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17 00: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4:28
煮酒君“诗词杂谈”系列文章第9期:《
郑谷:唐代最后一位"流浪歌者"》
相传,在宋代的时候,有人曾经和苏轼探讨唐诗,说唐代在杜牧、李商隐之后,就没有好诗人了。
但苏轼却说“这是不对的,晚唐不但有好诗,更有好诗人,比如说有一个晚唐诗人就写了一首唐代第一的诗”。
这个诗人,就是郑谷,而他写的那首唐代第一的诗,主角是一种鸟—鹧鸪。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鹧鸪》
在许多后世的诗评家眼中,在唐代写鸟的诗里,这首诗最好。
郑谷是江西宜春人,他出身不高,而且生活在唐代即将落幕的时代,但是他的诗才在当时却不是一般的有名。
郑谷虽然没有显赫的出身,但却有一个给他打下很好教育基础的父亲郑史。
郑史本人就是诗人,而且据说诗写的很不错,郑史从小就培养儿子郑谷写诗,和杜牧一样,郑谷是少年天才,据说他七岁就会写诗,"自骑竹之年则有赋咏"。唐代著名的诗论家,著有《《二十四诗品》的司空图,对郑谷十分的欣赏,说郑谷以后一定会是引领一代诗风的人物。
郑谷很年轻就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这个时候的唐朝行将就木,官场*,民不聊生,科举更是一片黑幕。考官只认钱不认才,只有才但没有钱的郑谷,考了整整十六年的科举,都没有考上。空有一身报国之心,一腔报国之才,却差点老死在考场上。
郑谷在长安混吃,混考十几年,考试没考上,结果却赶上了唐朝的灭顶之灾。
以王仙芝、黄巢起义军为主力的唐末农*动,发展到了最*,由于唐朝*一系列的瞎操作,黄巢的起义军从黄河打过长江,从长江打过岭南,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唐僖宗逃奔西蜀。
而郑谷也不得不离开长安,逃回老家避难。这一避,就避了整整七年。
郑谷在老家避难期间,心情相当的烦闷,觉得自己一身诗意千寻瀑,却报国无门,看着国家一步步破败。于是,他就把自己的烦闷全部化做了诗文。
郑谷是晚唐的高产诗人、作家,一生作诗不下千首。因曾"寓居云台道舍",故称诗集为《云台编》,一名《宜阳集》,又叫《郑守愚文集》,共分上、中、下三卷。另著有《宜阳外编》、《国风正误》等书籍。
在郑谷隐居老家期间,还发生了一件在唐代诗坛十分有名的故事。
湖南一位自号衡岳沙门的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诗,来拜访郑谷,诗中有一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看后说:"'数枝'非'早'也,未若'一枝'佳。"说完就将"数枝开"改为"一枝开"。齐己听他这么一说,又见他这么一改,深为佩服,"不觉下拜",惊叹改用"一"字之妙,即称郑谷为"一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