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曲《加农》的背景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24 07:0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19:54
你说的加农,canon,也被称作卡农,是
Johann Pachelbel (1653 ~ 1706)创作的曲式。这是个德国作曲家,他是*的老师,但德国实在很难让他产生如此美丽的灵感。这是作者在意大利威尼斯时写的音乐,用了回旋曲曲式,有无穷动音乐的元素在里面。而这个音乐之所以在所有卡侬里面特别有名,因为它带着一丝意大利式的忧伤,甜蜜宁静的忧伤。
卡农Canon——复调音乐的一种,原意为“规律”。一个声部的曲调自始至终追逐着另一声部,直到最后……最后的一个小结,最后的一个和弦,它们会融合在一起,永不分离。缠绵极至的音乐,就像两个人生死追随。
卡农Canon是一种曲式的名称,这种曲式的特征是间隔数音节不停重复同一段乐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后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仅有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大提琴的调子从头到尾只有两小节,重复达廿八次之多,可是听者却陶醉在这旋律之中,丝毫不会感到单调。能御简如繁,作者可说已臻化境。作者是德国人 Johann Pachelbel (1653 ~ 1706),曾是巴哈的老师。不过有人说是当时某位不知名的作曲家,为了售出此曲而冒称是当时享有盛名的帕卡贝尔的作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19:55
1747年5月间*访问了波茨坦宫廷圣苏西宫,并且在访问后完成了那部经典名作[音乐的奉献(MUSIKALISCHES OPFER)] BWV1079。
*到了圣苏西宫后,腓特烈大帝向*展示了刚刚引进的吉尔博曼钢琴(SILBERMANN)。 宫廷音乐会上腓特烈大帝给了*一个音乐主题,希望老*能够当场即兴对其来一个三声部的赋格变奏。当时的报告写道:“陛下听说*已经到达,立刻亲自下令允许*入宫。*一到,便立即在钢琴前坐下来,弹奏一首赋格曲的主题,事前毫无演练。不仅使大帝十分满意,在场众人也无不瞠目结舌。*本人觉得这首曲子的主题非常美丽,于是打算将来写成一首赋格曲,以供出版。”
回到莱比锡后,*重新对大帝的主题进行变奏创作,将整个曲子按两首赋格曲(RICERCARE), 四乐章三重奏鸣曲和十首加农(CANON)的构成完成了整个曲子。*在献词上所署名的时间正好是走访圣苏西宫的两个月后的7月7日。
这就是著名的音乐的奉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