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几次停泊长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6 14:03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2 08:13
郑和下西洋至少6次停泊长乐。
郑和当年在长乐刊立的《天妃灵应之记》碑上铭记:“若长乐南山之行宫,余由舟师累驻于斯,伺风开洋。”据史料记载,长乐是郑和下西洋船队在远航出国前停泊的最后一个补充给养、招募水手的基地。在前后28年中,郑和舟师至少6次驻扎于此,短则2个月,长则10个月。
郑和下西洋是指自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众七次远航的历史。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
长乐素有“水手之乡”的美誉,古时便是吴王夫差和三国吴主孙皓造船和训练水师的要地。当年,长乐及周边连江、福清等地的沿海港口,拥有堪称雄厚的造船、航海技术力量,为郑和修造船舶、集纳人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长乐当年有6万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以“鱼米之乡”著称,能为数百艘宝船和二万多人员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郑和船队每次出洋均带大量福建德化瓷器,长乐与德化之间有闽江支流大樟溪沟通,格外方便。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2 08:11
郑和当年在长乐刊立的《天妃灵应之记》碑上铭记:“若长乐南山之行宫,余由舟师累驻于斯,伺风开洋。”据史料记载,长乐是郑和下西洋船队在远航出国前停泊的最后一个补充给养、招募水手的基地。在前后28年中,郑和舟师至少6次驻扎于此,短则2个月,长则10个月。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2 08:07
郑和下西洋至少6次停泊长乐。
郑和当年在长乐刊立的《天妃灵应之记》碑上铭记:“若长乐南山之行宫,余由舟师累驻于斯,伺风开洋。”据史料记载,长乐是郑和下西洋船队在远航出国前停泊的最后一个补充给养、招募水手的基地。在前后28年中,郑和舟师至少6次驻扎于此,短则2个月,长则10个月。
郑和下西洋是指自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众七次远航的历史。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八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
长乐素有“水手之乡”的美誉,古时便是吴王夫差和三国吴主孙皓造船和训练水师的要地。当年,长乐及周边连江、福清等地的沿海港口,拥有堪称雄厚的造船、航海技术力量,为郑和修造船舶、集纳人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
长乐当年有6万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以“鱼米之乡”著称,能为数百艘宝船和二万多人员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郑和船队每次出洋均带大量福建德化瓷器,长乐与德化之间有闽江支流大樟溪沟通,格外方便。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2 08:08
郑和当年在长乐刊立的《天妃灵应之记》碑上铭记:“若长乐南山之行宫,余由舟师累驻于斯,伺风开洋。”据史料记载,长乐是郑和下西洋船队在远航出国前停泊的最后一个补充给养、招募水手的基地。在前后28年中,郑和舟师至少6次驻扎于此,短则2个月,长则10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