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6-30 14:19
共5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6-30 18:40
黎民百姓指的是普通平民老百姓,原本“黎民”和“百姓”是两个不同的阶层,后来随着“百姓”地位的降低,“黎民”和“百姓”统一称谓,共同指称普通平民。
在周代之前,只有贵族才有姓氏,普通的老百姓是没有姓氏的。因此当时“百姓”指的就是那些贵族和官员们。其中“百”是个概数,并不是真的只有一百个姓,是众多的贵族和官员合称为“百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0 01:11
“黎民百姓”这个词语在古代的时候是经常听到的,尤其是皇帝在称呼底下的百姓时,就会经常说要为黎民百姓着想。黎民百姓指的是那些普通的老百姓,其实在刚开始的时候,“黎民”和“百姓”这两个词是分开的,并且代表的阶层不一样,但是后来百姓的地位慢慢降低,所以这两个词就合二为一了,一起指的是普通的老百姓。
在西周的时候,黎民指的就是众民,也就是对普通老百姓的一个总称。在数千年前的时候,黄河流域生活着几个比较大的部落,例如炎帝一族,黄帝一族还有九黎族等等,这些部族之间常年都在征战,后来黄帝和炎帝一起把九黎族给打败了。黄帝和炎帝这两个部落联盟之后,里面还有100多个世族,所以这些人就统称为是“百姓”。而九黎族的人被抓获了之后就称为是“黎民”,那个时候的百姓与黎民之间,其实就是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关系。
我国古代的西周依然是奴隶制时代,那个时候的“百姓”其实都是贵族,而黎民就是普通的庶民,所以是相互对立的。但是到了春秋末期的时候,宗族世袭制被破坏,逐渐出现了土地私有制,所以“百姓”的位置就慢慢的降低了,这些人和黎民逐渐成为了一个行列,所以黎民百姓就成为了一个统称。在战国之前,百姓里面的人都有自己的姓氏,而有姓氏的人一般都是王公贵族,一般的平民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老祖宗是谁,根本就不能够称为百姓,只能够称为是黎民或者是庶民。
但是战国之后,贵族和奴隶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有姓氏的人越来越多,所以百姓跟黎民以及庶民其实都差不多了,“黎民百姓”就并称为是同一个词语,表示普通的老百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0 01:12
据史*载,蚩尤所代表的九黎族,是伏羲的后代,最早的中原原著民。曾经打败并赶走衰弱的神农氏而一度占据东夷的西边,也就是中原东部地区。直至西亚东来的辽西地区黄帝一族崛起,联合东夷神农氏炎帝一族,与青铜器技术先进的蚩尤九黎族在中原东北部决战,这就是涿鹿之战。结果就是黄帝胜出,问鼎中原,完成三个古部族的融合收编,形成炎黄子孙。蚩尤贵族被赶出了中原。所以说,蚩尤也是华夏族祖先,九黎族是华夏正统,并代表了大多数的汉人血统。目前的DNA研究也表明,中原及长江以南的汉人占据了绝大多数,而大多都是伏羲族后代,九黎族人。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0 01:12
黎民百姓指的是那些普通的老百姓,其实在刚开始的时候,黎民和百姓这两个词是分开的,并且代表的阶层不一样,但是后来百姓的地位慢慢降低,所以这两个词就合二为一了,一起指的是普通的老百姓。 对于百姓的称谓还有很多种,每一种称谓都有其来历。 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百姓、黎民、布衣、平民、草民、黔首、黔黎、生民、庶民、齐民、庶人、黎庶、卑庶等,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0 01:13
可以这样理解,黎民百姓是一个成语,指普通老百姓,原本“黎民”和“百姓”是两个不同的阶层,后来随着“百姓”(多指贵族阶级)地位的降低,“黎民”和“百姓”统一称谓,共同指称普通老百姓。“黎”,《尔雅》释为“众”,故“黎民”即众民,乃西周开始对庶民百姓之俗称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0 01:14
最开始的时候,黎明和百姓代表了两个阶层。后来百姓渐渐变低,导致这两个词合二为一,变成了普通百姓的指代成为了对于普通百姓的总称。