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24 14:1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09:40
从某个方面来说,这象征着希腊人灵魂的张力。一方面存在着秩序和理性,另一方面却存在着无序和本能的冲动。前者产生了哲学、艺术和科学;后者出现在与丰富仪式相关的更原始的宗教活动中,这类因素似乎在荷马史诗里受到了极大的抑制。P7-8 宇宙简单还是复杂。有序还是无序?P11 正是潜心研究数学的毕达哥拉斯提出了我们以后将碰到的理念论或共相论。当数学家证明一个三角形命题时,它所涉及的不是正在谈论的、画在某个地方的任何图形,而是在他心目中才能见到的东西。由此产生了可知事物和可感知事物的区别,而且这个已确定的命题永远都是毫无保留的完全正确。从这个观点到以下的观点只有一步之遥:只有可知事物才是真实的、完美的和永恒的;而可感知事物则是表象的、有缺陷的和暂时的。这些都是自那以后一直支配哲学思想和神学的毕达哥拉斯学说的直接推论。P19 赫拉克利特:事实上,人们常常忽视和谐的存在。“人们不知道事物如何实现对立和统一。它是一种对立紧张的和谐,如同弓与七弦琴。”P20 “荷马说过,‘要是神灵与人之间再也没有冲突该多好啊!’可他错了。他没有看到他是在祈求宇宙的毁灭,因为如果他的祷告能够被听见的话,万物都将消亡。”P21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你面前流动的总是新的河水。” “上行路与下行路是同一条路,没有什么区别”……首先,这种观点必须从字面上来理解。一条坡路既向上,又向下,取决于你怎么走。赫拉克利特的对立面理论提醒我们,那些表面上看来有冲突的东西实际上却代表了问题的本质部分。对此最为鲜明的一个表述就是“善恶同一”。这当然不是说善恶是一回事儿;相反,正如一个人不可能设想一条没有下行的上行路一样,我们也不可能在不理解恶的同时却能理解善的概念。事实上,如果你铲平坡路,破坏上行路的时候,你也不消除了下行路;对于善恶也是如此。P21 (对立统一与斗争是动力、永恒的运动) 罗素的这个比喻是不恰当的,如果你真的把上行路铲平了,那么下行路也会随之消失,这是肯定的,因为它们是一体的。善恶则不同,恶行的消除就意味着善行就统一了所有的行为,并不意味着善行实体上的终结。只是“善”的概念会因为没人使用而随之消失。但这只是人类语言上“善”的消失,善的实体性行为还将继续存在,就像庄子所说的真正的快乐是忘了什么是快乐,同样真正的善是这个世界不知道什么是善。 至乐无乐,至善无善。 绝大多数城邦都控制着它们临近的地带。那些生活在乡村的人耕田种地,而*的权力却集中在城市。公民们有机会参与公共事务,而且这种参与意识相当普遍。一个对*不感兴趣的人会遭人鄙视,会被人叫做“白痴”。在希腊语中,这个词就是“沉湎于私利”。P31 完美的三角形是画不出来的,只能能心灵的眼睛看到。P38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普罗泰戈拉P46 普罗泰戈拉自信他的授课简单明了,即使是傻瓜也能听懂。他告诉一位穷学生可以等到自己接手第一桩法律诉讼案,挣到收之后再支付学费。而那个年轻人接受培训后却并不去开业。于是普罗泰戈拉就诉诸法庭,要求偿还他的学费。他在法庭上辩论说,该学生必须会给他学费:如果学生胜诉,就按原约付款;如果学生败诉,就按判决付款。不料他的学生装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说:如果我胜诉,按照判决我就不用付款;如果我败诉(即我没有获得诉讼收入),按照原约我也用付款。P46 苏格拉底于是试图通过讨论来澄清这些伦理学问题。这种用问答方式来发现事物的方法被称之为辩证法,苏格拉底在这方面很擅长,尽管他不是辩证法的最先使用者……苏格拉底无疑是熟悉希腊所有思想家、作家和艺术家的成就的。但是当我们面对无边无际的未知领域时,我们所知道的实在太少太少,正如一无所知一样。一旦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真的说自己是一无所知的。P53 正如我们所知,希腊人把国家看作一座城市。希腊语“政体”一词就表明了这一点,它的大意是“城镇”,其含义还包括一座运转良好的城镇所具备的所有社会组织机构。“政体”就是这篇对话录的希腊语标题。英语里的“*”一词就源于此。P64-65 有一个重要的真理似乎从一开始就已经被认识到,至少是被含蓄的理解,那就是学习并不是一个发布知识的过程。当然,其中有一些也是必须要发布的。但教师所起的作用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重要的……和以前相比,教师更不应当仅仅是传授知识就可以了。这一切更得归功于古希腊的哲学家,他们早就掌握了真正的教育必须如何进行的方法。教师的作用就是一种引导,引导学生自己领会知识。P68 然而学会独立思考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能力。它必须要靠本人的努力,而且还要有良师的帮助,以便指导这种努力。这就是我们今天大学里的那种有指导的研究方法。可以说,学府所起的恰当作用就是要达到这样的程度,即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摆脱当前成见与偏见的探索精神。如果一所大学完不成这项任务,那么它就降到了只会灌输的水平。同时这一失败还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因为在独立思维消失的地方(无论是由于缺乏勇气,还是缺少训练),宣教和*主义的恶习便会毫无节制地扩散开来。压制批评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要比许多人所想的还要严重得多。因为这样一来,既不能在社会上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气的统一目标,又会强加给国家政体某种枯燥无味、脆弱的一致性。遗憾的是,那些当权者和负责人并没有更多地意识到这一点。 由此可见,教育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独立思考(教育就在教师指导下的独立思考)……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一个真正的教师就能使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事实上,教育过程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它必须要在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P68-69 斐多篇本身展示了苏格拉底坚持其生活态度,直到其去世也没有改变。他总是体谅别人,有一种不自觉的自豪感;他勇敢而泰然自若,他认为情感过分外露有失尊严;他还责备他的朋友们,在他喝下毒芹酒之前的最后时刻,不应该紧张得几乎濒于精神崩溃。相反,他若无其事地喝下了毒汁,然后躺下来静候死神的召唤……在他眼里,死亡,即灵魂从肉体中得到解脱,就像接受治疗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