一教案后形成反思文字。周交流指各备课组每周有交流活动,对每周内各教师的创造性教学思想、教学行为进行深入研究,进行归纳提炼,精选出好的反思方法,形成反思材料,进行会议交流。月总结指教研组每月能根据备课组活动写出总结材料与推广材料,上交教务处。期末评比指教务处在期末邀请学校、教研室等专家对各教研组的教研反思成果进行评比。
4、强化问题意识和课题意识,切实提升教师的研究能力。丽莲?凯莉曾指出,教师“专业化的起点,在于愿意思考问题,并尝试提出自己的改进方案”。教师一边在从事教学活动,一边在从事进修学习,一边在从事教学研究,时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教学问题、学生学习的问题、师生交往中存在问题、学生成长中种种困扰等等。如果对此类问题就事论事或凭经验一说了事,这样处理问题的方式是无意识的,对以后的工作没有多大的启迪。只有当教师有发现问题的意识,并产生研究这些问题的*,进而用研究的思维、方法、实验去探究问题发生的根源、存在的原由、解决的途径的时候,教师的行为才印上研究的影子,才会把“问题意识”转化为“课题问题”。学校为了倡导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能发现问题直至解决问题,一是要求教研活动特别是在评课、说课中,敢于善于找差错、找问题,通过观摩研讨、批判反思,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把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转化为课题进行深入探索,从而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二是发展教师的问题意识,要求教师通过自身的教学感受,能及时意识到问题,对问题具很强的敏感性,问题越多、越深刻,教师的探究心理也就越强烈。针对文言文教学中老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语文教研组提出了“高中文言文教学模式新探”的课题,针对*课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的问题,政史地教研组提出了“在*课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针对学生缺乏自学能力,有教师提出了“独立学习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课题等等。以前教师对自己的日常教学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视而不见或“以善小而不为”的现象已逐步消失,“找问题”“找课题”已成为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工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