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7:48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3 08:27
采用PPP模式优势如下:
1、消除费用的超支。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在初始阶段私人企业与*共同参与项目的识别、可行性研究、设施和融资等项目建设过程,保证了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缩短前期工作周期,使项目费用降低。
PPP模式只有当项目已经完成并得到*批准使用后,私营部门才能开始获得收益,因此PPP模式有利于提高效率和降低工程造价,能够消除项目完工风险和资金风险。研究表明,与传统的融资模式相比,PPP项目平均为*部门节约17%的费用,并且建设工期都能按时完成。
2、有利于转换*职能,减轻财政负担。*可以从繁重的事务中脱身出来,从过去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变成一个监管的角色,从而保证质量,也可以在财政预算方面减轻*压力。
3、促进了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利用私营部门来提供资产和服务能为*部门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能,促进了投融资*改革。同时,私营部门参与项目还能推动在项目设计、施工、设施管理过程等方面的革新,提高办事效率,传播最佳管理理念和经验。
4、*部门和民间部门可以取长补短,发挥*公共机构和民营机构各自的优势,弥补对方身上的不足。双方可以形成互利的长期目标,可以以最有效的成本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5、使项目参与各方整合组成战略联盟,对协调各方不同的利益目标起关键作用。
6、风险分配合理。与BOT等模式不同,PPP在项目初期就可以实现风险分配,同时由于*分担一部分风险,使风险分配更合理,减少了承建商与投资商风险,从而降低了融资难度,提高了项目融资成功的可能性。*在分担风险的同时也拥有一定的控制权。
7、应用范围广泛,该模式突破了引入私人企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组织机构的多种*,可适用于城市供热等各类市政公用事业及道路、铁路、机场、医院、学校等。
扩展资料:
分类方法
由于世界各国意识形态不同,且处于PPP发展的不同阶段,导致各国使用的术语不尽相同,或者对于同一个术语的理解不尽一致,这就给PPP的分类带来很大麻烦。从笔者查阅的资料来看,各国或国际组织对PPP的分类有十几种之多。
PPP的各种模式及其含义,广义PPP可以分为外包、特许经营和私有化三大类,其中:
1、外包类
PPP项目一般是由*投资,私人部门承包整个项目中的一项或几项职能,例如只负责工程建设,或者受*之托代为管理维护设施或提供部分公共服务,并通过*付费实现收益。在外包类PPP项目中,私人部门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
2、特许经营类
项目需要私人参与部分或全部投资,并通过一定的合作机制与公共部门分担项目风险、共享项目收益。
根据项目的实际收益情况,公共部门可能会向特许经营公司收取一定的特许经营费或给予一定的补偿,这就需要公共部门协调好私人部门的利润和项目的公益性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因而特许经营类项目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部门的管理水平。
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特许经营类项目能充分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节约整个项目的建设和经营成本,同时还能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项目的资产最终归公共部门保留,因此一般存在使用权和所有权的移交过程,即合同结束后要求私人部门将项目的使用权或所有权移交给公共部门。
3、私有化类
PPP项目则需要私人部门负责项目的全部投资,在*的监管下,通过向用户收费收回投资实现利润。由于私有化类PPP项目的所有权永久归私人拥有,并且不具备有限追索的特性,因此私人部门在这类PPP项目中承担的风险最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PPT模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3 08:27
在于将市场机制引进了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不是所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都是可以商业化的,应该说大多数基础设施是不能商业化的。*不能认为,通过市场机制运作基础设施项目等于*全部退出投资领域。在基础设施市场化过程中,*将不得不继续向基础设施投入一定的资金。对*来说,在PPP项目中的投入要小于传统方式的投入,两者之间的差值是*采用PPP方式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