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5: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3 10:52
在1984年,大卫·威显穆沛(David B. Weishampel)提出新的相关研究。他研究鸟脚下目的头颅骨骨缝结构,发现这群动物有非常特殊、灵活的上下颌结构,也包含鸭嘴龙类在内。当它们的下颌往上闭合时,左右上颌会往两侧稍微撑开;同时,上下颌的牙齿会互相磨合,可以磨碎位于嘴部两侧的植物。在2008年,以Natalia Rybczynski为首的美国、加拿大科学家,使用电脑模型测验威显穆沛的理论,认为鸭嘴龙类不可能做出这种动作。而在2009年7月份的《科学》,另一群科学家则做出不同结果的研究,支持鸭嘴龙类可做出这种动作的理论。
在2008年,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学生Justin S. Tweet研究一个短冠龙的标本时,在胃部区域发现一团细微树叶碎片[25][26]。Justin S. Tweet研究过这团细微树叶碎片后,认为这个动物是以较高植被为食,而非低矮的植被[26]。对此,Mark Purnell表示胃部的食团不能准确地代表该动物的日常主食。
另外,根据某些白垩纪晚期鸭嘴龙类的粪化石,显示它们有时以腐烂的树木为食。树木并非高营养的食物,但分解的树木带有真菌、以生物碎屑为食的无脊椎动物,却是高营养价值的食物。
2009年:牙齿磨损痕迹研究
在2009年,英国莱斯特大学的Mark Purnell、Vincent Williams、以及伦敦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保罗·巴雷特(Paul Barrett)共同研究鸭嘴龙类的咀嚼方式与食性。他们决定采用新的研究方式,研究牙齿磨损痕迹的大小、方向、形态,试图归纳出鸭嘴龙类的嘴部运动方向,并进一步推测它们的食物的质地与结构[30]。
巴雷特、Purnell、Williams以埃德蒙顿龙作为研究对象,埃德蒙顿龙的化石来自于美国、加拿大的白垩纪晚期地层,他们研究美国的埃德蒙顿龙化石,分析数百颗牙齿的磨损痕迹。他们仔细地清洁、处理颌部与牙齿化石,并将牙齿镀上一层金,以更清楚地辨识出牙齿的细微表面结构,并使用高分辨率的电子显微镜,以各种角度拍摄每颗牙齿,最后建立出牙齿的3D立体模型。这项研究发表于2009年6月份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是第一个关于恐龙牙齿磨损痕迹的定量分析。
巴雷特等人发现鸭嘴龙类可能发展出不同于任何现代草食性动物的进食模式。借由比对每颗牙齿的3D立体模型,他们发现可以归纳出四种不同方向的牙齿磨损痕迹,而每种方向的磨损痕迹,可能代表特定方向的嘴部运动。根据这个理论,鸭嘴龙类的嘴部运动,共有上下、前后、以及侧向等不同方式。与现代草食性哺乳动物相比,现代草食性哺乳动物是利用灵活的下颌关节,做出复杂的前后、左右动作,以咀嚼嘴中的食物;而鸭嘴龙类则是借由上颌骨头的关节。当鸭嘴龙类的上下颌闭合时,上颌的左右骨头会向两侧撑开,而下颌牙齿以较内侧的位置,与上颌牙齿磨合。借由反复的上下颌闭合运动,嘴部两侧的食物会逐渐磨碎。除了上下颌的闭合动作,巴雷特等人也假设,鸭嘴龙类可以做出类似咀嚼的细微动作。
在同一份研究中,巴雷特等人也提出鸭嘴龙类以哪些植物为食的假设。但他们也提出警告,与鸭嘴龙类的嘴部运动理论相比,鸭嘴龙类的食性理论,有较多的部分是根据假设。巴雷特等人发现,这些牙齿的磨损痕迹相当平均,显示鸭嘴龙类在进食时,是重复地做出类似的嘴部运作。巴雷特等人假设,鸭嘴龙类可能主要以较柔软的树叶为食,而非较坚硬的树枝、茎;因为鸭嘴龙类必须采用特定方向、较大力的嘴部运动,才能咬断较坚硬的树枝、茎,这样会产生不平均的牙齿磨损痕迹。巴雷特等人也发现,这些牙齿没有明显凹陷痕迹,而以此推论鸭嘴龙类的食物中,带有微小的砂砾,或者是硅微粒。由于以低矮植物为食时,会吞入较多的微小砂砾,而禾本科(草)会带有较多的硅微粒。两种可能都显示,鸭嘴龙类可能以低矮植物为食,而非较高处的树枝、树叶。在白垩纪晚期,禾本科已经出现,但不是繁盛的植物,因此巴雷特等人推测禾本科不是鸭嘴龙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他们推测鸭嘴龙类的主要食物是木贼,木贼是白垩纪晚期的繁盛植物之一,高度低矮,富含硅。
巴雷特等人宣称,这项定量分析研究以牙齿磨损痕迹作为研究对象,不仅提出鸭嘴龙类的进食方式、主要食物的理论,也提供新的研究动物进食方式、食性的研究方法,未来也可以应用在已灭绝动物的研究上,例如恐龙、史前鱼类、与史前哺乳动物。俄亥俄大学的古动物学家劳伦斯·威特默(Lawrence Witmer),对这项研究成果表示高度赞扬,但仍质疑鸭嘴龙类在进食时,上颌是否会向外撑开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