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男人真的会出现精尽人亡的事情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23 23:0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29 11:54
精尽而亡是不科学的误解
可以明确地说,精尽而亡的说法是—种误导,是不科学的。要解释清楚这个理论,首先要了解*的成分,*由精于和精浆组成。精浆的主要成分为水,约占90%以上,其余为脂肪、糖类(主要是果糖)、蛋白质、游离氮基酸、无扪盐和酶类等。精浆的成分和血浆成分大同小异,只是来源、形式与作用不同。正常男性自青春期发育成熟后,*一直生产精子,因此青春期后精满自溢和遗精现象就很好解释了。从男性自青春期后*—直生产精子的角度来看,男性的精子不会耗尽,而精浆成分和血浆成分相似,也说明民间流传*十分宝贵的说法是不科学的。
11天捐精4次不算频繁
从媒体和网站上得知,武汉博士11天捐精4次,这一问题与已婚男性一周内性生活几次属正常范围的问题相似。正常年轻男性有性生活都会*,而正常年轻男性性生活后只要不影响第二天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一周多少次性生活都属于正常范围,因此对于年轻的博士生11天捐精4次来说不算频繁。从男性自青春期后*一直生产精子的角度以及禁欲3~5天进行*常规检查,也表明11天捐精4次不算频繁。
22—45岁健康男士适合捐精
原卫生部颁布的《人类精子库管理办法》、《人类精子库基本标准和技术规范》规定了哪些人可以捐精,哪些人不适合捐精。一般来说,供精者为年龄22~45岁的中国健康公民,同时必须要达到供精者的健康检查标准。供精者对所供*的用途、权利和义务完全知情并签订供精知情同意书后,方可进行。
有以下疾病或问题者不能捐精:有遗传病家族史或者患遗传性疾病;全身性疾病和严重器质性疾患,如心脏病、糖尿病、肝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高血压和精神病等;本人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史和感染性疾病史,如梅毒、淋病、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疱疹、*滴虫病、肺结核,麻风病等疾患。长期接触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有吸毒、酗酒、嗜烟等不良嗜好和*史,以及*检查不合格者。
希望这个回答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