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6:4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7 09:07
78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
是一门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为了向中国人民*(以下简称为*)步兵部队提供了一种快捷而且直接的火力支援,并且击毁轻型坦克、装甲运兵车或碉堡等目标而制造的82 毫米口径滑膛式无后坐力炮系统,发射82 毫米炮弹。78式是在65式上进行一些修改的改进版。78式已经大量而显著地装备*地面部队,而且目前仍在一些B级单位和预备役部队中服役。此无后坐力炮正开始被98式反坦克火箭筒所取代。78式80毫米无后坐力炮于1979年设计定型,1981年批量生产装备部队,该炮是一种营属火炮,装备于步兵营。
国家:中国
武器信息
名称:78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
口径:中口径炮
武器数据
口径:82毫米
总重:34.3千克
炮管长度:1,445毫米
最大射程:500米
炮口初速:252米/秒
弹药参数
可使用弹药类型
型号:破甲弹
研发历史
上世纪60年代中苏交恶之前,苏联将B-10型82mm无后坐力炮(如图)的生产许可证交给中国。这种无后坐力炮从1954年开始服役,苏军将其作为机械化步兵和空降部队的反坦克武器。B-10无后坐力炮采用滑膛炮管,炮身长1910mm,战斗全重85千克,配有尾翼稳定的破甲弹,有效射程4400米,射速6发/分钟。对装甲目标有效射程400米,穿甲厚度200mm。
这种无后坐力炮弹药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德国式”,与前面说过的药筒带孔的“美国式”相对,特点就是没有药筒,在弹体上固定柔性附加药包。破甲弹质量3.89千克,初速320米/秒。
苏联B-10型82mm无后坐力炮的威力已经大大超过当时中*队装备的75mm和57mm无后坐力炮,被定型为65式82mm无后坐力炮(如图),并开始大量装备。
65式无后坐力炮一直生产到1978年,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一部分65式82mm无后坐力炮取代了56式75mm无后坐力炮。按照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陆军编制,一个步兵营的反坦克排应该装备六门82mm无后坐力炮。
1978年,中国人民*开始列装78式82mm无后坐力炮(在某些消息来源中,将其称为PW78),78式与65式之间的主要区别是重量减轻至35千克,这使得它可以在紧急情况下,进行肩扛射击。78式82mm无后坐力炮的减重主要通过两个方式来实现:首先将炮身缩短到1445mm,其次使用了轻型三脚架。
并对炮闩进行了修改,简化了装弹手的工作,65式无后坐力炮的炮闩向下打开,而78式(如图)的炮闩则是向右打开。
由于炮管明显缩短(465mm),为保持能够接受的直射射程,必须增强发射药的能量。破甲弹初速260米/秒,反坦克有效射程300米,发射杀伤榴弹时,最大射程2000米,射速7发/分钟。据称,一种新型破甲弹的穿甲深度为400mm,为了有效杀伤人员,配备了*战斗部,有效杀伤半径达到15米。
中国人民*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使用了82mm无后坐力炮,并将其提供给阿富汗(原文作者对中国向阿富汗游击队提供无后坐力炮充满深深的怨念,总是单独强调)、非洲、亚洲的武装部队。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对78式82mm无后坐力炮进行了多次改进,78-I式和78-II式批量生产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可以根据需要安装夜视仪,改进了炮闩,并增加了弹药的威力。尽管中*队仍有部分82mm无后坐力炮,但这种武器已经无法有效对付现代坦克,主要被视为步兵的支援火力。
原文在上面就已经结束,本人补充一下上世纪70年代,中国为空降部队特别研制的80式95mm无后坐力炮。这种武器非常神秘,不光口径特别,连资料也少得可怜。
技术特点
78式82毫米无后坐力炮于1979年设计定型,1981年批量生产装备部队,该炮是一种营属火炮,装备到步兵营;沿海海防部队装备到连一级内海防连之82无坐力炮排,与步兵连机炮排。
该炮身管和药室为整体结构,采用横向开关闩机构,为减轻炮重,药室容积较小;
炮闩内由击针座将尾喷口分为上、下两个喷孔,利用闩轴和开闩杆完成与炮尾的闭锁;78B式将开闩杆改进为开闩臂;
炮闩上还装有尾喷口,以*后喷危险角为60°-20米;
该炮配用直瞄和间瞄两用合一光学瞄准镜和夜间照明附加配件。 破甲弹为火箭增程弹,采用双锥紫铜药型罩,压电引信、由弹头压电晶体撞击目标产生电荷激发引信;榴弹内装825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