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东《往生》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24 07:1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7 11:15
我在读这个小说时代入了自己,康莲是我,老头是我。当我是康莲时,他便是老头;而当我是老头时,不禁问自己:我的康莲在哪儿?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而让人惊心的是,预计到2025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将达到1.85亿。由此,感受到优生节育的*是必须的。然而优生*下的“421”家庭结构,这样的倒三角的结构让“1”们如何顶起?《往生》中的康莲倒也还有半年的好时光,老头被小叔子接走,未来的“1”们可是一点指望也没有。同时,又无比心疼地想到“1”在激烈竞争社会中的种种不易,我可不可以不成为你的负担?我亲爱的的小孩。
“优死”,有木有啊,有木有?我不要做《往生》中的老头,怕自己像他那样——早晨佩戴尿不湿,下午换尿布,夜里带上接尿器。《往生》中还有康莲的回忆——母亲死前瘫痪床褥多年,零零碎碎地受苦,内心羞惭悲痛而口不能言。我很爱美,我要体面,我不要被褪尽衣物似猪肉般躺在床上任病痛宰割,任医护摆布,羞,惭,悲,痛,口不能言。当那个时刻来临,我希望自己有权选择一个让自己体面、尊严的死法。
回过来聊一聊小说!
第三节开始处:
进入到九月份,留州的雨天多起来。康莲钟爱初秋的雨,下得不急躁,静默而缠绵地湿润着干热的暑气,洗去尘灰烟火。细雨令天地间起了薄薄的雾,为小城增添了几丝空漾缥缈的意味。雨声淅淅沥沥,她伸开手脚躺在床上,感觉蓬勃的能量注入身体,她像渴望成仙的林中精灵,贪婪地吐纳山水的灵气。她呼吸深长,气息在经络里蜿蜒流走畅行无阻,血液潺潺流动,澄澈如深山古柏下的一脉清泉。浊气散尽,胸膛敞开,不淤了,全通了。晦暗的皮肤闪闪发光,肿胀的关节叮咚作响。她是晶莹剔透的珠子,是往下淌蜜的苹果花,是瓷器表面滑腻肥润的釉彩。秋天到了,老头即将回来,她又要当娘了,必须做好储备,当娘的不能半截儿掉链子。
“珠子”“苹果花”“釉彩”的比喻很美,只是与通篇朴实文风不太相符,且这样的描写让读者突然看到一个有了点“自恋”的康莲,她出现得太突然了,且奇异,与人物年龄、性格不符。
作者在写小叔子接走老头时,康莲关照道:“抠的时候用巧劲儿,抠破了容易发炎。”只一句,把康莲的贤良及她对老头的悉心照料表露无遗。我要继续夸的还在第三节:
女儿叫道:“妈!”康莲的身体一阵酥麻,温热的感觉从耳朵漫向全身。她喜欢听女儿这样叫她——妈!音调不管不顾地滑下去,又陡然往上一挑,话音任性撒娇,不依不饶,又充溢着对老妈的心疼。
这样的描绘多赞哪!“滑下”、“上挑”这词用的,一声“妈”于眼前有了形象,它似小姑娘坐滑滑梯……还挑我想自己是如何喊“妈”的。情感含蓄、克制隐忍的我们这一辈人,能否放下来,化开来,让自己的声音柔软,带了柔情地叫“妈”。我想像妈妈听后会很开心,只是自己能否真的开得了这样的口是个未知。
回到第三节开始处:秋天到了,老头即将回来,她又要当娘了,必须做好储备,当娘的不能半截儿掉链子。
如果没有看过《最爱》这部电影,我一定会在老年痴呆的老头第一次唤康莲为姐姐时泪奔,所以当《往生》中出现“姐姐”“娘”时,我免疫了,坚强了,不再那么容易流泪。
人们大概也早对“高大全”的人物免疫,方法是选择怀疑,为了让康莲这个人物变得真实可信,《往生》第四节中:
了断他?解放他?她忽然走上前去,推了他一下。老头惊叫着,五官因疼痛虬曲在一起。她心底升腾起一股快感,冷冷看着老头,老头扶墙而立,卑下而不知所措地笑。
半天,她把他扶到沙发上,说,别怕,别怕。老头缩着脖子,奋力敛起自己的身体,似要变小了,直至消失。
晚饭时,康莲对丈夫很冷淡。刘向群觉出气氛有点怪,不住地觑看妻子,灯下,她垮着一张脸,怨气在脸上凝成一层土锈色,他等着她说点什么。
以康莲这般的媳妇在做了推老头一下后的事情后,心理乃至生理上,都应该出现一系列飓风般的变化,激荡着善恶交织相斗、愧疚、惶恐、自责、委屈、企图弥补等等,那该是一段旋律最华彩的地方,读者由此理解到照料的艰辛、康莲的不易、现状对人的扭曲,进而思考老年社会养老及善终问题的解决之途。小说中很快跳到了晚饭时,借丈夫的话来引出康莲的怨怼等等,也对。小说若只停留在讴歌好人好事好品质这一层面上,不能说境界低了,至少,力量弱了。可不可以再勇敢一点?再尖锐一点?抛出问题,刺中现实!
小说中康莲未竟的愿望——接地气的平房小院,个人感觉应把它放大一些,可在结尾时带一下或是别的方式。如果“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是旧时北京人的最理想的生活写照,那么当我们从《生长的烦恼》中看到带花园的独户建筑而对美国家庭生活形成最初印象时,一个能买得起(这四个字故意加重字体)的平房小院是不是中国普通百姓最后的理想家园?这里似乎可以作文章啊!
看国外电影时,死刑犯行刑前会有牧师到场,只要其承认罪过、心生忏悔,便可入天堂。无论罪罚,还是疾病,信仰建设及临终关怀都是非常重要的。“要不,你也信主?”“要不,你也信佛?”当众妇人向康莲兜售信仰时,康莲均拒绝了,这也是文章标题“往生”的意义之所在——死亡的另一种说法,却穿透深重的黑暗,击破内心的绝望.用缤纷美妙替代陌生可怖,是动感的、充满希望、无比美好的起点,令康莲灵魂出窍,神往不已。无神论的现代中国人们早没了信仰,不信主,不信佛,还能信什么?作者给出的是往生。
从电影《桃姐》到小说《往生》,都是在关注的老年问题,它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必须直面的问题,直面生死,直面人性,直面道德。愿更多的人关注老年社会、失能老人、社区养老、临终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