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7-22 10:24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1 20:02
都同意 科举制度有利也有弊利: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1 20:03
只看成绩,不看能力;只教死书,不予科学发展相结合;条条框框害死人,灵活创新不提倡!束缚了学生的思想,阻碍了科学的发展,诺贝尔科学奖长期没有中国人就不足为怪了!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1 20:03
我同意他们的观点。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废除都是历史的进步:科举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普通氏族子弟参与朝政,扩大统治阶级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文化知识的传播与发展;而科举制后期,束缚人们思想,尤其是进入近代,不利于民主与科学知识的传播与发展。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1 20:04
在当时的社会来说,科举制还是一种比较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制度,许多有才但贫困的人也因此走向仕途,报效国家,国家也因此网罗不少人才。但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任何年代都有贪官,恩荫,很难有绝对的公平。况且时代在发展,所有事物都有被淘汰的一天,当科举制发展到不能促进中国王朝发展的时候,就出现了各种问题,最后被淘汰。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1 20:05
我不赞同,在古代,人才的选拔任用有察举制,荐举制,科举制。而察举制和荐举制对人才的选拔权在贵族门阀手中,对下层百姓是极不公平的,唐代的牛李党争就是围绕门阀特权和科举制展开的,显而易见科举制选拔出来的*多是平民,对人才很公平,而且要是科举制束缚了思想和社会的发展的话,那推动社会发展的人呢?绝大多数就是科举制教育制度下培养出来的人,社会的是否发展不在制度,而是人才本身,只要人才选拔制度提供一个公平的平台就可以了,而科举制是封建社会较公平的制度,不次于当代的教育和人才选拔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