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于谦是救时宰相?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23 17:21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23:51
首先,有一点必须要说明的,于谦并没有做过宰相,所以这个名号中“救时”是对的,“宰相”是虚构的。
从民间传说来看,他被之所以被称为“救时宰相”,而没有被称为“救时少保”“救时尚书”,完全是因为在他少年时,据说有个高僧一眼就看透了他,说他将来可救国家于危难之间,而且还自圆其说地给了于谦一个名号——救时宰相。 后来,瓦喇打进北京城,王振夹英宗皇帝亲征。著名的土木堡之变,中原人主被掳,神器险些蒙羞。 又后来是于谦率军死守,保住了北京城,瓦喇见无利可图便放了英宗撤了回去。
我坚信,于谦少年时那位高僧给他的名号肯定是假的。救时宰相可能是老百姓给取的,或者是那些想奉承于谦的官吏所取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23:52
扶大厦于即倒,揽狂澜于将倾是为救时
在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瓦剌所俘,一国无君,京门大开,缺兵少将,臣民慌恐,许多老百姓开始举家南迁,不少大臣(徐有贞为代表)也主张南迁。此时 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挺身而出,驳斥了南迁主张(一旦南迁,必像南宋一般失去北土),稳定朝员。并提出了防守策略,提擢将领,并从各地调拨新军。京军从老弱病残一下陡增至20万。并立英宗之弟为帝,是为景泰帝,尊英宗为太上皇,解决了一大*问题(这也为他埋下了杀身之祸根)。最终,瓦刺来袭北京,被于谦领导的军队击溃,于谦最终赢得了北京保卫战,将大明王朝的统治延续了近两百年。作为在危机时刻,能够挺身而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英雄,于谦完全配得上救时之称谓。
至于宰相,明朝不设宰相一职,而且于谦从未领衔内阁,当上过内阁首辅,但之后的史书中称其为救时宰相,完全是出于对于谦的尊重和敬仰。在北京保卫战中,领导百官抗击瓦剌,确实已是宰相之风,并无不妥。
打了很多字,累啊 希望能帮到你!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23:52
因为那是瓦窑堡战役明军全军覆灭,连明英宗都被俘虏了,堂堂一个大明王朝不可一日无君,而他就是当机立断,重立新帝,并以强硬的姿态抗击鞑靼的进攻,位明朝的稳定作出了最符合实际的决策,挽救了大明朝于危难之间,所以是救时宰相。而以后放回来的明英宗对他的这一决定完全不满,把他一撸到底。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23:53
正统十四年(1449年)秋,瓦剌也先大举侵犯边疆,宦官王振建议英宗亲征。八月英宗在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京师震动。皇弟郕王朱祁钰监国,将于谦擢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筹划京师防御。当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向南迁都避敌,于谦挺身而出,驳斥了各种投降主义的论调,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坚持保卫北京,继续抗敌。九月郕王即帝位,为明代宗。十月,也先挟持英宗破紫荆关威胁京师,于谦分遣诸将列阵九门迎敌,并亲自督战,击毙也先弟孛罗及平章卯那孩,取得京师保卫战的胜利。保住了明朝根基,维护了明朝统治秩序的稳定。
同时,在景泰元年(1450年),也先请求议和,同意归还英宗。八月,明朝接回英宗,安置南宫,称太上皇。当时闽浙有叶宗留、邓茂七,广东有黄肃养分别叛乱,湖广、广西、贵州等地均有少数民族作乱,都被于谦平定。
为什么说于谦是救时宰相?
首先,有一点必须要说明的,于谦并没有做过宰相,所以这个名号中“救时”是对的,“宰相”是虚构的。从民间传说来看,他被之所以被称为“救时宰相”,而没有被称为“救时少保”“救时尚书”,完全是因为在他少年时,据说有个高僧一眼就看透了他,说他将来可救国家于危难之间,而且还自圆其说地给...
于谦为什么被人们戏称为“救时将军”?
于谦出生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此时是明朝开国之初,政治上比较稳定。于谦小时聪慧机灵,为乡里称道。七岁那年,一位僧人兰古春遇到他,主动地为他相面,说道:"此儿长得出奇,将来一定是个救时宰相。"加上他平时就为乡里人称道,因而,人们都戏称他为"救时宰相"。
明朝不是废除了宰相吗 为什么会有救时宰相于谦呢
我只说历史,历史上,根本没有所谓的“救世丞相”。我想问问你,如果有人在明朝给你这个称号,你敢要么?人臣最怕功高盖主,这也是于谦最后的死因。英宗复位,本来不想杀于谦,臣子们告诉英宗,不杀于谦,师出无名。所以杀掉了于谦。如果于谦敢自称“救世丞相”,估计连景帝也得杀他了。这个称号只是...
历史上,被称为“救时宰相”的是谁,他最终结局又如何?
指的是明时宰相于谦,于谦最后被人诬陷造反,被斩,晚景凄凉。明朝经历土木堡之变,明英宗不幸被俘,朝廷大乱,当时只能推举皇太后指定的明代宗监国,而后朝臣叫嚷南迁都城。只有于谦站出来严词拒绝,并告知南迁京师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以史为鉴,北宋就是南迁朝廷,导致长江以北半壁江山落入敌手,元气大...
浅析明朝于谦的成就有哪些
明朝于谦有着“救时宰相”的美称。明朝于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政治、军事、文学和思想四个方面。众所周知,“两袖清风”是明朝于谦的代名词,于谦不仅在生活中主张清廉,同时他在政治舞台上依然秉持清廉的作风。于谦为官期间,他敢于为民请命。只要有作奸犯科者,于谦绝对会毫不留情的惩处打压。于谦画像 当...
丞相于谦被救时为何被残忍处决?
于谦也被后人称为“救世宰相”。明朝于谦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两袖清风》讲述的是明朝于谦的故事。也就是说,于谦在担任兵部侍郎的时候,曾经巡视过河南周边。当时,朝廷由宦官王镇把持,地方官员用重金和稀世珍宝贿赂王镇以拉拢他。即使是在外地出差的官员,回京时也会带一些金银财宝到王镇。于谦雕像...
明朝的于谦是怎样挽救朝廷的?不要长篇大论 150至200字左右 要写议论文...
哥们,于谦被称为救时宰相。自幼好学、果敢,为当地所知。自进入朝廷后,受到了明宣宗的重视,原因就是明宣宗的叔叔反叛,被俘虏后,宣宗命令于谦斥责这个皇叔。结果于谦发挥太出色了,明宣宗一下就看上他了,觉得是可造之材,于是便对其进行历练,将其调到巡抚山西河南事务将近十年。明宣宗死亡后,其子...
于谦被誉为”救时宰相“,大明功臣,为什么会被英宗杀害?
于谦是大明王朝的功臣,明英宗要杀死于谦主要死以下几个原因。第一,于谦拥立景泰帝朱祁钰顶替明英宗。明英宗复辟之后,对于谦怀恨在心,没有想办法营救自己,而是立刻就拥立了新君。但是于谦的做法让明朝赢得了最后反侵略的斗争,当时做出的是极其正确的选择,明英宗因为这个杀死于谦,于谦死的真是很冤枉...
如何评价明朝大臣于谦“救丞相”清廉?
为了学习文天祥不屈的气节,于谦经常在座位旁悬挂文天祥的遗像。每当读书困了,于谦就会用文天祥的故事来激励自己。于谦七岁时,一个和尚偶然看到于谦的脸,告诉他,长大后,小于谦要当宰相,拯救国家大事。公元1421年,于谦23岁。因为他参加了考试,一举考取了辛丑科进士,然后进入明朝廷做官。不久,于谦...
解析怎样评价明朝被誉为救世宰相的于谦
于谦是明朝大臣,同时也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在有关记录于谦生平纪事的书籍中,详细地记载了士大夫名士们是如何评价明朝大臣于谦的。除此之外,《明史》一书也详细地记载了明朝廷是如何评价明朝大臣于谦的。《明史》曾赞扬于谦说:“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卒得复官赐恤。公论久而后定,信夫。”从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