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玄武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06 21:4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7-07 02:04
道教中北方玄武叫龟蛇,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源于远古星宿崇拜;同时也是指二十八宿按东南西北分为四象中的北方玄武七宿,同时也代表五帝之一的黑帝颛顼。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6 23:12
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玄,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阴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龟背是黑色的,龟卜就是的请龟到冥间去诣问袓先,将答案带回来,以卜兆的形式显给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乌龟。以后,玄冥的含义不断地扩大。龟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龟),因而玄冥成了水神;乌龟长寿,玄冥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最初的冥间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其一】 神名
《楚辞·远游》:“召玄武而奔属。”王逸注:“呼太阴神使承卫也。”洪兴祖补注:“说者曰:‘ 宣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 有鳞甲故曰武。'蔡邕曰:‘北方玄武,介虫之长。’《文选》注:‘龟与蛇交为宣武。’”又《礼记·曲礼》: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孔颖达疏:“玄武,龟也。”《后汉书·王梁传》:“玄武水神之名。”李贤注:“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按玄武即道家所奉之真武帝,宋时避讳,改玄为真,后世道家祀真武,则以龟蛇二物置于其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下》:“朱道士者,太和八年常游庐山,憩于涧石,忽见蟠虵如堆缯绵,饿而变为巨龟,访之山叟,云是玄武。”即传说中之神怪变化。
古代的人们把北方的若干星星想象为龟蛇形象,谓之玄武真君。在民间信仰中,玄武真君具有下列几种神性特征:
(一)北方之神
《楚辞�6�1远游》注云:“玄武,北方神名”。《史记�6�1天官书》说:“北宫玄武、虚、危”。《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北方黑帝,神名叶光纪,精为玄武”。
(二)水神 玄武水神
根据阴阳五行理论,北方属水,故北方神即是水神,五逸《九怀章句》说:“天龟水神”。《后汉书 �6�1王梁传》:“玄武,水神之名”。《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北方七神之宿,实始于斗,镇北方,主风雨”。雨水为万物生长所需,且水能灭火,所以玄武的水神属性,颇为民间重视和信仰。
(三)生殖之神
中国古代素将伟大的神力和阴阳交感演化万物的现象相类比,崇拜生殖的神力。蛇本身就是生殖和繁衍的象征,玄武以龟蛇合体的形状出现,更被古人看作雌雄交配、生殖繁衍的标志。东汉魏伯阳(约公元121年前后生存)《周易参同契》也用龟蛇纠缪的例子说明阴阳必须配合:“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雄不独处,雌不孤居,玄武龟蛇,纠盘相扶,以明牝牡,毕竟相胥”。
(四)司命之神
龟在古代是长寿和不死的象征,并能导引咽气,《史记�6�1龟策列传》载云:“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不死。龟能行气导引”。《抱朴子》载:城阳郄俭少时行猎,坠空冢中,饥饿,见冢中先有大龟,数数回转,所向无常,张口吞气,或俛或仰。俭亦素闻龟能导引,乃试随龟所为,遂不复饥”。再者,北宫玄武七宿之第一宿斗宿,又称南斗。《星经》云:“南斗六星,主天子寿命,亦宰相爵禄之位”。晋干宝(316年前后生存)《搜神记》引管辂的话说:“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拜南斗可以增寿。这对于追求长生不死帝王官僚及普通人都有很大的吸引力。
玄武的这些神性特征,不仅赢得了社会各阶层的信仰,也为唐宋以后玄武演变为道教大神奠定了基础。
【其二】 星名
《书·尧典》:“宵中星虚,以殷仲秋。”传:“虚,玄武之中星。”按玄武即北方七宿之总称。
【其三】 方位
“四神纹瓦当”在汉代极为流行,它包括四种动物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由这几种动物组合成的一组图案,又称“四灵纹”。其应用也极为广泛,铜镜、漆器、石刻、砖瓦等各种工艺品的装饰上都时有出现。汉代将四神视作与避邪求福有关,它又表示季节和方位。青龙的方位是东,代表春季;白虎的方位是西,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代表冬季。
【其四】 四灵之一
中国古代把天空里的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区。所谓的“垣”就是“城墙”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征皇宫;“太微垣”象征行政机构;“天市垣”象征繁华街市。这三垣环绕着北极星呈三角状排列。在“三垣”外围分布着“四象 ”:“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说,东方的星象如一条龙,西方的星象如一只虎,南方的星象如一只大鸟,北方的星象如龟和蛇。由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天空的星相也随着季节转换。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苍龙显现;春夏之交,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头;秋冬之交,朱雀上升。
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玄,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阴的意思。玄冥起初是对龟卜的形容:龟背是黑色的,龟卜就是请龟到冥间去诣问祖先,将答案带回来,以卜兆的形式显给世人。因此,最早的玄武就是乌龟。以后,玄冥的含义不断地扩大。龟生活在江河湖海(包括海龟),因而玄冥成了水神;乌龟长寿,玄冥成了长生不老的象征;最初的冥间在北方,殷商的甲骨占卜即‘其卜必北向’,所以玄冥又成了北方神。
它和其他三灵一样,玄武也由天下二十八星宿变成的:斗、牛、女、虚、危、室、壁。而古时后的人对玄武它的解释有以下的数种,‘玄武’即龟。”。《太上黄箓斋仪》卷四十四称北方玄武星君为:“斗宿天庙星君,牛宿天机星君,女宿天女星君,虚宿天卿星君,危宿天钱星君,室宿天廪星君,壁宿天市星君。”至于其形象,《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云:“北方玄武,太阴化生,虚危表质,龟蛇台形,盘游九地,统摄万灵,来从吾右。”同时,道教也将其用于炼丹术语,如《云笈七羲》卷七十二引《古经》四神之丹称:“玄武者,北方壬癸水黑汞也,能柔能刚。”《经》云:上善若水。非铅非锡非众石之类,水乃河东神水,生乎天地之先,至药不可暂舍,能养育万物,故称玄武也。
玄武在宋代身价培增,并被人格化。这与宋代各帝推波助澜分不开。宋初太祖时,即有真武、天蓬等为天之大将的传说。未真宗天禧元年,在军营中发生了一件事。在《事物纪原》卷七载:‘营卒有见蛇者,军士因其建真武堂。二年闰四月,泉涌堂侧,汲不竭,民疾疫者,饮之多愈。’真宗听说此事,下诏就地建观,赐名‘祥源’。这大约是中国最早的真武庙。真武大帝的身世,后人多说是在隋炀帝时,玉帝将自己的三魂之一,化身投胎于挣乐国皇后,厌恶尘世,舍位入武当山上修行,成功飞升,镇守北方,号曰:玄武。说到玄武改名成真武,是为了避老赵家圣祖的讳。唐朝时,老李家为了抬高自己身价,愣把老子李聃说成是他们的先祖,(于是大力提携以老子为太上老君的道教。)等到了老赵家的时候,想要找一个“本家 ”来风光风光,却发现姓赵的竟没有一个nb人。真宗急了,硬是编出一个来,跟大臣演了一个“神降天书”的闹剧,又说什么“圣祖上帝托梦”,还大诏天下。皇帝一拍板,谁还敢说不。道教没有公开反对,却也不表示承认。而真宗编造的这个圣祖呢,叫“赵玄朗”,玄武就是为了避讳于他,而改的名。从此玄武真君手下主持兵事的剑仙与赵宋无缘。
【其五】 道教崇奉的星神
“四象”和“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亦称“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我国古代为了观测天象及日月五星的运行,选取二十八个星官作为观测时的标志,称为“二十八宿”。它又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与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苍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动物形象相配,称为“ 四象”,道教名之为“四灵”。二十八宿在四象观念的形成很早,至战国初已见于记载。稍晚的《礼记·曲礼上》云:“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孔颖达疏:“朱鸟、玄武、青龙、白虎,四方宿名也。"汉代纬书《尚书考灵曜》云:“二十八宿,天元气,万物之精也。故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其形如龙,曰‘左青龙’。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其形如鹑鸟,曰‘前朱雀’。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其形如虎,曰‘右白虎 ’。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其形如龟蛇,曰‘后武’。”道教对此天象加以拟人化,为之定姓名、服色和职掌,顶礼膜拜。《云笈七签》卷二十四《二十八宿》称:“甲从官阳神也,角星神主之,阳神九人,姓宾名远生,衣绿玄单衣,角星宿主之。乙从官阴神也,亢星神主之,阴神四人,姓扶名司马,马头赤身,衣赤缇单衣,带剑,亢星神主之。“其余二十六宿类此。《太上洞神五星诸宿日月混常经》又对二十八宿之状貌、行为作了描述。”曰:“角星之精,常以立春后寅卯日游于寺观中,形少髭鬓,参问禅礼,……或游于酒肆自饮,……识者求之,多示人养生播种之术。”亢、氐、房三星之精,常以寅卯日同行,衣青苍衣,……游于人众中或大斋会处,…… 即是求之,多与人救世之术。
玄武在道教中既是颇受崇拜的神明,又是一个可以引导修行的意象。在有关玄武崇拜的故事传说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作为人格化的玄武神——“玄帝”与诸多神仙人物一样有名师指点。从其“师承”方面入手加以考察,也能发现其与丹道的密切联系。《玄天上帝启圣录》卷一记载这样一个故事:
玄帝念道专一,遂感玉清圣祖紫元君传授无极上道。元君告玄帝曰:子可越海东游,历于翼轸之下,有山自乾兑起迹,盘旋五万里。水出震宫。自有太极,便生是山。上应显定,极风太安、皇崖二天,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也。子可入是山,择众峰之中,冲高紫霄者居之,当契太和。升举之后,五百岁当上天,龙汉二劫中披发跣足,蹑坎离之真精,归根复位,上为三境辅臣,下作十方大圣,方得显名亿劫,与天地日月齐并,是其果满也。告毕,元君升云而去。
这个故事尚见于《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卷三之中。从其情节可知:玄帝的“老师”叫做“紫元君”。按照道教的称呼习惯,高规格的女仙方有“元君”之称,可见紫元君当属女性。她住在什么地方呢?《玄天上帝启圣录》之行文在紫元君之前加上了 “玉清圣祖”的定语,这既可以显示紫元君在道教仙境中的地位,又说明了她是天上胜境的女仙真。这位“元君”被奉为“圣祖”,足见其地位之显赫,而她又居于 “玉清”境,看来还是属于元始天尊所辖之大系。从理性的立场看,玄帝拜师的故事当然是一种信仰心理的表现,我们一般凡人是难于从玉清胜境的神仙大学研究生院中查考到玄帝的学籍记载的。不过,这个资料至少为我们追溯玄武信仰在流行过程中是如何与丹道脉系相交融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线索。考诸《道藏》,其中有一部经书叫《紫元君授道传心法》(以下简称《心法》),题长生阴真人注。既然是“注”那就说明其*在阴长生之先已经存在。按道门之说法,长生阴真人,又称阴真君,或英真君。据葛洪《神仙传》的记载,阴长生乃东汉和帝(88年——105年在位)阴皇后之高祖,出富贵之门,好神仙之道,闻马鸣生修道成仙,遂离家皈依其门下,朝夕追随其左右,勤于仆役杂事,如此达二十余年之久。据说,与阴长生一起学道者十余人,因耐不住学道之辛苦,悉皆归去,唯独阴长生不改初衷,执礼更勤。由之而获得马鸣生之信赖,于元光元年(122年)携之入青城山炼丹,又于鼎旁别筑神坛,授予《太清神丹经》。阴长生别师归家,依丹经之方制炼丹药,且炼黄金十余万斤,广济人间,后服丹而举家长生,在人间三百年,尔后羽化升仙而去。就阴长生的生平事迹看,他显然是一个精通外丹烧炼的人,应属于外丹派中人。但在题为阴真人注的《心法》一书却有许多批评外丹之言论。例如其中所称:“仙士勿令错用意,妄将变黄白药,错服食。”这是告诫人们,不要把仙经中的药物机械地理解为制炼黄金白银之类和外丹服食之品。另外,《心法》还批评“休粮”、“服气”、“导引”之类,把这些东西视为旁门。这显然是站在内丹学派立场说话的。就道教思想史的发展历程看,内丹理念虽然在东汉魏伯阳《周易参同契》之中已经存在,但那时并没有明确表达,更不是把它看作与外丹相对立的操作方式。直到唐末以来,由于外丹服食的种种失败和教训,以钟离权、吕洞宾为代表的内丹学派才兴起反对外丹服食,而著重内丹之*。宋代中期,张伯端承袭钟吕道脉,祖述内丹,斥休粮服食之类为旁门左道。《心法》的一些主张与金丹派南宗颇相一致,故其注文当较为晚出,很可能就是南宗派系之所为。这使我们得以看到丹道秘法由内外相兼逐步发展为主内丹而排斥外丹的演变轨迹。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也仍然可以发现“玄武”在丹道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心法》在论述如何修心以使“三丹”归命时言及“天一得之,结绳为证”。这个“天一”即是玄武的符码转换,因为“河洛”象数之法,天一乃居于北方,为壬癸水之所位。《玄天上帝启圣录》称紫元君传给玄帝“无极上道”后要他“复归本位”,这与《心法》所言之“天一”之意蕴实不相悖。
另外,《心法》有“三一升腾,必定规矩”之文。其释者谓:“三一者,准上三丹,各有归魂守一之法。论至药门中,四气筋骨血肉相承之法,不失纤毫,勿令失其阴阳时候,每月初发火,从一日数九九之法,此三一法并是内三一之法,用十二个月,火候管十二时,配十二位,行九宫,象八卦,合五行。”有关“三一”的说法,乃源自老子《道德经》,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函三为一。这个“一” 在道教中是很重要的概念。葛洪《抱朴子内篇·地真》曰:“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由此可见,所谓“三一”,分则为三,合则为一。就九宫八卦来讲,五行相生,四时轮转,返本归一。这个“一”仍是玄武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