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08 02:2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8 03:51
道教是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本土宗教。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春秋战国的方仙道,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济世救人。
在古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世界的也积极发展。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道教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
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为大道元阙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扩展资料:
道教的历史是一个不断修正自身的过程,是不断弘扬正教精神和整合、衍续、发展的过程。二十一世纪的道教更要积极与社会主义适应,摆脱自身的缺陷和误区,适应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适应,说到底还是道教徒的适应。
道教徒首先要使自己拥有一个平常人的心理状态和国家建设者的思想境界。道教就在现实社会之中,道教徒更不是生活在真空,不是超越现实的神仙。道教徒和社会中其他人一样,都在规范的法制化现实社会中生活。
除了信仰与非教徒有别,道教徒也都是实实在在的普通人,“众生平等”,是社会的一份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对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的振兴,道教徒同样有自己不可推卸的应尽义务和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教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当代中国的道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8 05:09
道教是本土宗教,创立于东汉时期,所以不能说是传入中国。
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
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教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道教,认为“道”是化生万物的本原。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是与儒学和佛教一起的一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理论学说和寻求有关实践练成神仙的方法。
扩展资料:
*教传入中国时间:
唐贞观九年(635)
*教聂斯脱利派曾于传入中国,称“景教”。太宗、高宗两朝,景教受到宽容对待,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以至于当时各州都普遍建有景教寺院,称“发流十道”“寺满百城”的繁荣境况。但会昌五年(845)因朝廷下诏禁绝佛教而被波及,在中原地区中断传播。
元代时又传入天主教和聂斯脱利派,通称“也里可温教”或“十字教”。到14世纪30年代时教徒已达3万人。其活动范围除大都、江南等地外,最远达新疆、蒙古等边疆地区。该派在蒙古贵族和朝廷官吏中接受较多,但在民间流传不广,后随着元朝的灭亡而告中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8 06:44
晕了!道教是国教,土生土长的信仰,就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谈何传入呢?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8 08:35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创立于东汉顺帝时期。在文化传统上,道教承传了华夏古代的传统礼乐文明;在一理论上,道教直接吸收并发展了春秋战国时期的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在实践上,道教继承了先秦时期士,神仙的*经验和成果。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概括起来有:道教宇宙观,道教人生观,道教哲学,道教神学,道功道术,斋醮仪范,医学养生,阴阳风水,命相预测,道场法事,道教武术,道教音乐等十二个方面。因此说,道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座宝库。而建立,发扬,完善这座宝库的是一代又一代圣贤先哲,仙真高道。先秦时期到隋没时期,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到隋唐五代时期,到两宋时期,到全元时期,直到明清时期和近代,共有知名真仙高道710余位。在历代真仙高道中最著名,最为人们所耳熟的有:老子,春秋末人,是道家学派和道教哲学创始人。始李,名耳,字聘。楚园苦县人(今河南鹿邑县)。他的《老子五千言》,又称《道德经》是道教文化的开山之作,其哲理精深,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在概念的分析都有着极其深刻的见解,在中国及世界影响深远。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8 10:43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创立于东汉时期,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并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今道教主要分为:全真派和正一派两大教派。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尊“道”为最高信仰,而道的尊高和伟大,其最高体现就是“德”,所以,道教在“尊道”的同时也“贵德”,道教的“道”与“德”一起,共同构成其教理的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