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找到一个中央1台节目的名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21 00:23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8:24
探索发现--47具神秘之棺
确切证据:http://space.tv.cctv.com/act/article.jsp?articleId=ARTI1205746465882520
这个应该是5月份的节目,最近夜里重播的。网上各处叫法不一,总也找不到准确名字。费了一个小时的时间,终于查到官方的准确名称了。
====================
47具神秘之棺
一座并不十分豪华的古墓中,竟埋藏着47具棺木。
他们是谁?为什么整齐地安葬在一起?
这些年轻女子身着的服装至今保留着鲜艳的颜色,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奇迹?
正值青春年华的姑娘,为何丧生?
无数疑团笼罩着这座神秘的大墓,等待我们共同开启。
2006年冬天,一群人出现在江西靖安县的一个小村庄中。领队的是江西省文物考古所副所长徐长青。几天前,他接到一起有关盗墓的举报,便立刻带领助手奔赴现场。
发生盗墓的地方就在这座小山上。远看山的外形,酷似和尚化缘时用的钵,当地人称“斋饭岗”。而在考古学家看来,这种小山包很有可能就是古墓的封土堆。
根据目测,这个小山包高达十二、三米,如果是墓葬,那么这个墓葬的规模一定不小。
盗墓贼究竟有没有得逞呢?
从发现的盗洞看,考古队分析这里应该没有遭受太大的破坏。领队徐长青在盗洞口发现了一些纺织品残片,还有青膏泥。凭着这几个证据,徐长青已经能确认这里是一个古代墓葬。这让所有考古队员充满了期待。如果这里真的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高等级古墓,那么一定会埋藏着很多古代的珍宝。会出现千年不朽的马王堆女尸那样的奇迹吗?会有大量的青铜器和玉器吗?还是会有完全出人意料的景象呢?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封土堆消失了,墓穴的大致模样开始呈现出来。南方多雨的天气导致墓坑里聚满了淤泥。大家加快了工作的节奏,希望尽快看到淤泥之下的*。当墓穴完全暴露的一刻,在场所有的人都被眼前的情景震惊了。长方形的墓穴中,密密麻麻地摆放着47具棺木。这种特别的埋葬方式,对经验丰富的考古队员来说,也是头一次看到。
疑问随之产生了。这些人究竟是谁?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他们因为什么原因死去,然后被整齐的下葬于此呢?
此时,在堆满淤泥的墓穴里,已经先后出土了十来件器物,其中有一批青瓷器。根据这些瓷器的烧制工艺和特点,专家判定,它们是春秋中晚期的作品。
这让徐长青回忆起几十年前一次不起眼的考古发现。
就在离这个古墓不远的地方,曾出土了三件春秋时期的青铜器。根据上面的铭文,得知它们属于一个叫徐国的诸侯国。
由于数量太少,所以这些青铜器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靖安县的这座古墓出现在人们面前。
青铜器出土的地点距离靖安古墓只有五百多米,这肯定不是一种简单的巧合。
根据史*载,徐国曾是一个很大的诸侯国,疆域最大时包括江淮流域的广大地区。但在诸侯混战的春秋时期,徐国正好夹在另外两个大诸侯国——吴国和楚国之间,地盘不断遭受侵蚀。公元前512年,徐国被吴国消灭。
如果靖安曾是徐国的统治中心,那么古墓中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徐国人。
他们会是谁呢?又能告诉我们多少被遗忘的往事呢?
在考古现场,还不断有新的发现。一位考古队员在清理墓穴东南角时,发现了这具特别的棺木。透过污泥,在棺木的一端,隐约能看到金色的痕迹。丰富的经验告诉徐长青,这或许是一件金器。这个金色的宝贝终于被小心翼翼的取下来,在桌上完整的拼凑起来。这是一个直径有三、四十厘米的圆形金箔,周围还有两圈陶片制作的环状物,金箔和陶环的表面都刻着精美的纹饰。有人说,这是古人太阳崇拜的标志,这些神秘的图纹可能是某个家族的族徽,或者就是徐国的标志。
这具棺木确实比较特殊,它比其他棺木都要大,长3.5米,宽1.1米。不仅如此,这具棺木不是直接放在地面上的,而有专门的墓穴和棺床,因此它比其他的棺木都要高一些。
虽然外观遭到了严重的腐蚀,但依然能清晰地辨认出在棺木外椁板的痕迹,说明当年在棺材之外曾经套有椁。在中国古代,高等级的墓葬,在棺材之外一般都套有椁,像一个大匣子一样保护棺材。
在47具棺木中,惟一只有这具棺木套有椁,说明这具棺材有着比其他棺木更高的地位,是这个墓葬的主棺,也就是墓主人的安息之所。
根据多种情况分析,这位墓主人很有可能是徐国一位地位显赫的人物。
那么,他会是什么身份呢?大臣、巫师,还是将军?
徐长青产生了一个奇妙的灵感,他联想到在春秋晚期,徐国一直遭到吴国和楚国的战争威胁,这座大墓会不会跟当年的战争有关呢?
也许,在一次保卫国土的惨烈的战斗中,一位将军和他的部下不幸全部阵亡。国君悲痛万分,下令将他们集体厚葬。
带着这样的猜想,徐长青热切地盼望着开启主棺,如果里面的文物出现兵器,那么关于将军墓的推测就能得到部分的证实。 庞大的主棺总重量超过了1吨,在起重机的帮助下,棺盖终于被打开。神秘的墓主人即将与2500年后的人们会面。主棺内布满了淤泥,考古队员急切地拨开淤泥。但是,结果令*失所望。棺主的尸骨已经腐烂得荡然无存,而且,更奇怪的是,竟然没有陪葬物品。这是怎么回事呢?
对于被盗掘的说法遭到了徐长青的质疑。
由于这具主棺一反常规,没有放在墓穴中心,而是摆放在临近墓道口的地方,所以一般来说,盗墓贼不会判断出这就是主棺。 徐长青分析,主棺的破坏可能很可能是自然原因造成的。由于主棺的位置比其他的棺木相对高一些,因此主棺上包裹的白膏泥就比较薄,而这个位置又有地下水,长年的冲刷和侵蚀使得主棺的腐烂程度很严重,以至于空无一物。最后,清理主棺唯一的收获是一枚龙形玉佩。这枚玉佩呈半月形,质地通透,上面有一个挂绳子的孔,厚度只有2到3毫米,双面都雕有微小细致的云雷纹。但是,这唯一的证据却无法给考古队员们带来更多的启示。更让人感到困惑的是,就在离主棺最近的位置,还有一个棺床,显然是给地位仅次于主棺主人的人准备的。但是,这个棺床上没有棺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没有人能给出合理的解释。
太多的谜团让本有些失望的人们有了新的期待。在那些还没有打开的棺木中,会不会留下些什么呢?
大部分棺木被运回室内进行清理。
清理工作复杂而枯燥。用喷壶冲洗泥沙,以虹吸法去除污水,再用毛笔轻轻刷掉表面的污点。
当棺木内的污泥被完全清除,人们看到了期盼的情景。
在47具棺木中,有22具棺木保存了较为完好的人骨遗骸,还留下了一些随葬品。
不过,这些随葬品几乎都是生活工具,而没有兵器。
没有兵器陪葬,徐长青关于将军墓的猜想在此时有些动摇了。
为了进一步调查这些人的身份,工作人员对人骨遗骸的各个部位进行了精密的测量和鉴定,以确认他们的性别。
出人意料的结果是,到目前为止,能鉴别出性别的7具人骨遗骸均属女性,年龄在15岁到25岁之间。这些年轻的女性显然不会是骁勇的战士,这一检测结果彻底否定了将军墓的猜想。墓主人究竟是什么人呢?这些女子为何在豆蔻年华就不幸死亡?她们和墓主人又是什么关系呢?
在清理棺木的过程中,考古队员发现,在许多棺木中都有同类型的香瓜籽,出土了上百颗之多。这些没有消化的瓜子告诉我们两件事实,一是这些人死在瓜果成熟的夏季,二是这些人是在同一时间死去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这些女性在同一时间死亡?会不会是在战争中被集体杀戮呢?
编号为G25号棺木内的人骨遗骸保存得最完整,而且姿势也非常奇特。它向右侧卧,左腿架在右腿上,右手顺势枕着头部,仿佛很舒适的睡着了。
这样的动作显然不是自然死亡的状态,而是在下葬的时候刻意摆放的。
那么,她究竟是怎么死的呢?有没有可能是一场可怕的瘟疫导致了这些年轻人的突然死亡呢?
但是多种情况表明,这是一个精心准备和修筑的墓葬,瘟疫爆发后仓促埋葬的可能性不大。
47具棺木都是采用整段原木,从中间对分成两半做成的。有的直径就有1.5米。这显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准备好的。
不是瘟疫,也不是战争,人们便把猜测集中到了殉葬说上。
这时,又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在11具人体遗骸的骨骼中都发现了一种绿色的结晶体。它们呈细长的菱形,颜色深浅不一,分布十分广泛,在膝盖骨、颅骨、牙齿根部,甚至有些尸骨的整个骨腔里都长满了结晶体。经检测,这些结晶体是一种矿物质。
但是,有人联想起之前发现的上百颗香瓜籽,提出了一种新的推测。
人们推测,这些人在临死前不久,曾在一起进食,包括香甜的瓜果,这是她们的最后一餐。食物中掺杂着毒药。这些可怜的年轻女子很快毒发身亡,被集体安葬。
两千多年里,在幽暗潮湿的地下,毒药产生了化学变化,形成了这些结晶体。
不过,绿色结晶体是否和毒药有必然的联系,专家们一时也无法得出最后的定论。
不论这些女子的死因是什么,她们很有可能是为主人殉葬而死的。她们是谁呢?是墓主人的侍妾吗?
在差不多同时期的一位诸侯王的墓葬中,也出现过年轻女子集体殉葬的情况。
这座古墓叫曾侯乙墓,有21位殉葬的女子,她们的年龄都在20岁左右,最小的只有13岁。她们是墓主人的妃子和侍妾。
但是,曾侯乙墓的规模远远超过靖安古墓,总面积220平方米,深13米。出土的文物达到一万五千多件。
靖安古墓的殉葬人数有四十多个,是曾侯乙墓的两倍,可是陪葬的文物根本无法和曾侯乙墓相比,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相当普通。这些矛盾之处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随着清理工作的深入,又出现了更多不好解释的现象。
在不少棺木中,完好地保留了死者的头发,其中一个细节说明这些女人的地位并不高贵。
但是,她们却穿着十分华贵的衣服。这是衣服的一个局部,可以清晰地看见残留的朱砂印纹。在那个时代,朱砂是一种高级染料,只有身份高贵的人才能穿着这样的服装。衣着华丽却又地位卑贱。她们究竟是什么人呢?
对王亚蓉来说,她更感兴趣的不是这些神秘女子的真实身份,而是她们身上漂亮的衣服。
在她看来,这个墓葬最令人惊喜的是附着在尸骨上的丝织品。
两千多年前的织物保存到今天,已经是一个奇迹。不仅如此,其中的一部分还有清晰的纹路,这是衣袖上的装饰。
这块纺织品不仅色彩艳丽,而且完整保留了原有的图案。有奔跑的狗,有射箭的弓,它们穿越时空,向我们展现着2500年前人们狩猎的景象。
但是,这些曾经非常精美的服饰和淤泥混在一起,两千多年的自然变化使得它们紧紧地附着在尸骨上,难以分离。所有织物都变得很脆弱,一点不慎的触碰,就会化为粉末。王亚蓉带着助手,每天重复着枯燥的清理工作。最关键的步骤是将尸骨与紧紧附着在上面的织物进行剥离,再小心翼翼的将尸骨取出。完整取出的织物,还需要浸泡在水里,一遍遍的清洗、换水。
为了处理一块包裹尸体的纱布,从清洗到最终加固好,就得花上近两个月的时间。当这幅纱布完好的呈现在人们眼前时,大家都为古人高超的纺织技艺而折服。裹尸布都如此细密,死者身上的衣服就更为精致了。通过光谱测试,发现有的纺织品每平方厘米所用的经线竟达到了两百八十多根,每根线的直径只有零点一毫米,密度之高十分罕见。
在考古发掘史上,西汉的马王堆汉墓曾出土过一件只有48克重的丝绸织物,薄纱般的质地让世人惊叹,但它的经线密度才达到一百多根。而它的年代比靖安的这些纺织品还要晚四五百年时间。
由此可见,早在2500年前,徐国的纺织技术就已经达到了一个匪夷所思的高度。
中国古人在纺织方面的高超技能是众所周知的,但在靖安古墓发掘之前,人们没有想到古人在两千多年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那么,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究竟是怎样发生的呢?
在这些棺木里都随葬着一个小竹笥,相当于工具箱,里面装着各种纺织工具。
这些小铜刀细薄锋利,陶制的纺纶小到玻璃珠一般,纺织工具如此纤巧,难怪能织出这些精美的织物。
不过,还有些工具,连专家都无法判断出它们的真实用途。古人的高超技艺中一定隐藏着什么秘密。
靖安从古到今都有种麻养蚕的传统。那么,在今天的靖安,是否还保留着先祖的秘密呢?
我们来到离靖安200公里外的麻田村,这里是著名的夏布之乡,几乎家家户户都还在用最原始的方法织布。
这些木织机上的小零件,和靖安古墓里的纺织工具十分相似。
但是,现代人织出的夏布质地却显得有些粗糙,无法和2500年前精美的织物相比拟。
那么,古人究竟用了什么特殊的设备和工具呢?是否有一些绝技在岁月的流逝中已经失传?
目前,专家们对靖安纺织技术的研究刚刚开始,答案还需要我们耐心地等待。
靖安古墓最令人欣喜的发现正是这些纺织品,它们填补了同时期纺织工艺的空白,可能会改写中国的纺织历史。
长期被忽视的徐国就这样再次走进我们的视野。这个古国虽然在历史的争霸中失败了,但它留下的文明财富足以使它名垂青史。
当丝绸保护专家在实验室里埋头苦干时,徐长青和其他考古队员还在苦苦琢磨墓葬性质和墓主人身份的问题。
他们也注意到了这些陪葬的小工具箱。
工具箱无一例外地摆放在死者身边,显然是她们生前最重要的物品。用纺织工具作为陪葬,这中间会不会隐藏着特别的含义呢?
徐长青并不认为这有什么异样,因为用纺织用品作为陪葬品不是靖安古墓独有的现象。
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把生活在南部和东南地区的土著民族统称为越人。徐国的主要居民就是越人。用纺织工具做随葬品,或许只是越人的古老风俗。
但是,这个说法并不能解释古墓的一系列疑团。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推测倒是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部分专家认为,纺织工具说明这些女性很有可能在生前从事与纺织相关的职业,所以虽然地位不高,但能穿着当时最名贵的衣服下葬。这样一来,其他的疑惑似乎也迎刃而解了。如果这些女子是纺织女工,那么墓主人可能并不是徐国的大贵族,而是为国君负责纺织工作的*,所以陪葬的文物不多。也就是说,这个古墓并不是独立的墓葬,而只是一座大墓的陪葬墓。墓主人虽然地位比较高,但有可能也是殉葬而死的。他的命运并不比他的下属更好。至于这个空着的棺床,也许是为墓主人的副手或者妻子准备的,但他(她)在集体服毒前逃跑了。
虽然关于靖安古墓的争论很多,但是陪葬墓的定位得到了所有专家的认同。陪葬墓的规模如此,可以推想,那座还没有露面的大墓会有什么样的气势,那里面埋葬的才是真正的主人,说不定就是徐国的国君。
这是一个让人激动而又不安的消息。它会在哪里呢?有没有被盗墓贼*扰过呢?
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到处都能看到这样的小山。老人们传说,这些山包里藏着古人的墓葬。考古队员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田野考察。或许就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又能得到重大考古发现的消息。到那时,所有的疑问也许就能得到*的解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8:24
走进科学?
不是很确定,可以去走进科学吧问问看.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08:25
一般是探索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