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古称算战史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26 14:40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23:05
地名古称算战史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23:05
当然啦,有一些地名都是根据战役之后取的。所以说地名古称算是战使。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23:05
也不一定啊,古城出名,出大人物,或者是皇帝的坐都,
是多义词,共3个义项
古城,一般是指拥有着百年以上历史、至现代仍保存完好或经修缮基本恢复原貌的大规模古代建筑的城市聚落。
古城是一地历史文化的外在表现,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古代曾经著名、但如今大规模古代居住建筑群已经消失的城市一般不称之为古城,而称作“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悠久,拥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但能够把古城完好保存的,仅有平遥古城、丽江古城、阆中古城等。许多“古城”一般仅有古城墙、护城河和城内部分古建筑,大规模古城风貌区已不存。国外也有许多保存完好的古城,如马六甲古城、会安古城等。
中文名
古城
别名
历史文化名城
代表
平遥古城、丽江古城、阆中古城等
地位
一地历史文化的外在表现,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
世界古城
中国古城
完好保存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始建于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扩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世界遗产中心描述称:平遥古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
平遥古城
阆中古城
阆中古城位于四川盆地东北缘、嘉陵江中游,素有“阆苑仙境”、“巴蜀要冲”之誉,唐代诗人杜甫在这里留下了“阆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23:06
一、历史沿革
1、战国属赵,称榆次。《左传》昭公八年(前534年):“石言于晋魏榆。服虔云:魏,邑也;榆,州里名。”
2、秦置榆次县,属太原郡。东汉、魏、晋因之。
3、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年)并入晋阳县,景明元年(500年)复置榆次县,北齐废。
4、北齐移中都县治此。隋开皇十年(590年)改为榆次县。唐属并州,开元中以后属太原府。
5、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置并州于榆次;七年迁州治于唐明镇(今太原市),榆次为并州属县。嘉祐四年(1059年)后属太原府。元属太原路,后属冀宁路。明、清属太原府。
6、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
7、1954年建榆次市,属榆次专区。1958年撤销榆次县,与寿阳县同并入榆次市,属晋中专区。1963年榆次市改县。1967年属晋中地区。1971年复析设榆次市。1983年榆次县并入榆次市,由晋中地区代管。1999年晋中地区和县级榆次市撤销,改设地级晋中市;原县级榆次市改置榆次区。
二、地名来历
榆次的地名来源,说法有四:
1、《山西大观》、《榆次县志》记载:上古帝(实为部落长)榆罔凭太行以居冀州,其后代建立榆州国,后亡于西周末。《周书》云:孤而无使,曲沃(国)伐之。榆州既亡,其社存焉(今榆社境内有社城),古谓之榆社,榆次和榆社土地“相次接属”,故名榆次。
2、据《九州地理》云:太原、上党间,其地上(上空)值(正遇)天榆(天榆星),故有榆社、榆次之称。
3、据《辞海》载:榆次在阳曲东南,其地有榆次山,榆次是因山而得名。现在榆次境内无榆次山名,疑古代有之,有待进一步考证。
4、据传,榆次境内古代植榆树多,质优。《辞海》注:古代北方边塞植榆,故称边塞为“榆塞”。地处“边塞”的榆次以榆树多为特征,故称榆(树)次(处所),意思为“优质榆树多的地方”。传说的“榆林城”在今修文镇东长寿西南,现在榆次庄子乡境内还有“榆城坪”地名,榆次名称由来与此有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0 23:07
不太清楚,你说的战史到底是指哪方面的,但是一般的战史里都包含了很多的地名和古称。
战史
战史记载了波斯战争、汪达尔战争和哥特战争这三件决定东罗马帝国历史进程的大事,而且比较全面地记录了东罗马时代的欧洲地中海世界和西亚的民族风土,使很多几乎湮没无闻的历史
《战史》的翻译者崔艳红在其进行博士学位学习和研究工作中,对这部拜占廷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品进行了精心的阅读和研究,她首先对这部大书作了全文翻译。我们眼前的这部《战史》就是在其翻译初稿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由于她对《战史》深有研究,其专题研究的博士论文不仅通过了答辩,而且在北京大学希腊研究中心的支持下正式修改问世(《古战争——拜占廷历史学家普罗柯比<战史>研究》,时事出版社,2006年)。正因为如此,她作为眼前这部《战史》的中文翻译者是十分恰当的,其对书中涉及的大量历史名词把握得比较准确。这不仅减轻了校对者的工作,而且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相对专业化的中文读本。
当然,由于译者是根据其博士在学期间翻译初稿整理本书,其中多有意译之处,且校对者精力所限不能逐字逐句地进行全文修改,故《战史》中文版还存在一些翻译上的不足,诚请读者不吝赐教,大胆指正,以便今后修改。
近年来,拜占廷研究工作在我国发展迅速,各种成果不断问世,包括对许多现代拜占廷学家名著的翻译,其中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对拜占廷原始作品的翻译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战史》中文本的问世使这个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我们相信,在全国有志于拜占廷学发展的同人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拜占廷学前途将更加美好。
另外,通过将更多古典的和中古的西方史学名著介绍给我国读者,以使更多人从中获得精神财富,这也是我们的理想。
《战史》平静而生动讲述的故事使作者平和的心态表露无遗,特别是他在娓娓道来中不时给出的评论和通过他人之口所作的演讲,或富有哲理,或充满智慧,对恶劣品性的抨击,对善良人性的褒奖,无不透射出一个伟大作家对人生的理解,反映出那个时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心智。这些在《秘史》中则呈现为扭曲*的一面,多少误导了我们的读者。可见,保持良好的心态对于知识分子,特别是作家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