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地球上的水 800字,好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6 04:2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8 11:37
孔子有句名言:“智者乐水。”水,为何被孔子这样的智者所乐呢?朱熹道出了原因:“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就是说,水的各种自然形态和功用,常常给智者认识人生及社会以启迪和感悟,所以“乐水”。那么,水,能给智者哪些启迪和感悟呢?
孙子观察河流后得出结论:“湍急的流水,以飞快的速度奔泻,其汹涌之势可以把大石头冲走。”孙子因此感悟道:人世间,速度造势,而有利的态势决定了胜利。他还说:“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这里,水给孙子的启迪是:面对不同环境和条件,要采取不同对策。不墨守成规,因地制宜,才能百战百胜。做到此种境界,孙子说可“谓之神”。
在游泳中,庄子悟出了人生的道理——“善游者数能,忘水也”,要想达到熟能生巧、由技入道的自由境界,其前提是“忘水”,即必须超越现实环境和技术的束缚,习而成性,自由挥洒。庄子还说:“水静犹明。”他的感悟是:人们保持人性安静,才能以一种不偏不倚、公正无私的心态认识和对待万事万物。否则,如果被世俗社会的功名利禄所困扰,就会失却晶莹剔透之心灵,也就不能以虚静自然之心来感应天地的玄机。
荀子说:“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泱泱巨流是由千川万源汇纳而成的。在这里,水给荀子的启发是:一个人要想成为伟人,必须锲而不舍地努力学习,广采博纳,同时还要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荀子的另一句名言:“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被历代明君贤臣借为镜鉴。万事万物,成为萧何,败也萧何。明智的人,既要借助外在力量,更要尊重外在力量。
老子说:“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水的东西。水性至柔,却无坚不摧。”这正如民间谚语所云“滴水石穿”。柔能克刚,当然,这里所谓的“柔弱”,指的是坚忍不拔,而不是软弱无力。
能赐予万物以利益,而从不与万物争利益;别物争着处上,水却甘居卑下。水的这种“不争”、处“下”的崇高品德,深得老子的推崇。因此,老子说:“上善若水。”在这里,老子向人们提出了效法水的为人处世哲学——谦卑、宽容、无争。
墨子说:“甘甜的水井往往因人们争先取用而率先枯竭。”“太盛难守”,“度”是不容忽视的。为人做事必须把握好“度”,不可“太盛”。否则,事物往往会转向其对立面,造成不良后果。
孔子看见大水,一定会仔细观察,反省自身和社会。他不胜感慨道:“水遍布天下,并无偏私,如同君子的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如同君子的仁爱;水性向下,随物赋形,如同君子的高义;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如同君子的智慧;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如同君子的临事果决;渗入曲细,无微不达,如同君子的明察秋毫;蒙受恶名,莫不申辩,如同君子的豁达胸怀;泥沙俱下,最后仍然是一泓清水,如同君子的善于改造事物;装入量器,必定保持水平,如同君子的立身正直;遇满则止,并不多贪,如同君子的讲究分寸;无论怎样的百折千回,一定要东流入海,这如同君子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孔子,因水而成智,因智而乐水。
水的感悟-摘自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