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27 05:32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6:34
她悄悄拿4万元存款给妈妈动手术,老公却用一个方法让她受尽折磨!
今年3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两周年。什么是家庭暴力?
前几天,杭州市妇联发布了一份反家庭暴力工作的调研报告,其中有一点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原来,经济控制,频繁询问去向、和谁见面、在干什么事等,*与朋友、同事或家人交往等都是家庭暴力。
图片:视觉中国与内文无关
俞琴律师是杭州市妇联妇女维权志愿者,她例举了几起真实发生的非显性家暴案例。
丈夫不吵不闹不打
就是长期不理她
小丽是外地人,大学时与小强(化名)认识,虽然毕业后两人分居两地,但感情一直很稳定。毕业3年后,小丽放弃了自身的工作,嫁到浙江。
婚后不久,小丽的母亲因心脏病动了一次大手术,急需用钱,小丽便把家中预备买房的4万多元钱拿去应急。丈夫得知这件事后非常生气,这也成为夫妻俩常吵架的原因。
在生活中,婆婆对小丽有诸多抱怨,认为她做媳妇不够称职,常常借一些家庭琐事教训她。丈夫也在婆婆的影响下,借一些小事将小丽臭骂一顿,或几天、一个月不跟小丽说话。
女儿出生后,丈夫对小丽的态度依然没什么变化。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就指责小丽拖他后腿。发展到后来,常常把小丽赶出家门,整夜不让小丽进门。丈夫不吵不闹不打不骂,抱着女儿到父母那里一住一个多月,不让小丽去幼儿园接送孩子,更不让小丽来探望女儿。
丈夫的种种作为,让小丽在精神上受尽折磨,心里有苦却没法说。
再婚老公对她非常“关心”
不许她上网,出门就紧追不舍询问
2015年,离异的李女士经人介绍认识王先生,不久后再婚。
或许是曾经受过伤害,丈夫王先生对李女士非常“关心”。看到李女士在手机上跟人发微信、聊QQ,他要凑过来看几眼,问东问西,确定不是男性才肯罢休;双休日李女士跟朋友出去吃饭,王先生也会很紧张,跟谁去、怎么去、去哪里、什么时候回来,打破砂锅问到底。
一开始李女士还觉得丈夫这是关心自己,后来发现这样的询问越来越频繁。除了正常上班时间外,其余时间外出,丈夫会紧追不舍地询问去向。
有一次,李女士晚上加班后跟同事们出去玩,丈夫的电话没停过,过半个小时来一通电话,回到家还被数落了一通。发展到后来,丈夫不允许她网上聊天,不允许跟男人交往。
每月工资悉数上交
平时问妻子要点零花钱也不给
图片:视觉中国与内文无关
张明(化名)在杭打工,春节过完按理说该回来,可他却待在老家迟迟不愿返程。
事情缘于春节前,张明跟妻子商量,说想回老家看望一下母亲,没想到遭到了妻子的反对。张明的父亲去年因病去世,张明担心母亲一个人在家过年会觉得孤单。正月初二,不顾妻子的反对,张明搭上亲戚的顺风车,独自回家探望了母亲。
张明说,其实他进城务工的工资还可以,一年有5万元。可自打结婚以后,他所有的工资都被妻子小花拿走。小花小时候患过小儿麻痹症,腿脚不太方便,所以在生活中,张明一直很照顾和谦让妻子。再加上张明的这份工作是小花家的亲戚介绍的,这些年来,张明的工资一直都是妻子小花去结算的。
结婚七年来,家里的财政大权一直是由妻子掌管,平时张明想找妻子要点零花钱,妻子一分都不给。想到自己挣的钱,可一分都花不着,张明心里实在憋屈。
俞琴律师说,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殴打等侵犯身体健康权的行为,“经济控制”不被人重视。虽然《反家庭暴力法》未明确将“经济控制”纳入家庭暴力的表现形式,但是通过经济控制给对方的精神造成侵害的,同样构成家暴。
看完这三个非显性家暴的案例
你是不是有所了解了?
那么当遇到以上这些非传统家庭暴力时
当事人该怎么办?
俞琴说,当事人可以向当地社区、街道、妇联求助。社区、街道、妇联会先协调处理,处理的相关部门会制作笔录。
如协调不成,当事人可向*机关报警,之前协调时所作的笔录便是证据,*机关会向施暴人发布告诫书,对其采取训诫、教育、警示等非强制措施,以此督促加害人改正违法行为。
如果加害人的行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则由*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加害人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6:34
这种老公还是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